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战争(136)攻克柏林·同盟国确定了由苏军攻占柏林

罗汉松实时军情 2024-11-02 02:58:38

进入1945年,第三帝国风雨飘摇,气数将尽。

1945年1月至4月中旬,苏军和美英的盟国远征军在欧洲战场东西两线,取得对德军作战一系列重大胜利。东线战场,1月至3月。苏军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攻占因斯特堡,东普普士。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攻占但泽和格丁尼亚。乌克兰第二和第三方面军攻占布达佩斯。乌克兰第三方面军粉碎了德军对巴拉顿湖的进攻。到四月初,苏军距柏林仅60公里。

西线战场,美英军队合围了鲁尔德军重兵集团。到四月中旬,其先遣部队已到达距柏林仅100公里~120公里的易北河,正向汉堡、莱比锡和布拉格方向进攻,并粉碎了德军的阿登反击战。

第三帝国在东、西两线的夹击下,犹如一栋千疮百孔、岌岌可危的危楼,随时可能在战争的狂风暴雨中土崩瓦解。在外交上,德国陷入空前孤立。德国的几个仆从国——芬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在败局已定的情况下,相继退出战争。罗、保两国还调转枪口,对德反戈一击。土耳其、瑞典等其他国家也加入到反对德国的行列。轴心国中的意大利大部分被美、英军占领。日本深陷太平洋战场和中国以及东南亚战场不能自拔。

经济上,德国行将崩溃。盟军从1943年1月开始对德国进行的大规模战略轰炸,对德国的军事工业和整个经济体系造成极大破坏。两个最重要的工业区——鲁尔和西里西亚已分别被苏军和盟军占领。德国的机械工业和武器装备的生产陷于绝境。另外,仆从国和广大占领区的丧失,使德国失去了罗马尼亚、匈牙利、奥地利等石油和粮食产地,军用物资产量锐减。1945年3月,德国钢产量只相当于1944年平均月产量的15%。采煤量只相当于16%。1944年德国坦克月平均生产705辆,而1945年第一季度平均月产坦克仅333辆。至1945年四月初,德国武器、弹药和技术装备的产量还在下降。相当大一部分飞机和坦克因油料短缺而不能参战。

军事上,德国的实力锐减。到1945年4月。尽管德国军队还有263个师、14个旅、82个师级战斗群和11个预备师。但其战斗力大大丧失。兵员补充困难重重,甚至在征召15岁至16岁乃至更小的少年后,也无法弥补兵力的欠缺。至1944年底,法西斯领导集团内部也产生了裂痕。1944年7月20日,在腊斯登堡发生了暗杀希特勒未遂事件。希特勒侥幸逃命后,对军官队伍进行了清洗,同时扩大党卫军权力,利用秘密警察加强监视军官的言行。对于身边的人,希特勒也完全失去了信任感,认为他们都在欺骗自己。对于一些敢于直言不讳的将领,稍不遂意,希特勒就予以撤换。希特勒对总参谋部和陆军犹为不信任,因此导致决策的连连失误。1944年圣诞节前夕,德国陆军最高司令海因茨.古德里安将军向希特勒报告东线战事,并预测苏军在1945年1月将以步兵7:1、坦克7:1、火炮和战机20:1的优势,从维斯瓦河防线发起对德国的重大进攻。希特勒听到这里,突然之间大叫大喊:“这是自成吉思汗以来最大的虚张声势!这些胡话是谁编出来的?”希特勒的歇斯底里,搞得在场的德军将领手足无措。他们发现自己的元首“背驼了,脸浮肿,面无血色,两手发颤,走路时一条腿拖在后面。”这完完全全是一个病人,精神也垮了。再跟随他,只能成为殉葬品。一些高级将领开始琢磨抛弃希特勒另寻出路。

自1945年1月19日起,德国最高统帅部因战局所迫迁至柏林办公,希特勒本人则躲进柏林市中心的总理府地下室里,直至自杀身亡再也没有离开。面对众叛亲离的悲惨局面,希特勒哀叹道:“我终归有一天会只剩下两个朋友,一个是布劳恩小姐,一个是我的那条狗”。布劳恩小姐即爱娃·布劳恩,希特勒的情人,在长相粗壮的日耳曼女人中,爱娃可算是少有的美人。凯特尔元帅曾如此描述:“她身材苗条,容貌秀丽,是一位非常美丽的金发女人。”从希特勒攫取政权到灭亡,爱娃一直是他的忠实伴侣。但女佣发现,当希特勒午夜就餐后,爱娃常常一个人眼泪汪汪、表情痛苦地四处走动。有时躲进自己的房间,哭成泪人儿。而希特勒不在时,爱娃简直像是复活了,他很开心,甚至起舞。这样一直生活在“金笼子”里的“金丝雀”,注定要为希特勒陪葬。

