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不仅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一个“百草发芽,百病发作”的时节。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里,如果不注意保健,人们很容易招致各种疾病,甚至引起旧病复发。因此,春季养生非常重要!

健康时报图
为何春季易生病?医生道出三点原因春季容易生病或旧病复发的原因有以下三点,郑州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易善永2024年在人民日报健康号刊文介绍:
原因之一:多变的气候
医疗气象学研究表明,在一年四季之中,气温、气压、气流、气湿等气象要素最为变化无常的季节是春季。由于气象要素的多变,在春季常引起许多疾病的复发或增患新病。
比如,据统计发现,每年2-4月份是心肌梗塞的一个发病高峰期。由于春季天气变化无常,忽冷忽热,风雨无常,寒潮锋面过境天气频繁,会使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加重或恶化;再比如,谚语云:“菜花黄,痴子忙”,意思是说精神病人容易在春季发作。
原因之二:花粉
春天,万物苏醒,百花开放,空气中开始散布各种花粉等致敏物质,花粉可能给过敏体质者带来许多麻烦。比如“花粉症”、春季皮炎等。
原因之三:细菌和病毒
春季是各类病毒、细菌滋生的时期,不少传染性疾病在这时悄悄抬头,把魔爪伸向抵抗力较差的人群,尤其是儿童和有基础性疾病的老人。比如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等。①
春季养生,做好6件事打基础1、留意天气,晚换衣
春季要留意天气,及时增减衣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张杨曾在该院微信刊文提醒,北方的春季,乍暖还寒,虽然气温明显上升,但日夜温差大,又时常有“倒春寒”,人体在冬季时阳气处于封藏状态,相对来说处于最低水平,人体阳气还不足以抵御外来邪气,过早脱掉棉衣,“正不胜邪”导致风寒之邪乘虚而入,侵入人体引发感冒、咳嗽、哮喘、骨关节病、面瘫等疾病。②
2、重视养肝,少熬夜
春季养肝正当时。江苏省第二中医院脾胃病科主任中医师王媛媛2025年在该院刊文介绍,根据中医“卧则血归于肝”的理论,平卧的时候,血液就会充分回流到肝脏,春天养肝的目的就在于协调肝的阴阳平衡。
因此,在这个阶段更要顺应天时,避免熬夜给肝脏带来的负担。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中午可以适当休息片刻,有助于缓解疲劳,恢复体力。③
3、注意补水,喝点茶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李定文2021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提醒,初春寒冷干燥易缺水,多喝水可补充体液,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减少毒素和“火气”对肝脏的损害。
平时要多喝温开水,或在水中加入枸杞、玫瑰或陈皮等做代茶饮,可以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疏肝理气。④
4、养肝健脾,别大补
中医常讲“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脾胃作为人体的气血生化之源,是养生的关键所在。冬春交替,阳气升发,正是调养脾胃的黄金时机。
广州中医药大学三附院住院医师齐维2023年在该院微信刊文介绍,春季膳食要注意寒热均衡,禁忌大热大寒,不宜食用大补的汤品,饮食宜清淡。
春季肝气过旺,肝木易克脾土。若春天养生不当,容易损伤脾胃。医圣孙思邈道:“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所以,春日应适当多吃甘平补脾之食物,如瘦肉、蛋类、牛奶、豆制品、黑米、小米、山药、莲子等,能增强肝脾功能,保持脏腑的阴阳气血平衡。其中豆类、黑米等富含维生素B族,可驱“春困”。
同时,我们也要多吃时令蔬菜,如韭菜、豆芽、豆苗、莴苣、春笋、菠菜、香椿等,得时令之气,可增强人体免疫力。⑤
5、两个穴位,健脾胃
脾胃不好的人可通过揉按穴位来调理,推荐2个简便、实用的穴位。
(1)中脘穴
【位置】上腹部,前正中线上,位于脐中上4寸处。

图据《针灸经络经穴图》
【功效】温中健脾、和胃消胀。对胃脘胀闷不适、胃脘痛、反酸、嗳气等消化道症状都有良效。
【揉按手法】可用手掌按摩,每次时间为5-10分钟,每日2-3次。
(2)足三里穴
【位置】外膝眼向下4横指,胫骨旁量1横指即为该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

图据《针灸经络经穴图》
【功效】足三里是长寿大穴,也是健脾养胃的要穴,“肚腹三里留”,按揉足三里能起到很好的健脾益气,养胃作用。
【揉按手法】一般以拇指揉按为主,每次时间为5分钟,每日2-3次。
在按摩腹部的过程中,按照顺时针方向轻缓按揉,同时可以把腹部几个健养脾胃穴位如中脘穴、天枢穴一同按揉,疏通脾胃气机,对于腹胀、便秘、腹泻都有效果。⑥
5、出门走走,舒心情
中国中医科学院实验中心副研究员代金刚2021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在精神调养方面可以多做些安神静心的事情,如绘画、书法、听音乐、下棋、种花、钓鱼等,这些活动可以调节情绪,宁神制怒。
老年人可以选择一些舒缓的运动,比如太极拳、八段锦等。也可以到公园散散步,或是去登山、去远眺,在美丽的自然景色中运动,慢慢消融掉忧郁和惆怅。④
本文综合自:
①2025-02-18人民日报健康号“郑州市中心医院易善永”《春季人们为何易生病?》
②2023-03-13中国医大一院《衣食住行话春分风湿骨痛有福音》
③2025-02-08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春来乍到,如何养脾胃护健康》
④2021-02-19 健康时报《开春养生记住五个关键词》
⑤2023-03-21广州中医药大学三附院《春分遇上睡眠日,学会5点让你白天不犯困,晚上睡得香!》
⑥2024-04-12苏州市中医医院《这套春季脾胃养护方法,请查收→》
编辑:任璇
审稿: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