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土豪小国,如今沦为男人后花园,红灯区盛行是何原因?

陋室文史 2024-07-06 15:20:49

中东位于欧亚非大陆的交界处,联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自古就是东西方的交通枢纽,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被称为“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这里以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最为广泛,淡水资源稀缺,各国为此也多有纷争。

除此之外,这颗“沙漠明珠”,也孕育出无数的文明,蕴藏着极其宝贵的石油资源。

依靠大自然的馈赠,黑色的黄金让中东各国发家致富,现如今我们听到这个地区,第一印象都是头顶白布的土豪。

举手投足之间都闪烁着财富的光芒。

这片土地上有着浓重的宗教气息,国民几乎全部是虔诚的信徒,寺庙中传出的祷告声,大街小巷穿行的传统服饰,原住民捂得严严实实,特别是女性,不仅身体,甚至连面部的皮肤都不允许露出。

但是,就是这样保守的国土之上,有一个面积仅仅780平方公里的小国,却拥有丰富的夜生活,国内允许饮酒,遍地舞厅、卡拉ok,甚至于有着发达的红灯区。

它就是被誉为“中东夏威夷”的巴林王国,被称为阿拉伯男人的“秘密后花园”。

这是中东唯一一个波斯湾岛国,也是中东最为开放包容的国度。

“男人的后花园”

与众多的中东国家一样,巴林同样依靠石油发家。

1932年,百年在中东地区率先发现和开采了石油,打造出意义非凡的第一口油井。

尽管作为英国殖民地的巴林没有独立主权,但石油带来经济的繁荣和现代化建设,都提高了小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福利。

世界各地的工人汇聚于此,辛苦劳作的同时,也希望能够拥有放松身心的机会,娱乐项目开始发展,红灯区也应运而生,成为工人们下班后的最钟爱的去处。

据统计巴林从事此行业的人超过15000,对于一百多万的人口而言,这不是一个小数字,相当于街上遇到的100个人中,就会有一个可能从事特殊行业。

白日里庄严肃穆,夜里灯火酒绿,这片土地充满了异域风情,不同的人种、文化交汇于此,让红灯区的女郎也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魅力。

他们有的来自于中东地区,有的是迫不得已从周遭国家前来谋生的,甚至于还能见到金发碧眼的欧洲女性,当然,绝大多数还是被贩卖而来。奢靡的土地上也难免有欺压凌辱。

针对这种情况,无论是国家还是民间,都采取了沉默的应对方式,仅依靠石油资源来促进发展,让巴林的经济十分脆弱,国际油价的动荡让国家经济岌岌可危。

风俗产业为巴林吸引了不少游客,带动了旅游及配套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外来投资,为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一定程度上拯救了整个国家的经济,所以哪怕是国家明令禁止,在处理的过程中态度也难免暧昧。

当然,为了保证居民的正常生活,巴林也发布了一系列的规定,在控制红灯区运行的同时,不至于影响人的生活。

之后,这里红灯区的名声也走向世界,被列为“最想去的地方”之一。

“一棵树,一口井 ,一座桥”

在阿拉伯语中,巴林指的是两条河流。

作为波斯湾岛国,巴林原本是由三五十个天然岛屿组成,周遭临海,而后又壕无人性地填海造地,添加了八十多个人工岛屿,有着自己的独特风情。

尽管临海,且海岸线及长,沙漠面积却依旧占据整个国家的百分之九十,年降水量平均只有一百毫米,夏季更是高温酷暑。

但是就是在如此恶劣的环境当中,依旧产生了巴林的著名景点“生命之树”

这棵树在浅褐色的沙漠当中伫立着,最近的水源离它相隔甚远,年降水量也不足三次,但“生命之树”却依旧枝繁叶茂,数百年建也屹立不倒,是世界十大奇树之一,在当地更是被奉为圣树。

由于在古代神话当中,巴林是一个与神明相关的不死之地,这棵树也被认为是伊甸园中留下的树,四百多年来,一直赋予巴林人无尽的精神力。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直以来依靠珍珠产业发展的巴林,采珠业逐渐走向末路,但天不绝人路,在十九世纪波斯湾首次发现了地下石油,波斯湾的第一口油井就来自巴林,这口井也为巴林人带来了新的希望。

巴沙跨海大桥

这是一座从巴林的小岛连接到沙特阿拉伯的跨海大桥,总工费近十亿美元。

原本两国来往需要两个小时的船渡,有了这座25公里的跨海大桥,通勤时长缩短了五倍不止。

现如今从巴林出发开车抵达沙特仅仅需要二十分钟。

因为地理位置的独特性,不少人抵达沙特后也希望能够到邻国巴林一睹芳容,夜晚时分车辆更是来往频繁,甚至会出现堵车的情况。

多元化发展的巴林小国

巴林是中东最小的国家,面积不如国内的一个县,150万人口当中,有超百分之四十是外来务工人口。

淡水资源匮乏,农业和种植业的发展尤为艰难,无法大规模生产粮食,而地理位置和领土面积的局限性,也限制着巴林的产业发展。

巴林的历史从公元前3000年前开始滚动,苏美尔人在这个小国建立城市,随后又经历了腓尼基人的占领、波斯帝国、帕提亚帝国、萨珊王朝的轮番通知,阿拉伯帝国的征服以及英国的殖民统治。

古代的巴林最早是埋葬因航海而死的人尸骨的地方,后来因为阿拉伯商人的商贸往来频繁,波斯湾成为了中东最大的贸易区,巴林也因此开始兴旺发达。

依靠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让巴林成为商贸往来的交通枢纽。

非洲的象牙、黄金,波斯的珍珠、毛毯,印度的木材、香料都汇集于此,当地的珍珠产业也因此繁盛一时。

祖上积累的财富,并不能保证后世子孙世世代代的繁荣富裕。

珍珠产业日渐衰微,多年的侵略、战争让这个国家越来越贫穷,英国的殖民统治更是剥夺了独立主权。

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甚至于石油的开采权都攥在英国手中,长达十四年的殖民统治让巴林人民备受压迫,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

直到二战前夕,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的巴林人民终于找到了新的出路。

有了珍珠产业的前车之鉴,巴林很快意识到石油资源的局限性和脆弱性,开展了一些列多元化经济发展战略。

开始发展旅游业、娱乐产业,为周遭国家提供储油、炼油的服务,积极加入世贸组织,与邻国建立自由贸易协定。

现如今,巴林的一系列产业逐渐完善,现代化的城市设施拔地而起,重视教育,男女都可上学。

也因此,巴林的妇女地位在阿拉伯国家中位居首位,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巴林妇女都受到过高等教育,有自己的工作和事业。

金融业也在国家的经济中占据越来越高的比例,成为巴林经济的重要组成,也是中东重要的金融中心。

四百家多金融机构,囊括了银行、保险、资产管理等多项内容,其他各色行业蓬勃发展,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

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听到巴林,会有更多其他为人熟知的产业,而不仅仅是“男人的后花园”这样的称呼。

来源:中国知网《这里的妇女不简单》黄培昭

19 阅读:4621
陋室文史

陋室文史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