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商朝帝王家族史,商末帝王(帝辛)纣王,被写坏的失败者!

稷下学史来明志 2024-05-07 16:36:37

商朝(公元前1600至公元前1046年),我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亦称殷商,乃我国最早的拥有直接记述的王朝。共历经三个阶段:“先商”、“早商”及“晚商”,传承17世30王,历时500余年,最后一位国君商纣王在牧野之战中败于周武王,宣告商朝的终结。

商汤

子姓,名履, 又称武汤、天乙、成汤,甲骨文称唐、大乙,又称高祖乙。契的第十四代孙,主癸之子。商王朝的建立者。

商汤是商族部落的首领,他宅心仁厚,重用贤臣伊尹,领导四方诸侯运用战争的暴力手段,一举推翻垂死腐朽的夏朝,建立了商朝,在位30年,商朝兴盛。

商汤统一了自夏朝末年以来纷乱的中原,控制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其势力所及,远远超过了夏王朝。 他建立商朝后,对内减轻征敛,鼓励生产,安抚民心,从而扩展了统治区域, 奠定了商王朝疆域的基础, 影响远至黄河上游,氐、羌部落都来纳贡归服。商汤开以武力夺得天下的先例,使此后中国的历史变得多彩多姿,打破了天子之位不可变的定律,这是中国政治史上的第一次改革,对后世中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商代王太丁

殷墟甲骨卜辞作大丁,子姓,太丁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之子,据《史记》的记载太丁未及继位便已去世,所以太丁之弟外丙继位。太丁的配偶妣戊也受到殷人的周祭。成汤有太丁、外丙、仲壬三子,太丁作为嫡长子被立为太子,因此纳入殷人周祭当中,然而太丁却先汤而死,未曾即位为王。

商哀王外丙

甲骨文作卜丙,名胜,外丙或卜丙是其庙号。成汤第三子,商的旁系先王。

成汤的太子太丁未及即位而去世,汤死之后,乃立太丁之弟外丙为帝,外丙为商的第二个国王。

但太丁见于卜辞对先王的祭祀系统中,外丙则在周祭卜辞的祀序中列于太甲之后,根据商人的祭祀法,外丙应是太甲之后的商的第三个国王(如以太丁曾即位为王)或第二个国王(以太丁未曾即位),其辈份关系或应为太甲之弟。外丙在位时间,《史记》记载为三年。

商懿王仲壬

又名中壬,本名子庸,商朝第三任国王。仲壬,本名子庸,汤第三子,在父兄相继去世后,于公元前1584年继位,伊尹摄政,公元前1582年去世,谥号懿,长兄太丁之子太甲继位。

商太宗太甲

子姓,名至。商汤嫡长孙,太丁之子,外丙和仲壬之侄,商朝第四位君主。

太甲继位之初,由四朝元老伊尹辅政,伊尹连写《肆命》《祖后》等几篇文章,教导太甲遵照祖先的法制,努力做一位明君。在伊尹的督促下,太甲在继位后前两年,其作为还过得去,但从第三年起就不行了,他任意地发号施令,一味享乐,暴虐百姓,朝政昏乱,又破坏汤制定的法规。伊尹虽百般规劝,他都听不进去,伊尹只好将他放逐到商汤墓地附近的桐宫,让他自己反省,自己摄政当国,史称“伊尹放太甲”。

太甲在桐宫三年,悔过自责,伊尹又将他迎回亳都(今河南省商丘市),还政于他。重新当政的太甲能修德,诸侯都归顺商王,百姓得以安宁。太甲在位第十二年时去世。

商昭王沃丁

亦称羌丁,子姓,名绚,太甲之子,商朝第五任君主,沃丁在其父太甲死后继位。沃丁以天子之礼将伊尹安葬于都城亳附近,以表彰他对商朝做出的伟大贡献。

商宣王太庚

又作大庚,姓子名辩,是商朝第六任君主。他是沃丁之弟,太甲之子。太庚在位期间,履行汤法,是商朝的一代明君。死后其子小甲继位。

商敬王小甲

名高,太庚之子,是中国商朝的第七位君王。小甲在位时,商代以亳为都,小甲死后弟雍己继立,商朝始衰,殷墟卜辞将他列为旁系先王祭祀。

商元王雍己

本名密,是太庚之子,小甲之弟、太戊之兄,小甲去世后他继承了商朝君主之位。雍己在位期间定都于亳,他昏庸无能,荒废政事,导致商朝衰落,各诸侯的势力日趋膨胀,以致很多诸侯故意不来朝贡。雍己死后其弟太戊即位(但据甲骨文的记载太戊登基在雍己之前,太戊可能是雍己的兄长)。