躲在不见天日的地下室,希特勒分不清白昼黑夜,更加精神恍惚。东西两线雪片般飞来的战报更是他焦头烂额。多年来,他要依靠私人医生莫雷尔给他交替注射兴奋剂和镇静剂,才能维持思考和睡眠。而这个被戈培尔称为“帝国针剂大师”,被希特勒视为救星的莫雷尔,实际上是“穿白大褂的江湖骗子”。他给希特勒注射的激素剂剂,加速摧垮了希特勒的身体和精神。

4月12日。罗斯福去世。于是法西斯的头目们欣喜若狂,以为历史的天使降临了。

自从西线美英盟军攻入德国境内以后,希特勒就认为,“敌人的联盟”一定会分裂。他企图同美英盟军单独谈判,以稳住西线,集中力量对付俄国人。然而,苏联政府致函美国总统罗斯福,戳穿了德国的阴谋。罗斯福也明确表示要打到底。希特勒愿望落空。现在罗斯福死了,杜鲁门接任总统,希德勒认为机会来了。他试图派代表与杜鲁门谈判,幻想单独与美、英媾和,分裂反法西斯联盟。为了使苏军与美英军发生冲突,希特勒还决定对美英军队开放前线,“宁愿把柏林交给 美英联军,也不让俄国人进来,”“我们只需把目光盯住东线,不必关注西线将会如何。守住东线,是战争发生转折的前提”。希特勒的想法当然是一厢情愿,但在反法西斯阵营中,美英和苏联对打垮德国法西斯的最后一战,确实在各自利益上有所考虑。

对于柏林, 斯大林志在必得,艾森豪威尔拱手相让。

世界上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对美英盟军和苏军而言,在德国战败已成定局的情况下,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瓜分德国了。而攻占德国的首都柏林,自然是美英盟军和苏军都十分眼热的目标。因为,谁都明白,夺占柏林这一法西斯德国的巢穴,必将在全世界引起震动,其军事和政治意义是不可估量的。虽然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举行的雅尔塔会议确定,苏军与盟军对德国的占领以易北河为界,易北河以东由苏军攻占,这意味着苏军承担攻克柏林的任务。但是真的打起仗来,则是另一码事了。对此,美国,英国和苏联都有各自的算盘。

丘吉尔和蒙哥马利坚决主张进攻柏林,他们认为抢在苏军之前拿下柏林,对西方在战后利益分配上,与日益骄傲的苏联讨价还价会大有益处。而且,从当时的战场态势看,美英盟军于苏联攻占柏林是完全可能的。

自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诺曼底成功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以来,西线的战略态势向着有利于盟军的方向急剧发展。1944年,苏军冬季进攻的胜利,迫使德军第6装甲集团军及其他许多兵团从西线调往东线,盟军抓住这一机会,对德军进行了一系列进攻。1944年12月,希特勒为挽回败局,在法国发起阿登战役,但在巴顿将军指挥的第三集团军的有力反击下,德军损兵折将,草草收场。至1945年4月1日,盟军已挺进到布雷达、波恩、卡塞尔、曼海姆、米卢兹一线,合围了德军的鲁尔集团,使德军西部战线基本崩溃。而且,德军的西线防御并不十分顽强。因此,在苏联大军还没出动的时候,踌躇满志的蒙哥马利就已经指挥英军从易北河以西,前进到通往柏林最近的道路上,而跨过莱茵河的美军也向东急速挺进,其前锋已在易北河开辟了直指柏林的登陆场。只要一声令下,美英盟军可以迅速冲进柏林城去。

对苏联而言,攻占柏林除了将带来更多的政治利益外,还意味着对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的复仇,向希特勒复仇,为死于战争两千多万军民复仇。苏军从1944年开始对德军实施了一系列战略打击(战史称“十次打击”),不仅解放了本国领土,还解放了东欧大部分领土,协助各国建立了亲苏的政权。1945年4月,苏联红军已兵临柏林城下,准备发起结束欧战的最后一役。

对于柏林这块硬骨头,斯大林的态度坚决而又明确:不惜任何代价,志在必得。斯大林庆祝十月革命27周年的报告充满了必胜的信心。他说:“现在红军只需执行最后的一个使命:就是协同我们同盟国军队把粉碎德国法西斯军队的事业贯彻到底。进到法西斯野兽的洞穴中去,打死那只受了伤的法西斯野兽,并在柏林城上高树起胜利的旗帜。”

斯大林

然而,密切关注的德国战场局势的斯大林发现,当德军溃败时,他们更愿意向盟军投降。确实如此,尽管希特勒本人一直没有动摇过把战争进行到底的决心,但包括戈林、戈培尔等人在内的德国统帅部的大多数成员,在意识到已身陷绝境后,就开始千方百计地图谋与英美两国政府单独媾和。在必要时,他们宁愿停止西线的抵抗,为英美军队让开通往柏林的道路,也不想把柏林交到俄国人的手里。正如戈培尔对防守东部战线的将领们所说的那样,“我们要坚守对俄国的这道防线。直到英国人踢我们的屁股为止”。这种严重的事态,斯大林焦躁不安,他意识到,必须尽快组织进攻柏林的战役。

