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作者 | 空间
本篇编辑 | 董小姐插图来源 | Josephine Grundy单亲爸爸,2022年10月加入郁金香,2023年春天开始担任一阶段辅导员,儿子今年17岁,15岁抑郁,2023年夏天恢复、秋季复学。我最想说的一句话是:孩子的话,是最值得听的。大家好,我是空间,一名单亲爸爸,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我一步步陪伴自己15岁的儿子走了出来,于此同时,我也在郁金香担任辅导员一年多,期间我陪伴了几期家长,感觉大家的倾诉都有着共同的规律。
对此,我有一份观察发现,也有一份我的心声想要传递给大家。
一味指责抱怨孩子有问题,没有出路
首先,大部分家长一上来,就是急切反应孩子的问题,描述自家孩子各种各样不正常的现象。
比如:黑白颠倒、玩游戏、叫不起床、不上学、不出门、不锻炼、不吃饭、点外卖、顶嘴、不听话、叛逆、仇恨、无法交流、离家出走、大把花钱、自伤自残、不吃药、不做心理咨询、不配合治疗等等。
而且,在描述孩子问题的叙述过程中,家长一般带着一股强烈的情绪,有些家长是停不下来的,也不听解劝,谁说孩子没问题就跟谁急,谁说孩子有情可原,更不以为然,一定要坚持孩子有问题,生怕证据不充分,所以还要列出很多事情,以证明孩子确确实实有问题。
总之,重点就是,一切都是孩子的问题,有问题也是另一个大人的问题,反正所有人都有问题,只有自己没问题。中心思想就是:我最有理,我最有功,我最委屈,别人都不理解我、不配合我。
这时,我感觉自己被当成了法官,不判被告有罪,原告誓不罢休,不替原告伸冤,天理不容的感觉。
但是,我只是个陪伴着,我不是法官,即便我有评判是非的权利,判决孩子错了,又有什么意义呢,对孩子,对大人,对家庭会有什么帮助呢?
孩子不在场,也接收不到任何信息,当然不会发生任何改变,家长在场,得到有利判决,更会增加对孩子的排斥和敌对,亲子矛盾更加激化,那是孩子和家庭更大的灾难。
作为陪伴者,我能做的就是倾听、共情、爱和支持,让家长平静下来,用自己和别人的经历,让家长认识到严重的问题多得很,自己不是最倒霉的人,用孩子的经历和成功的案例,让家长看到希望,产生信心,拥有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
但是所有这些,都没有解决实际问题,停留在安慰和幻想的层面上,显得苍白而无力,当然效果也是微弱和短暂的。
有些家长慢慢走出来了,那也是因为他们的认知得到改变,还是把事情看懂了,看透了,真正了解到了孩子和自己的问题。所以理性和系统的分析还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家庭具备一定容量,才能静待花开
其实,对于这些求助家长急切的心情,我也很能共情理解,因为我原来也是这么想的,我总觉得孩子有问题,觉得没什么抑郁症,就是孩子不懂事儿,闹情绪。
可以说,在进入郁金香之前,我大半辈子都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我总觉得是别人不懂事儿,以为世人皆醉我独醒,世上只有我一个“坚持真理”的人。
现在陪伴的人多了,发现这样的人很多,这也是普遍规律,应该也符合人的认识规律吧。
最初,人只能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自己知道的,认为别人也应该知道;自己想到的,认为别人也应该想到;自己感觉到的,认为别人也应该感觉得到;自己认为对的事,希望别人也去做;自己认为错的事,希望别人也都不该去做等等。
但是,这里就暴露出一个问题,我们忽略了别人的存在,没想到别人也是人,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视角,独立的思考,独立的经验和感觉,所以当然会有独立的观点和想法,而且大概率不会和我相同。
很多心理学说都强调,要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人,他的思想认识肯定会和我有不同。大人有大人的理由,孩子也有孩子的道理,这就无所谓好坏对错了,好坏对错都是相对于某一个立场和观点来说的。
如果一个人只会从自己的视角去判断,总觉得别人有问题,恰恰说明自己的视野有问题,自己的认知、思想、境界、心量有问题,心里只装得下自己的一个观念,一套理论,再也容不下别人的观念、言行,活在一个人的世界里。
很多父母觉得自己特别爱孩子,一切为了孩子好,但却容不下孩子有自己的一套对世界的理解,这种爱对孩子是排斥的,有伤害的。接纳孩子,是父母和家庭应该具备的容量,如果这个容量不足,孩子的成长一定会有问题。
如果把孩子比作一枝花,家长和家庭就好比是花盆和土壤,不管花长得好不好,花盆一定比花的根系大,土壤要宽松,才有利于花的成长。
控诉孩子,就好比指责花开得不好,但是这种控诉和职责不会让花长得更好,我们应该做的是把花盆换大,把土壤换好,浇水施肥,然后静待花开。
至于孩子什么时候开花、开什么花、开不开花,孩子自己都知道,不用我们管,操心也没用,指导也无效。
父母潜意识里对孩子的肯定,是最好的支持
对于上面说的这些,我再给大家举个实证的例子。
在线下接触到一些家庭之后,我观察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些被大人描述问题严重的孩子,往往在现场见面时表现都很正常,几乎没有表现出任何问题,开门出来,打招呼,有说有笑,有的孩子会打游戏,即便输了,也不生气,情绪稳定。
而只要大人一开口,孩子就炸窝了,因为家长的语气都是在纠正、指导、指责、建议、攻击,大人自己觉得可能是在开玩笑,是关心,但其实字里行间全是挑剔指责,因为大人在潜意识里,已经否定了孩子,长期如此,孩子怎么会受得了呢?
