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庙64将,汉末三国,群雄1人,曹魏2人,蜀汉2人,东吴竟有4人!

黑白说历史 2025-04-12 09:00:26

大家好,我是黑白属历史。

公元760年,唐肃宗为纪念历代名将设立“武成王庙六十四将”。

虽然这份名单不能完全定义一个名将,但也是一种能力的肯定。

这份跨越千年的榜单中,汉末三国时代独占九席。

其中,群雄1人,曹魏2人,蜀汉2人,东吴竟有4人!

汉末余晖:皇甫嵩的悲歌

在三国鼎立之前,皇甫嵩早已以雷霆手段改写了历史进程。

这位出身将门的天才,以“围点打援”之术击溃黄巾主力,仅用九个月便平定蔓延七州的起义。

史载他“火烧长社”时,狂风助火势,三万黄巾军瞬间溃败,被范晔赞为“汉室最后的名将”。

然而他终究未能挽救腐朽的东汉王朝——拒绝董卓的拉拢后,他亲眼目睹汉室倾颓,最终归隐而终。

皇甫嵩用武力延缓了乱世,却终究成了汉朝最后的守墓人。

曹魏双璧:猛虎与孤狼

张辽的合肥之战堪称军事奇迹。面对孙权十万大军,他亲率八百死士黎明突袭,直插吴军核心。

史书记载“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阵”,杀得孙权“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

此战不仅奠定“张辽止啼”的威名,更暴露曹魏边防的精锐化特质——依托据点、以少制多的战术,正是曹操“屯田养兵”战略的缩影。

邓艾则是另一种极致。偷渡阴平七百里绝地时,这位口吃的将领裹着毛毯滚下摩天岭,以赌徒般的疯狂终结了蜀汉政权。

但他不懂“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灭蜀后竟擅自封官授爵,最终落得“槛车征还”的结局。

这对曹魏双子星,一个善冲锋,一个敢搏命,却都逃不过时代洪流的裹挟。

蜀汉双雄:神坛下的真实

《三国志》记载关羽“威震华夏”绝非虚言。

白马斩颜良时,他单骑突阵“刺良于万众之中”;水淹七军时,借秋雨暴涨之势全歼于禁、庞德精锐。

但这位“万人敌”的致命缺陷同样明显——轻视东吴导致荆州失守,所有的战果变为竹篮打水一场空。

张飞的形象则被后世严重扭曲。

真实的他绝非莽夫:当阳桥疑兵之计吓退五千追兵,入川时义释严颜尽显智慧,巴西之战更通过另辟蹊径战术把张郃痛揍。

可惜苛待士卒的恶习,让他最终死于部将范疆、张达之手。

这对“万人敌”兄弟的悲剧,恰是蜀汉困局的写照:英才辈出,却总以短取败。

东吴四杰:被低估的江东智囊

周瑜的赤壁之战绝非仅凭“天赐东风”,其战略眼光与政治魄力才是决胜关键。

当曹操举兵号称八十万南下时,东吴群臣皆欲降曹,周瑜则力排众议,一针见血指出曹军四大弱点:“北土未安、马超在后;舍鞍马仗舟楫;寒冬缺粮;水土不服必生疫病”。

之后统筹全局,火烧赤壁,让曹操饮恨而逃。

吕蒙“白衣渡江”更是教科书级战略欺诈:让士兵扮作商贾潜入荆州,同时写信麻痹关羽,将情报战玩到极致。

取下荆州后,吕蒙更是把攻心为上战术施展得淋漓尽致。

陆逊的夷陵之战则展现东吴防御体系的韧性。

面对刘备连营七百里,他坚守不出消耗蜀军锐气,待酷暑来临突然火攻,把地形气候化作杀人刀。

陆逊之子陆抗更在西陵之战中,用“围城打援”击溃晋军八万,临终前仍以“西陵乃东吴门户”死谏,用一座孤城拖住晋军六年。

东吴名将多儒将风范,正是孙氏“依凭江湖,智取为上”国策的产物,也是江东政权偏安一隅却能立国最久的根本。

结语

这些名将都有为人称道的耀眼战绩。

他们都为各自的疆土奉献了毕生的心血。

然有的寿终正寝,有的遗恨离世。

后人仰望这些千年名将时,看到的也许不仅是刀光剑影的传奇,更是一面映照人性与时代的棱镜:真正的名将之道,不在斩将夺旗,而在读懂时代的呼吸。

(本文主要参考《后汉书》《三国志》)

在你看来,汉末三国还有哪些人有资格进入武庙64将呢?

欢迎评论区畅所欲言,友善交流!

0 阅读:5
黑白说历史

黑白说历史

历史并不是非黑即白,聊历史更不是颠倒黑白。痴迷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