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藏“心”
清代学者山阴金先生在《格言联璧》中写道:“多静坐以收心,寡酒色以清心,去嗜欲以养心,观古训以警心,悟至理以明心。”
所谓境由心造,一个人的内心,决定其人生的模样。
懂得收心养性,在高处不骄,在低处不躁,善藏“心”,宜养“心”,是人生路中顶级的智慧。
曾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头脑灵活的流浪儿,在一个寺庙剃发做了小沙弥。
禅师对他很好,总是教他一些知识,他学起来也很快。没多久,不管是习字念书、诵读经文,都像模像样。也是在这个时候,禅师发现小沙弥越来越自满,变得心浮气躁起来。
有一天,禅师把一盆未开的夜来香送给小沙弥,让他在夜间值更时,注意一下夜来香的状态。
第二天天刚亮,小沙弥便迫不及待去找禅师,说:“那盆花太奇妙了,它晚上开放,早上却重新收敛起来了。”
禅师微笑地问道:“那它开放的时候,吵到你了吗?”
小沙弥不明所以,连说花朵十分安静。
这时,禅师富含深意地看着小沙弥,说:“我还以为,它在开花的时候,会炫耀一番呢!”
小沙弥这才明白禅师的用意,红着脸,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易经》中有一“谦卦”,那是最吉祥的卦。因为一个懂得谦虚的人,能够得到更多的滋养、更好地成长,是有福之人。
放眼古今中外,睿智的人,都懂得藏“心”,谦卑待人,不骄不躁。
如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面对大家的赞叹,他总是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无知。”
人生路高低交错,决定前路方向的,从来都是自己的心态。
真正聪明的人,懂得藏“心”,远离骄傲与浮躁,让自己的人生拥抱顺遂。
【感谢您的阅读和欣赏,欢迎转发《山湖纪人之心灵早餐》,与趣者为伴,与智者为伍,与善者同行,我们一起传递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