周王室曾是天下的共主,而在春秋战国那五百年时间里,周王室的辉煌却逐渐黯淡。诸侯国之间刀光剑影,而周天子只能看着局势失控,却无力改变。
在这个乱世中,周王室为何没能出现一个中兴之主?难道就没人试图重振昔日的荣耀?其实,有人确实尝试过,但结果却十分惨烈。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周王室的复兴努力屡屡失败?这种失败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历史教训呢?
周天子:从至高无上到虚有其名
在那个遥远的年代,周天子可是响当当的大人物。他们高高在上,坐拥天下,诸侯们见了都要毕恭毕敬地行礼。
周天子手里握着分封的大权,想给谁封地就给谁封地,诸侯们哪敢不从?这种分封制度一开始可谓是妙啊,周天子通过这种方式,把自己的势力像蜘蛛网一样撒向四面八方。
可谁曾想,这看似完美的制度却暗藏祸患。那些被分封的诸侯们,一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他们拿到了土地,有了兵马,日子过得舒坦了,心里难免就开始痒痒。
"咱们也不差啊,凭啥还要看周天子的脸色?"这种想法一冒出来,周天子的威信就开始动摇了。随着时间推移,周天子能直接管辖的地盘越来越小,而那些诸侯国却是越来越壮大。
到了西周末年,周天子的处境可以说是举步维艰。犬戎这群蛮族突然杀来,一下子就把周朝打了个措手不及。
周幽王这位倒霉蛋,还在那儿玩什么"烽火戏诸侯"的把戏,结果可好,玩笑开大了,把自己的小命都给玩没了。
周平王赶紧带着一帮人东迁洛邑,这一迁不要紧,可把周朝的好日子给迁没了。从此以后,周天子就像是被踢出了豪门的阔少爷,虽然还挂着个"天下共主"的虚名,但实际上早就沦为了诸侯们眼中的笑柄。
昭王南征:一场改变周朝命运的意外
周昭王是个有志气的主。他看到南方的楚蛮不服管教,心里那个气啊,就想着带兵去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这位周天子可不是吃素的,带着六师大军浩浩荡荡地南下,一路上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楚蛮被打得抱头鼠窜,周昭王可谓是春风得意。
谁知道,天有不测风云。周昭王在班师回朝的路上,竟然不小心落水了。你说这事闹的,堂堂一国之君,居然栽在了水里。
这一下可不得了,不仅周昭王命丧黄泉,连带着六师精锐也损失惨重。这场意外就像是给周朝的棺材上钉了最后一颗钉子,彻底葬送了周天子的威严。
从此以后,周天子对关中地区的控制力直线下降。那些原本听命于周天子的卿士们,一个个都开始耍滑头。
他们占据了周天子赏赐的土地,却不再履行义务。周天子想收回土地?门儿都没有!这下好了,周天子不仅失去了土地,连带着在宗周一带的威信也荡然无存。
周宣王的野心
周宣王可以说是周朝最后一位有雄心壮志的天子了。他看到周室日渐衰落,心里憋着一股劲儿,想要扭转乾坤。
周宣王先是在成周附近大兴土木,把原来的殷八师扩充到十二师,想要重振周室雄风。
但是,周宣王面对的局面已经不是靠几支军队就能解决的了。当时的齐国和鲁国打得不可开交,申国和虢国又在那儿扩张领地,周宣王想管又管不了,这心里别提多难受了。
周宣王一琢磨,既然管不了这些不听话的诸侯,那就另辟蹊径。他开始四处征战,想要重新打出一片天地来。
可惜啊,周宣王的如意算盘打错了。他的军队早就不复当年之勇,四处征战反而让兵力损失惨重。
为了补充兵力,周宣王不得不向那些被诸侯侵占的土地上的百姓征兵。这下可好,捅了马蜂窝了。
那些诸侯们哪能容忍周天子染指自己的地盘?周宣王最后死得不明不白,很可能就是栽在了这些诸侯的手里。
周宣王的死,标志着周天子最后一次中兴王室的努力彻底失败。从此以后,诸侯们再也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东迁之痛:周王室的悲惨命运
周平王东迁洛邑,可以说是周朝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这一迁,不仅是地理位置的改变,更是周王室命运的彻底转折。
洛邑虽然位于中原地带,但周围可都是虎视眈眈的强敌。晋国、楚国这些大国,哪个不是虎狼之师?周天子在他们眼里,就跟个软柿子似的,想捏就捏。
更要命的是,东迁后的周王室失去了原有的经济基础。原来的封地被犬戎占领,周天子手头的资源少得可怜。
诸侯们看准了这个机会,开始肆无忌惮地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周天子想管,可惜没那个本事了。
没了兵马,没了财富,周天子想重整旗鼓,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更悲催的是,当时的周天子们也没什么大志向,就那么混吃等死似的,眼睁睁看着诸侯们在自己的地盘上称王称霸。
周天子?在诸侯们眼里,那就是个摆设,顶多在需要装装样子的时候请出来走个过场。
霸主崛起:周天子的尴尬处境
进入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成了主旋律。特别是齐桓公、晋文公这些霸主横空出世后,周天子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齐桓公这个人吧,表面上看起来还挺尊重周天子。他不向周天子要钱要地,还时不时地帮周天子打打架。
但是,这位霸主的心思可深着呢。他这么做,无非是想在诸侯中树立自己的威信。周天子在他眼里,就是个可以利用的工具罢了。
晋文公就更不客气了。这位霸主勤王是要收费的。他时不时地逼着周天子割地赔款,连河内六城都给要走了。
不仅如此,晋文公还获得了对周边非晋土地的名义支配权。这下可好,其他诸侯一看,纷纷效仿。
周天子想找诸侯帮忙,就得割地给钱。可是割地给钱的结果是什么?周王室更加衰弱,更加需要诸侯的帮助。这不是进入了一个死循环嘛!
周天子就这样,被诸侯们你推我挤,沦为了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霸主们打着"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旗号,实际上早就把周天子当成了傀儡。
每当有大事发生,周天子就像个道具一样被请出来,做个样子,然后就被打发回去了。真是应了那句话:皇帝不急太监急,周天子坐着看戏,诸侯们倒打得热闹。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周天子们也挺可怜的?从高高在上的天下共主,沦落到被人当成摆设,这落差也太大了。其实啊,周王室的衰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积累了几百年的结果。
分封制度的弊端,周天子自身的无能,再加上诸侯们的野心勃勃,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才造就了这五百年无人能中兴的局面。
历史就是这么有意思,它告诉我们,任何看似牢不可破的制度,都可能成为自己灭亡的导火索。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