虽然英国人急切地渴望占领柏林,但他们发现,盟军最高司令美国人艾森豪威尔对此并不很感兴趣。就在蒙哥马利率领的第21集团军群和布莱德雷率领的第12集团军群,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东挺进之时,艾森豪威尔却在3月28日给斯大林发去了电报。

艾森豪威尔

3月11日,盟国远征军最高统帅部的情报部门向爱森豪威尔提交一份报告。报告显示,纳粹正在酝酿一个新的持久战计划,德国人会在德国南部和奥地利交界处的阿尔卑斯山深处修建“民族堡垒”,希特勒本人将会亲自到贝希特斯加登的巢穴里指挥防守。对于这些“民族堡垒”的威力,盟国情报部门是这样评价的:在这里,迄今为止领导德国的那些力量,将能依靠天险和最有效的秘密武器,继续存在下去,准备东山再起。堡垒里粮食和设备将贮存在巨大的地下岩洞里,经过特别选拔的年轻人接受游击战的训练,这个地下军队因此得到装备和指导,以便从占领军手中解放德国。

这个情报无疑令盟国远征军最高统帅部的将领们大伤脑筋,艾森豪威尔的参谋长比德尔·史密斯将军非常担心,“如果在阿尔卑斯山中进行旷日持久的战争,”会使美国人的生命遭受巨大损失,而且使战争无限期拖延下去。

艾森豪威尔同样担心,战争拖延下去会出现一些不可预料的局面,他决定改变盟军的既定战略,将进攻的重心由德国北部和柏林方面转移到德国南部和奥地利交界地区。

3月28日,艾森豪威尔事先不与联合参谋长们和盟军副司令蒙哥马利磋商,就直接向美国驻莫斯科军事使团团长迪恩少将发出一封信递交给斯大林的电报。

电报中,艾森豪威尔指出了英美盟军今后的攻击目标是埃尔福特、莱比锡、德累斯顿等地区,而没有把柏林包括在内。电报于3月28日当天递交给斯大林。艾森豪威尔的这一自作主张的举动,立即在盟军中引起很大的震动。

斯大林接到这份电报非常高兴,他当即回复艾森豪威尔说,苏联愿意配合盟军在德国南部打击德军,粉碎德国的“民族堡垒”阴谋。

大英帝国总参谋长艾伦·布鲁克指责艾森豪威尔,说他无权直接同斯大林联系,而且将柏林让给苏联去占领纯属信口开河,明显违背了1944年9月定下的盟军总目标。

英国的参谋长们在布鲁克的支持下,联名向美国陆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歇尔致电,大肆批评艾森豪威尔越权,并且攻击盟军总司令的新战略。丘吉尔也直接与罗斯福取得联系,英国首相反复向美国总统阐述柏林的重要性,他希望美国总统向 艾森豪威尔施压,改变盟军放弃柏林的战略。

当时,罗斯福总统疾病缠身,不能料理政务。他委托美国总参谋长马歇尔来处理此事。马歇尔一接到罗斯福的命令,就发电报询问艾森豪 威尔为何改变战略计划,艾森豪威尔将他的全部考虑都写在电报里回复给马歇尔。

马歇尔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明白后,毅然决定支持艾森豪威尔的观点。英国人见美国高层已经决意放弃柏林,也就不方便再说什么,他们只好认可艾森豪威尔的新战略。

尘埃落定,柏林将由苏军来最终攻占。

艾森豪威尔注意已定,不再去进攻柏林。他认为,攻占柏林并非易事。经过希特勒多年苦心经营,柏林市区和周围已构筑了众多坚固的工事,建立了严密的阵地配系。柏林城已经成为一座坚固的堡垒。更何况希特勒手中还掌握着100万人的军队,攻占柏林会使盟军付出伤亡10万人的代价(结果苏军伤亡了30万人),在战争即将结束之时,未免得不偿失。艾森豪威尔希望以尽可能少的伤亡进速赢得对德国的战争,以便他能把主要兵力用于太平洋战场消灭日军。因此,尽早和苏联共同分割和消灭德军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他不希望破坏已有的协定,为参与争夺柏林而冒犯斯大林。如果那样的话,对整个二战战局不利。艾森豪威尔的战略计划得到了以马歇尔为首的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支持。他们一直认为,“应把迅速争取全面胜利作为唯一目标”。为此,必须团结苏联,争取苏军早日参加对日作战。

就这样,艾森豪威尔促成了将攻克柏林,拱手让到德国人最不情愿的苏联人手上。

未完待续,本篇4940字

0 阅读:0

罗汉松实时军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