对家长来说,这些模式已经形成习惯,长期在起作用,却一直不被自己觉察,这其实也反映了家长内心深处一些未被疗愈的匮乏。
这可能是认知的匮乏,就是只有能力看到别人的坏,没有能力看到别人的好,这可能是长久的思维定式。
也可能是心灵的匮乏,就是没有勇气去认可别人的好,因为害怕那样自己就失去了地位和优势,失去了沾沾自喜的那种美美的感觉。
也可能是人格的匮乏,就是没有发现别人好处和欣赏赞美的品味,最终的效果就是,失去了感受别人善良的那个缘分,也失去了发起善心的动机,与善良无缘。
而解决方法就是信任,如果我们相信孩子是个人,他有智商,有情商,他又不傻,他自然会解决好自己的事情。
我看到的,他也能看到,我想到的,他也能想到,他做的不一样,只是他在尝试另一种选择,成功了他会获得经验,失败了他会获得教训,为什么舍不得把经历的机会和结论的权力交给他自己呢?
伴侣也是一样,把事情交给一个最亲最近的人去决断,去定夺,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如果连这个人都不放心,还有谁可以让你放心的呢?那就代表任何人都不能让你放心,如果世界都错了,那就不是别人的问题,而是自己的问题了。
郁金香常说“相信——相信的力量”,孩子是什么样不重要,相信他是好的最重要,这个初衷,这个态度,这个潜意识里对孩子的一份肯定,就是对他最好的支持和救助。
选择相信孩子,孩子就有力量
我就是通过选择信任一步步陪伴孩子走出来的。最初我也觉得是孩子思想有问题,他贪玩、懒惰,总盼望有个人能把孩子带出来,有个什么事儿能让孩子幡然醒悟。
经过两年多的陪伴,我才认识到,我的孩子确实客观上身心出现了问题不小的疾病,而当心理疾病没解决,外在的一切期望指导都是伤害。
这就好像孩子在运动场上受伤了、骨折了,我就不要问孩子为什么不跑,为什么不努力,躺平养伤,才是孩子最好的选择。
我学会了分层次看待问题:孩子黑白颠倒玩游戏,不吃饭,不上学,这些都是外在现象;孩子吃不下饭,没食欲,睡不着觉,心烦意乱,不得安宁,这是身体层面的问题;孩子孤独、恐惧、失望、没价值、自我评价低、生命体验差,这是心理层面的问题。
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才是真正的问题根源。如果我们不能从这里解决问题,都是隔靴搔痒,就等于南辕北辙,越努力,问题可能越严重。
但是我们绝对不可能直接改变一个人的内心感受,更不能替另一个人生活,所以,只能相信孩子,把问题留给孩子。就像骨折的愈合,我们只能相信骨头,按照骨骼自己的节奏慢慢愈合。我只能做好服务,做好后勤,提供环境,等待救援,有求必应,无求不扰。
我一个人带孩子看病这么多年,好多话当时完全听不进去,现在回想起来,句句都是真理,比如:
高士元主任说:“你们做家长的,什么时候把好孩子的标准忘掉了,孩子就好起来了”、“如果你们家长不改变,孩子在我这里治好了,回去还得出问题。”
吕健宝主任说:“你给他尊重,他才有自尊,你给他信任,他才有自信。”
心理医生武大夫说:“请记住,权力越大,责任心越大,要想孩子有责任心,就给他足够的权力。”
对孩子最好的陪伴,就是给他一个稳定的情绪环境,允许他任何的心情和想法,完全的接纳,充分的理解,深度的共情,因为孩子必定要长大。
相信孩子,孩子就有力量,相信是最大的鼓励;给予尊重能够产生自尊;给予信任能够培养自信和信心;给予权力能够产生责任心;给予自由能够培养自律。
这些因果不是立竿见影的,心力成长是需要时间的,因此我们一定要有耐心,耐心就是爱心。
愿天下的父母都找到做父母的感觉,而不再是替孩子感觉,更不是左右孩子的感觉,分清自己和孩子的心理边界,情绪边界,情感边界,生命的边界,生活的边界。
让孩子自由地去做孩子,也让自己做回自己,做孩子的环境、土壤、气候、支撑、后盾。
不担心、不期待、不迁就,坚持三不原则,在亲子关系上,家长改变1%,孩子改变99%,这是事实一再证明的正确。
备注:每个家庭的情况和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因此,文章中的分享,仅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