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区域划分知识点

防爆云平台 2025-02-07 16:51:05

一、防爆区域划分:

根据爆炸性物质的物态,防爆区域分为气体爆炸危险场所和粉尘爆炸危险场所:

1、爆炸性气体环境区域划分

0 区: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连续地、长时间频繁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比如石油钻井平台上一些长期有可燃气体泄漏并积聚的特定部位,还有油罐内部液面上部空间等。

1 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场所。像煤矿非采掘面、石油石化封闭区域(有通风口)等,该区域爆炸性危险气体存在时间一般在 10-1000 小时 / 年之间。

2 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如果出现也是偶尔发生并且仅是短时间存在的场所。如石油石化非封闭区域(露天)等,事故状态下存在的危险性通常为 0.1-10 小时 / 年。

2、爆炸性粉尘环境区域划分

20 区: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燃性粉尘连续出现或经常出现,其数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和 / 或可能形成无法控制和极厚的粉尘层的场所及容器内部。例如某些粉尘容器内部场所、贮料槽等,可燃性粉尘存在时间≥1000 小时 / 年。

21 区: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可燃浓度的可燃粉尘与空气混合物的场所。比如粉尘容器外部在特定条件下的场所,可燃性粉尘存在时间在 10-1000 小时 / 年之间。

22 区:在正常运行下,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一般不会出现,仅在异常条件下,可燃粉尘偶尔出现并且只是短时间存在的场所。如集尘袋式过滤器通风孔的排气口在故障时,可燃性粉尘存在时间≤10 小时 / 年。

二、防爆电气的防爆等级划分:

防爆电气的防爆等级主要从设备类别、气体或粉尘级别、温度组别、防爆型式以及设备保护等级等方面进行划分:

1、按设备适用场所分类:

Ⅰ 类:适用于煤矿井下电气设备。

Ⅱ 类:用于除煤矿、井下之外的所有其他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又细分为 ⅡA、ⅡB、ⅡC 类。ⅡC 类可适用于 ⅡA、ⅡB 的使用条件,防护级别相对更高。

Ⅲ 类:适用于除煤矿以外的爆炸性粉尘环境电气设备。ⅢA 类适用于可燃性飞絮;ⅢB 类适用于非导电性粉尘;ⅢC 类适用于导电性粉尘。

2、按气体或粉尘点燃温度的温度组别分类:

T1:最高表面温度 450℃,常见爆炸性气体如氢气、丙烯腈等。

T2:最高表面温度 300℃,包括乙炔、乙烯等。

T3:最高表面温度 200℃,例如汽油、丁烯醛等。

T4:最高表面温度 135℃,像乙醛、四氟乙烯等。

T5:最高表面温度 100℃,如二硫化碳。

T6:最高表面温度 85℃,如硝酸乙酯和亚硝酸乙酯。

3、按防爆型式分类

隔爆型(d):把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部件封闭在一个能承受内部爆炸压力并阻止传爆的外壳内,可用于 1、2 区。

增安型(e):正常运行时不会产生点燃混合物的火花或危险温度,并在结构上采取措施提高安全程度,适用于 1、2 区。

本质安全型(i):分为 ia 和 ib 级。ia 级在正常工作、一个故障和二个故障时均不能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可用于 0 区;ib 级在正常工作和一个故障时不能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可用于 1 区。

正压型(p):具有保护外壳,壳内充有保护气体,其压力高于周围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压力,避免外部气体进入,用于 1、2 区。

充油型(o):将可能产生火花、电弧或危险温度的部件浸在油中,防止点燃油面以上和外壳周围的爆炸性混合物,适用于 1、2 区。

充砂型(q):外壳内充填细颗粒材料,使内部产生的电弧、火焰等不能点燃周围的爆炸性混合物。

浇封型(m):将电气设备或其部件浇封在特殊的防爆材料中,可用于 0、1、2 区。

无火花型(n):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产生电弧或火花,也不产生能点燃周围混合物的高温表面或灼热点,一般用于 2 区。

4、按设备保护等级(EPL)分类

Ga:很高的保护级别,用于 0 区。

Gb:高的保护级别,用于 1 区。

Gc:一般的保护级别,用于 2 区。

Da:很高的保护级别,用于 20 区。

Db:高的保护级别,用于 21 区。

Dc:一般的保护级别,用于 22 区。

三、防爆标识示例及含义:

