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入侵物种”一直是让各个国家头疼的问题,在我国也有这样五种水生“入侵物种”。
它们不仅危害到了本土鱼类的生存环境,还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了威胁。
如果在钓鱼中遇到了它们,不吃也不要随意放生,一定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到底是那五种“鱼”,让我们这般“如临大敌”呢?
入侵物种一、“来者不拒”清道夫鱼
清道夫,又叫洗盘鱼和琵琶鱼,后来因为他的生活习性,又被称作垃圾鱼。
它们原产南美,长相憨厚可掬,一双大大的嘴巴仿佛总是在微笑。
它们体型不大,成年个体一般只有10厘米左右。
因为清道夫鱼会啃食水族箱玻璃上的藻类,这就变相的清洁了水族环境。
所以很多水族爱好者都喜欢在鱼缸里养上几条,既能观赏,又能省去不少清洁的麻烦。
不过,清道夫鱼可不是什么"乖宝宝"。
当人们无意中将它们放生到自然水域,它们马上就显露出"流氓"本性了!
没有了天敌的制约,清道夫鱼在野外疯狂地繁殖,数量直线上升。
它们不仅占据了本土鱼类的生存空间,还疯狂地掠夺食物资源。
你以为清道夫鱼只吃藻类?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这些家伙简直是无所不吃,鱼卵、鱼苗、水生昆虫统统都是它们的美食。
清道夫鱼每天都在疯狂地吞噬,把本地鱼类的后代消灭殆尽。
有人形象地说,清道夫鱼就像"鱼类界的狼",所到之处,鱼苗绝迹!
更可怕的是,清道夫鱼的繁殖能力极强。
它们一年可以繁殖几次,每次产卵300甚至到500个,几乎全部能孵化出来,这种繁殖效率,这么高的繁殖率,本地鱼类完全无法匹敌。
不仅如此,它们的身上还携带了大量的细菌,食用它们会导致患病,所以它们几乎没有天敌。
渐渐地,土著鱼的数量越来越稀少,很多种类甚至面临灭绝的危险。
如果你在钓鱼时意外钓到了清道夫鱼,可千万不要心软放生哦!
二、“身强体壮”非洲鲫鱼
非洲鲫鱼咱们叫做“罗非鱼”,这家伙可真是个"热带大老粗"!原产非洲,却跑到我们温带地区横行无忌。
非洲鲫鱼的身材很不错,虽然有点扁扁的,但线条流畅,身材曲线毕露。
它的肤色也是多变的,从灰色到深棕色都有,身上还点缀着一些黑色的小痣。
成年的非洲鲫鱼体长40-60厘米,重1-3公斤,在良好的环境下,体重还能达到5公斤以上。
它的胃口很大,对食物从不挑剔,植物碎片、小虫子、鱼卵、幼鱼通通都吃。
不仅如此,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超强,低氧、高盐度、污染的水质都难不倒它。
正是这种"高手"本领,让非洲鲫鱼在全球各地都有了家。
不过,它也因此惹了不少麻烦。
在一些地区,它们抢占了本地鱼类的食物和生存空间,影响了生态平衡,成了名副其实的"入侵者",毕竟谁让它们这么能生?
在野外的罗非鱼不仅长不大,它的抗污染能力也比较差,肉中会携带很多的致病物质,所以并不能被食用。
不仅如此,它们繁殖能力强、往往没过多久,一个池塘就会全部是它们的身影,其他的鱼类被它们夺走生存空间。
如今它对我国的本土鱼类影响很大,如果大家在野外遇到了它们,请不要放生,记得“无害化”处理。
三、“血盆大口”鳄雀鳝
鳄雀鳝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成年后的鳄雀鳝个头很大,一般能长到1.2米到1.8米,是名副其实的“淡水巨兽”,它的食量惊人,一次能吞下几十斤的鱼类。
在当地可是数一数二的"河霸"。
别看它长得细长,但胆子可大着呢,连鳄鱼都敢惹。
所以,当地人给它起了个霸气的名字——"鳄雀鳝",光听名字就让人心里发毛。
这厮之所以这么嚣张,是因为它有一身"刀枪不入"的本事。
鳄雀鳝的皮肤上覆盖着一层粗糙的鳞片,坚韧无比,普通的鱼钩和渔网根本伤不了它分毫。
传说中,就连鳄鱼的利齿都很难咬破它的"盔甲"。
但是,凭着一身厚皮,鳄雀鳝却成了入侵我国的"头号战犯"。
上世纪末,有人出于观赏的目的,把鳄雀鳝引入中国。
结果可好,这家伙一来就"拿捏"上了,在我们的河湖里疯狂繁殖,数量直线上升。
鳄雀鳝完全不挑食,鱼、虾、蟹、青蛙、昆虫,甚至老鼠都在它的菜单上。
它们个大胃口大,每天都在疯狂地吞噬,简直就是一台"绞肉机"。
本土鱼类的资源被它们抢夺,数量锐减,往往只要一处水塘中有了一条鳄雀鳝,其他的鱼类就会在短时间内被捕食殆尽。
鳄雀鳝还会挖洞筑巢,破坏堤岸,给防洪防涝带来隐患。
更可怕的是,鳄雀鳝繁殖能力超强,一次可产卵上万枚。
它们的卵还含有剧毒,一般的鱼类都不会食用他们的卵。
哪怕在大江大河,一但出现它的身影,也会让本土鱼类在鳄雀鳝的"魔爪"之下,渐渐难以立足。
不过,鳄雀鳝肉质鲜美,味道极佳,而且富含胶原蛋白,是美食中的上品。
现在,不少地方都把捕捉鳄雀鳝当成一项产业,成为当地渔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但是,再好吃再有经济价值,我们也不能忘记鳄雀鳝给我国本土生态带来的严重破坏,不能将它们放在野生环境下不管。
如果大家在野外遇到了它,请记得快速找到保护人员,将从水中抓出来。
四、“胃口巨大”淡水白鲳
这种鱼以前在菜市场还挺常见的,不过现在看到的就少多了。