商中宗太戊

甲骨文作大太戊、天戊,子姓,名伷,商王太甲之孙,太庚之子,小甲和雍己的弟弟,商朝君主,在位七十五年 。

太戊在位时期,勤政修德,治国抚民,任用伊陟、巫咸掌握国政,各诸侯纷纷归顺,使商朝再度兴盛。太戊与太甲、祖乙并称三示(即三位有贡献的君主)。前 1401 年太戊在位75年逝世,是商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君主, 太戊死后葬于太戊陵,庙号中宗,其子中丁继位。

商孝成王仲丁

亦作中丁,子姓,名庄,是商王太戊之子。仲丁在其父太戊死后,继任商朝君主之位。商朝第十任君主。

仲丁元年,仲丁将都城从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镇西南)西迁到嚣(今河南省郑州市)。 当时,商朝东南方的夷族兴起。仲丁六年,夷族中的蓝夷进攻商朝 ,仲丁出兵击退蓝夷。 仲丁在位13年去世 。仲丁死后,诸弟争夺王位,造成九世之乱,商朝一度中衰。

商思王外壬

在甲骨文中被称作卜壬,名发,商朝第十一任君主。商王太戊子,商王仲丁弟,仲丁死后继位。在位15年,病死,葬地不明。

仲丁死后,外壬成功地夺取王位,并向诸弟妥协,造成了商王朝继承上的混乱,史称九世之乱,以致诸侯不朝。

外壬即位后不久,姺与邳两个侯国发动了叛变。姺是有莘氏的后代,商汤曾娶了有莘氏之女为妃,伊尹就是作为媵臣来到商的。因此,有莘氏与商朝的关系是很密切的。

由于商王室的衰落,有莘氏后人封于姺后就时服时叛。邳是夏禹车正奚仲的后人,也就是说是仲虺的后代,初时也与商王室的关系很好,这时也起来叛商了。姺和邳的祖先是商汤时的左丞右相,他们都起来反叛外壬,可见当时商朝的衰败。

对于姺、邳的叛乱,外壬一点办法也没有,据说是“大彭国”帮助平定了姺人、邳人的叛乱。“大彭国”是在彭氏部落首领彭祖的带领下建立的,是夏朝时东方比较强大,政治关系也比较密切的属国。到商朝前期,大彭国也还是比较强盛。彭祖相传活了八百年,是一位长寿之神,很懂得养生之道。其实所谓彭祖年长八百岁,实际上是大彭国存在的年限。外壬在位据说有十五年,去世后由其弟河亶甲继位。

商前平王河亶甲

甲骨文作戋甲,吕氏春秋作整甲,名整,是商王太戊之子,商王仲丁和外壬的弟弟,商朝第十二任君主。在其兄外壬死后继位。河亶甲在位时,商朝再度衰落,无奈之下,他北上迁都于相(今河南安阳内黄),以缓解内外交困的局面。河亶甲还曾出兵征伐东南方的兰族和班方,在一些方国的帮助下,使叛乱的诸侯重新安定下来。河亶甲在位9年病死,后葬于相。

商穆王祖乙

生卒年不详,亦称且乙,子姓,名滕(一作胜),商王河亶甲之子,商朝第十三任君主。

河亶甲死后,祖乙继任君主之位。祖乙在位19年去世,死后由其子祖辛继位。

祖乙在位时期,将都城从相(今河南省内黄县)迁耿(今山西省河津市)。次年,又从耿迁到邢 (今河北省邢台市)。后因邢发生河患,于是再次迁都于庇(即沙丘平台,今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北大平台)。祖乙曾数次出兵平服兰夷、班方等国,解除东南方的夷族对商朝的威胁。并任用巫贤辅政,使商朝的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让商朝国势再度兴盛。