1、爆炸性气体环境防爆标识Ex da IIC T6 Ga

Ex:防爆标识,表示该设备符合防爆标准。da:防爆型式为隔爆外壳,适用于 EPL Ga 或 Ma。IIC:设备类别为 Ⅱ 类设备,用于除煤矿瓦斯气体环境之外的其他爆炸性气体环境,且适用于氢气和乙炔等 IIC 类代表性气体。T6:温度组别,代表设备在最不利运行条件下,任何部件或表面所达到的最高温度不超过 85℃。Ga:设备保护级别为 “很高”,在正常运行、出现的预期故障或罕见故障时不是点燃源。Ex eb IIB T3 GbEx:防爆标识。eb:增安型防爆型式,适用于 EPL Gb 或 Mb。IIB:适用于除煤矿瓦斯气体环境之外的其他爆炸性气体环境中的乙烯等 IIB 类代表性气体。T3:设备最高表面温度不超过 200℃。Gb:设备保护级别为 “高”,在正常运行或预期故障条件下不是点燃源。Ex ic IIC 350℃(T1) GcEx:防爆标识。ic:本质安全型,适用于 EPL Gc。IIC:适用于氢气和乙炔等 IIC 类气体的爆炸性气体环境。350℃(T1):既用摄氏温度表示了最高表面温度为 350℃,又标注了对应的温度组别 T1。Gc:设备保护级别为 “一般”,在正常运行中不是点燃源,采取一些附加保护措施后,可保证在点燃源预期经常出现的情况下不会形成有效点燃。

2、爆炸性粉尘环境防爆标识

Ex ia IIIA T200 320℃ Da

Ex:防爆标识。ia:本质安全型,适用于 EPL Da。IIIA:设备类别为 Ⅲ 类,用于除煤矿之外的爆炸性粉尘环境中的可燃性飞絮。T200 320℃:对于 EPL Da,用摄氏温度值及单位℃表示最高表面温度,200mm 的粉尘层厚度用下标表示,即表示在 200mm 粉尘层厚度下,最高表面温度为 320℃。Da:设备保护级别,具有 “很高” 的保护等级,在正常运行、出现的预期故障或罕见故障时不是点燃源。Ex mb IIIB T150 320℃ DbEx:防爆标识。mb:浇封型,适用于 EPL Db。IIIB:用于除煤矿之外的爆炸性粉尘环境中的非导电性粉尘。T150 320℃:对于 EPL Db,除无粉尘层的标志外,还应用摄氏温度值和单位℃标出最高表面温度,150mm 的粉尘层厚度用下标表示,即表示在 150mm 粉尘层厚度下,最高表面温度为 320℃。Db:设备保护级别为 “高”,在正常运行或预期故障条件下不是点燃源。Ex tc IIIC T90℃ DcEx:防爆标识。tc:外壳保护型,适用于 EPL Dc。IIIC:用于除煤矿之外的爆炸性粉尘环境中的导电性粉尘。T90℃:对于无粉尘层试验的 EPL Dc,用 “T” 加摄氏温度值及单位℃表示最高表面温度,即设备最高表面温度不超过 90℃。Dc:设备保护级别为 “一般”,在正常运行中不是点燃源,采取一些附加保护措施后,可保证在点燃源预期经常出现的情况下不会形成有效点燃。

备注:Ma 和 Mb 用于煤矿瓦斯爆炸性环境中设备保护级别(EPL)

Ma 级:表示安装在煤矿甲烷爆炸性环境中的设备,具有 “很高” 的保护级别。该等级具有足够的安全性,使设备在正常运行、出现预期故障或罕见故障,甚至在气体突然出现设备仍带电的情况下均不可能成为点燃源。

Mb 级:表示安装在煤矿甲烷爆炸性环境中的设备,具有 “高” 的保护级别。该等级具有足够的安全性,使设备在正常运行或在气体突然出现和设备断电之间的时间内出现预期故障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点燃源。

0 阅读:6
防爆云平台

防爆云平台

防爆产业链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