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的宫廷权力格局中,司礼监可谓是一股“强大力量”,就像大家在电视里常常看到的那样,是能够和内阁相互抗衡、与皇帝一同商议国家大事的那一群人。
在明代中期以后,在政务处理的流程中,内阁承担着对下面呈递上来的事情编写处理建议的任务,这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票拟”;而司礼监掌握着最终的审核权力,负责进行盖章予以确认,这被称作“披红”。
在这种相互牵制的局面中,内阁首辅被当成“外相”,而司礼监掌印太监则被称作“内相”,就连让人胆战心惊的东厂提督,都得是司礼监的二号人物秉笔太监来担任,由此可见这个部门地位很高、权势极大。
然而,要是将时间回溯到大明王朝刚刚建立的时候,司礼监那时候可一点都不威风。
要是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司礼监”,它最开始的职能就有两个:一个是负责宫廷里各种礼仪方面的事务;另一个是督查宦官当中违背礼法的行为。就这么些,挺低调的。
那时候,大内宦官群体中首要的“管家”是内官监,单从这名字来看,它似乎比司礼监更具正统性和权威性。
在先前讲述明代十二监的时候,说到过下西洋的郑和,他曾是内官监的掌印太监。自朱棣去世后,短短数十年,形势骤变,司礼监迅猛崛起,而内官监却逐步衰落,到最后司礼监发展成了强大的存在,内官监却变成了只限于宫墙里面的一般行政部门,其势力无法拓展到宫外,这正应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句话。
到底是啥力量,能让司礼监在很短的时间里迅速崛起呢?
毕竟这是个机构,可不是一两个人靠着皇帝的宠爱就能飞黄腾达的,它能够在一百多年里始终处于高位,这背后肯定有其自身的逻辑和规律。司礼监崛起的开端,就隐匿在其下属的一个很不显眼的小部门——内书堂里。
明朝各类知名太监层出不穷,手段多样,花样繁多,这是为啥呢?原因在于明代宦官的权势虽说比不上汉唐时期的宦官,但他们的文化水平在各个朝代里可是顶尖的,而这都是因为设立了内书堂。
在明宣宗朱瞻基的时候,内书堂出现了,这个地方是专门教太监读书认字的,有很多人觉得这是明代宦官干预朝政的根源所在。不过说实在的,太监读书这事儿,不能都把责任推到朱瞻基身上。
在朱元璋和朱棣当皇帝的时候,宫廷里面教内侍们认字读书的情况就已经慢慢流行起来了。
您仔细琢磨琢磨,皇宫那可是禁地,大臣都不容易进去,皇帝、后妃、皇子他们身边大多是宫女和太监。倘若这些侍从都是不识字的睁眼瞎,先不说办事没效率,时间一长,恐怕连皇室成员的眼界都得被影响了。
所以朱瞻基设立内书堂,可不是随便搞个扫盲的班次,而是打造出了一套完备、全方位的教育体系,这完全是依照传统士大夫的私塾教育方式来的:一开始学习《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来夯实基础,接着深入钻研四书五经,然后广泛接触正史,诵读诗赋,并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融入伦理道德和祖宗的法规制度。
内书堂的师资那可是相当豪华,属于顶配级别。其首任教师是内阁大学士陈山,像这样级别的师资力量,民间私塾里的普通秀才根本没法比。
就这么着,一批又一批年纪小且聪明的小太监,在经过挑选后,进入了这处在宫墙里面的最高学府。
太监这身份本来就低贱,他们的求学过程那更是艰难无比,想要有人权简直是想都别想。要是课文背不下来、字写得不好,可不是被打几下戒尺就能解决的,动不动就会遭到碗口粗的棍棒殴打,以及各种高强度的惩罚,把他们逼得只能日夜不停地刻苦读书。
然而,常言说得好“吃得苦中苦,方能成上人”,那些能够进入内书堂学习的太监,在宫里的地位是相当高的。按照《酌中志・内府衙门职掌》所写,每天傍晚放学的时候,学生们列队回宫,其他太监要是碰见了,就得恭恭敬敬地拱手,还要侧身给他们让道,以此来表示对这些读书人的尊重。这样一来,作为内书堂上级部门的司礼监,在整个内廷人员心里的地位,也慢慢开始发生变化了。
学业完成后,毕业的小太监们会按照各部门的需要被分配出去,由于有文化的助力,他们常常能够很快地表现出色。但他们心里明白,自己所有的基础都在內书堂和司礼监。
在其中最为优秀的一小部分人,会被安排到两个重要的地方:其一为司礼监文书房,这个地方就如同外廷的翰林院一样,主要负责处理各种各样的公文。
在这儿磨炼个几年或者十几年,就有可能升为司礼监秉笔太监,接着去竞争掌印太监的位子;另一条路是去东宫,给太子当伴读,这其中的好处那是很明显的。至于到底是选择文书房来求得当下的荣华富贵,还是当太子伴读去赌一个未来的好前程,这就得看当今皇上和太子的运势咋样了。不过从司礼监的立场来说,不管选哪条道,只要有人能成为天子跟前的得宠之人,那都是自家的光荣。
不单这样,司礼监通过内书堂和内阁形成了一种既像对手又像老师还像朋友的复杂关系。
过去大家常常认为,内阁和司礼监肯定是势不两立的,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皇帝想要的是一种制衡,而不是单纯的对立关系,双方既要合作做事,又要彼此牵制,这才是最为理想的情形。
内书堂的教师往往由大学士带头,并有翰林院的学者来担任,这样一来,有时候司礼监的掌印、秉笔太监,跟内阁的某位阁老,在十几年前竟然是师生关系,这种渊源使得他们相互了解,也让相互制衡的局面更加牢固。
实际上,在明代的翰林院里,有不少人挺愿意去内书堂教课的。在历任内书堂的六十九名教师当中,最终进入内阁的有十九人呢,声名远扬的徐光启就是其中一个,这就能看出这里面的玄机不浅啊。
总的来讲,从内书堂出来的那些太监中的佼佼者,文化水平高,办事能力强,打小就有尊贵的地位,自信心十足。凭着往昔的师生情分,他们变成了连接内廷和外廷的纽带。有这么一帮人帮忙,司礼监想不占据首要位置都不容易。
因为和内书堂关系紧密,司礼监超过了内官监,渐渐把许多关键职能都收拢过来,变成了众多部门的带头者,这简直就是机构版的“母凭子贵”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