它原产南美亚马逊河流域,成年白鲳一般30-50厘米长,最大可达1米,体重可达20公斤,是个热带大个子。
20世纪80年代初,怀着"引进优质鱼类资源"的美好愿景,我国把淡水白鲳引入国内。
然而,千算万算,没算到白鲳是个十足的"野心家"。
它们刚来到中国,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安家落户",疯狂地繁衍后代。
要说繁殖能力,白鲳可是个"狠角色"。
它们一年能繁殖三次,每次产卵量高达几十万粒。
这么多的后代,跟本土鱼类一比,那真是"射喷水枪的跟不上扫地僧"。
渐渐地,白鲳在我国的江河湖泊遍地开花,数量直线上升。
白鲳同志可不是什么"善茬",吃起东西来,那叫一个凶猛!它不挑食,饵料、浮游生物、水生昆虫、鱼卵,甚至同类的幼鱼,都逃不过它的"魔掌"。
凭着大胃口和快节奏的新陈代谢,白鲳迅速在我国站稳了脚跟,甚至开始跟本土鱼类"抢饭碗"。
面对白鲳的"偷袭",我国土著鱼类根本无力招架。
渐渐地,长江流域40%以上的土著鱼类受到了白鲳的影响,有些种群数量下降了90%以上。
白鲳甚至被列为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直到现在,我国每年还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对白鲳进行打捞和控制。
不过,淡水白鲳的肉质鲜美,味道极佳,深受食客们的喜爱。
现在,白鲳鱼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养殖鱼类之一,为我国渔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很多地方把白鲳鱼塑造成了当地的"特色美食",带动了不少经济效益。
总而言之,淡水白鲳是一把"双刃剑"。
大家如果在野外遇到,可以带回家里美美的享受一顿,但不要将它再放生哦!
五、“刺多肉差”麦鲮鱼
麦鲮鱼,全称麦瑞加拉鲮,原产地在印度洋地区,是我国从印度引进的"外来务工人员"。
它的身材小巧玲珑,通体银色,背部略呈淡淡的金色,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小精灵,虽然个头不大,但身上的鳞片可是闪闪发光,简直就是鱼类界的"迪斯科球"!
不过,别看它们个子小,生存能力可是一点也不差。
麦瑞加拉鲮鱼对环境的适应性非常强,无论是微咸水还是纯淡水,它们都能轻松应对。
而且,它们繁殖能力惊人,一年能产卵多达数千粒,后代数量多得吓人。
正因为这种顽强的生命力,麦瑞加拉鲮鱼在南美洲可是"大红大紫"。
它们不仅是当地人喜爱的食材,还是水族爱好者眼中的"宠儿"。
很多人都喜欢在家里养上几条,欣赏它们在水中游来游去的优雅身姿。
不过,麦瑞加拉鲮鱼可不只是个"花瓶"。
它们在维持水域生态平衡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些小家伙以浮游生物和水生昆虫为食,帮助控制了它们的数量,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同时,它们也是一些大型鱼类的美食,是食物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当然,再优秀的明星也难免有"黑点"。
麦瑞加拉鲮鱼虽然很受欢迎,但在一些地区,它们也被视为入侵物种。
一旦放生到新的水域,它们就会凭借超强的适应力和繁殖力迅速占领"江山",对本地物种造成威胁。
结语:总之这些外来入侵物种,引进来的时候都为我们带来了各种好处,但是随着它们不受控的繁衍,给我们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它们无情地吞噬本土物种的食物和后代,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
所以朋友们,如果钓到这些"流氓鱼",千万别再放生了哦。
我们要有保护本土生物的意识,共同维护好美丽的家园。
对于外来入侵物种,我们要"狠心"一些,不要被它们可怜的样子骗了。
就让我们一起努力,将它们的危害降到最低吧!
参考材料:
【1】百度百科——《垃圾鱼》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E%83%E5%9C%BE%E9%B1%BC/7128518?fr=ge_ala
【2】百度百科——《罗非鱼》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BD%97%E9%9D%9E%E9%B1%BC/1632562?fromtitle=%E9%9D%9E%E6%B4%B2%E9%B2%AB%E9%B1%BC&fromid=6111877&fromModule=lemma_search-box
【3】百度百科——《鳄雀鳝》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B3%84%E9%9B%80%E9%B3%9D?fromModule=lemma_search-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