商桓王祖辛

甲骨文作“且辛”,姓子名旦,商王祖乙之子,祖乙去世后继位。祖辛在祖乙去世后继位,此时商朝仍处于九世之乱期间,内乱使商朝进一步衰落,他去世后由其弟沃甲继位。

商僖王沃甲

《世本》、《竹书纪年》作开甲,甲骨文作羌甲,子姓,名逾,商王祖辛之弟,商朝第十五任君主。

商庄王祖丁

在甲骨文中作且丁,姓子名新,商朝君主。祖辛之子,前任君主沃甲之侄,南庚堂兄,盘庚之父。

商顷王南庚

姓子名更,商朝第十七任君主。祖丁死后继位,南庚在位时,商朝国运再度衰落,他将国都由庇迁至奄(今山东省曲阜县)。并曾讨伐杞龙戎。死后由祖丁之子阳甲继位。但甲骨文却记载他是主动退位的,还活到了盘庚统治时期的中后段。

商悼王阳甲

在甲骨文中称象甲,姓子名和,前任商王祖丁之子,后任商王盘庚之兄。《今本竹书纪年》称阳甲在位时曾西征丹山戎。阳甲时期商朝再度衰落。自中丁时期起,王位继承开始混乱,引致诸侯不来朝。

商世祖盘庚

甲骨文作般庚,子姓,古本《竹书纪年》称他名旬,商王祖丁之子,阳甲之弟,商朝第十九位国王。盘庚在其兄阳甲之后即位商朝国王。曾由奄(今山东曲阜)迁都至殷(今河南安阳小屯),并在迁都后重新施行商汤时期的政治制度,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商朝也因此再度兴盛,诸侯重新前来朝贡。自迁殷以后,商朝政治基本稳定,都城不再迁徙。盘庚在迁殷时对臣民的训诰之词,收在《尚书》里面,即《盘庚》三篇。

商章王小辛

商朝第二十位国君,商王盘庚之弟,商王祖丁之子,姓子名颂。小辛在盘庚死后继位,相传在位21年。

商惠王小乙

姓子名敛,商朝第二十一位君主。他是前任君主小辛之弟,元年丁酉,王即位,居殷(河南安阳殷墟)。《外记》载其在位21年。死后由儿子武丁继位。

商高宗武丁

姓子,名昭,号武丁,又称殷武。商王小乙之子,商朝第二十二任君主。

武丁年幼时在外行役,与平民一起劳作,因而了解“稼穑之艰难”。即王位后,提拔了傅说。傅说原为刑徒,被武丁发现,加以重用。武丁还任用甘盘为大臣,以此二人“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力求巩固统治,增强国力,使商朝得以大治。武丁五十九年(前1192年),西华发生蝗虫灾害,武丁从商都率群臣前往西华捕灭蝗灾并体察民情,因积劳成疾,病逝于西华。

武丁在位期间对侵扰商朝的西、北诸方国,进行了一系列战争,同时又进行了南征,为商王朝广拓了疆域,东起海滨,西到陇右,南至江汉一带,北到河北北部,奠定了华夏民族大体上的疆域。在治理内政方面,武丁从民间选拔贤才,兴利除弊,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使商朝达到鼎盛,史称“武丁中兴”。

商后平王祖庚

商朝著名国王武丁次子,名曜。祖庚有长兄祖己,祖己因受后母诬陷,被父亲武丁逐出京城,后含冤而死。三弟祖甲为后母所生,为表示不愿与兄长争夺王位,便暗暗地离宫出走,武丁病死,祖庚得以继位。祖庚在位7年,去世后由三弟祖甲继位。

商世宗祖甲

亦称且甲、帝甲,子姓,名载,商王武丁之子,商王祖庚之弟,商朝第二十四任君主,今本《竹书纪年》称他在位三十三年,曾征伐西戎,他在位早期尚能照顾民众,商朝中兴。祖甲死后由其子廪辛继位。

商甲宗廪辛

《竹书纪年》作冯辛,姓子名先,是中国商朝的君主,前任商王祖甲之子。他死后由弟庚丁继位。

商康祖庚丁

姓子名嚣,甲骨文作康且丁,又作康丁,《史记》、《竹书纪年》作庚丁,祖甲的儿子,廪辛的弟弟。廪辛死后继位。 庚丁在位期间,羌方在今陕、甘一带重又崛起,屡犯商王朝,常使商戍军遭到很大损失,成为商王朝欲用兵的重点。庚丁针对羌方武装力量强悍等特点,战前进行了全面的谋划和布置,一面命戍军暂避敌锋,待机而动,一面组织精锐部队适时增援抗击羌方进犯。对羝方、旨方等羌族部落进行多次讨伐,虽然擒杀羌方伯,占领羌部分土地,并派出与王族关系密切的逐、何等五族戍守。但并没将羌方完全征服,成为隐患。庚丁晚年信巫教,使巫教势力大增,危及王权。甲骨文还记载庚丁开辟了以殷为中心的田猎场,用于田猎和军事演习,当然也间接地起到了开垦荒地的作用。庚丁去世后由其子武乙继位。

商武祖武乙

子姓,名瞿,商王庚丁之子,商朝第二十七任君主。公元前1147年,庚丁去世,武乙继位。公元前1113年,武乙去世,死后其子文丁继位。

武乙作为商代后期的一位重要君王,努力挽救国势,但是成效不大。武乙在神权政治向王权政治转变过程中起到表率作用,但是他生性残暴,贪于享受,被后人评价为残暴的君王。

商匡王文丁

《史记》作太丁,竹书纪年作大丁,子姓,名托,商王武乙之子,商朝第二十八任君主,在位11年。

武乙去世后,文丁继位。武乙时,西方的周部落逐渐强大。

文丁继位后,为了解除周人的威胁,采取怀柔政策。周侯季历毫不客气,看看中央没动静,就征伐山西长治地区的余吾戎,余吾戎败而降周。周侯季历向太丁报捷(献上俘虏和战利品)。太丁嘉封季历为“牧师”,牧师有地方伯长的意思,专征伐权。太丁希望季牧师帮他安定边陲。季牧师于是又征始呼戎,始呼戎败而降周。过了几年,季历再次打败翳徒戎,把三个翳徒戎大头目送给太丁献捷。太丁看看季历越来越厉害,感觉不是好事,干脆突然下命囚禁季历,并杀了他。文丁去世后,其子帝乙继位。

商德王帝乙

子姓,名羡,商王文丁之子,商朝第二十九任君主,共在位26年。

公元前1102年,文丁去世,帝乙继位。帝乙继位后,商朝国势已趋于没落。帝乙在位末年,迁都于沬(mèi)(即朝歌,今河南省淇县)。公元前1076年,帝乙病逝,葬于殷。帝乙死后,其子帝辛(商纣王)继位。

帝乙长子是微子启,次子是微仲衍,帝辛是帝乙少子,据《吕氏春秋》、《帝王世纪》记载,微子启、微仲衍与帝辛三人是同母兄弟,微子启、微仲衍出生时,他的母亲尚为妾,而被立为王后之后生帝辛。帝乙因微子启年长,想立他为嗣,太史根据礼法认为微子启是庶出,帝辛是嫡出,有妻之子,不能立妾之子,所以立帝辛为嗣子。帝乙在位末年,迁都于沫(即朝歌,今河南淇县)。公元前1076年,帝乙去世,其子商纣王帝辛继位。

商纣王帝辛

子姓,名受(一作受德),商朝末代君主,世称纣(一说为“受”之音转)、商纣王等。

帝辛是帝乙少子,继位后,在内大兴土木、加重赋敛、严格周祭制度、改变用人政策、推行严刑峻法,对外屡次发兵攻打东夷诸部落。其种种举措既在统治集团内部引发矛盾,也动摇了商王朝的统治基础。牧野之战,商军被周武王所率诸侯联军击败,帝辛身死,商朝灭亡。

在传统史学叙述中,帝辛沉湎酒色、穷兵黩武、重刑厚敛、拒谏饰非,是与夏桀并称“桀纣”的典型暴君,终致众叛亲离、身死国灭,相关典故有酒池肉林、炮烙之刑、牝鸡司晨等。

0 阅读:0

稷下学史来明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