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对待?同样是荆州降将,潘濬立传而糜芳没有。两人不同太多

歪史 2024-04-01 17:38:46

作为前四史的三国志,虽然在史家中声望很高,但是这本书写汉末三国乱世历史的著作简陋是人所共知,里面不仅很多事情都被含糊其辞的说法一笔带过,甚至很多重要人物都没有本传。就算是有传的人,依然惜字如金,能少一个字就少一个字。

譬如蜀汉重要的武将中关张赵马黄等合传才几千字,关羽的不到1500字,这可是后世封圣的人物。其他的人可想而知的,能够提个名算是赚了。在三国志中,没传很正常。尤其蜀汉的大批史料都是被删减过,关羽张飞传可以管中窥豹。

关羽张飞如此,那么其他蜀汉的人还能怎么想,还想啥非分之想呢,一生随刘备奔波的人都有如此待遇,那么中途而来或者中途变节的人能够提名就是是开恩了。但是这里有个例外,从荆州投降孙权的潘濬,最后是有传的,比起糜芳士仁,算是赚大了。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北伐,再胜利在望之时,祸起萧墙,江东的吕蒙陆逊以诈术夺取关羽后方,刘备所辖的荆州三郡,三郡守将士仁、糜芳以及郝普等先后投降,导致关羽失去大本营,北伐功亏一篑,最后父子皆死。

吕蒙诈取荆州之后,投降的刘备官员,此后出场的都不多,郝普被牵连进谋反案自杀,而士仁无记载,糜芳被人奚落一顿,虽然有征伐记录,但是乏善可陈,除了原来治中从事潘濬,功绩显赫,在三国志中立传。

在古代,社会稳定的时候,儒家忠义原则之下,投降叛节之人天生低人一等,如号称曹魏外姓第一的于禁,跟随曹操三十年,投降关于之后让曹操唏嘘不已,最后更被曹丕嘲笑而死,没有人喜欢叛将,除非你倒转日月,建立不世之功,才有可能勉强被人称赞。

一旦你功绩平平,那么贰臣是跑不了的,无论在故主或者现主跟前,投降一次的人就会投降万次,只要机会来,他们一旦放下心中的枷锁,变卖故主因为有了经验会更加爽快。

但是在乱世,城头变幻大王旗,为了生存,大部分时间都会被淡化,因为任何人都有可能在这个时间变节,所以社会相对会变得宽容,对于投降者会可以忽略不光彩的事情,而着重叙述他的功绩,只要做好后来工作,也能叫人理解。

潘濬就是后者,他本来是荆州士族中的一员,本人就是蒋琬的表弟,早年受刘备赏识,担任荆州治中,本人性格刚烈,这和关羽的性格形成冲突,平日的怨气肯定没少,在吕蒙袭取荆州之后,孙权亲自劝降才投降。

随后受到孙权重用,功勋卓著,作为荆州士族的他和江东士族圈非常默契,相处融洽,这也是他能够建立功业的原因,他们本来就是一个圈子的人,圈子在此,互相帮扶,想不建功都不容易,有了功勋,才好立传。

而糜芳以及士仁呢,只能说是倒霉,跟随刘备奔波半辈子,二三十年间四处流浪,刘备发迹之后却临危叛变,这两人都是北方人,和江南水土不服,糜芳属于刘备的外戚,加上家中早年经商,又年纪大,属于各种不利因素叠加在一起了。

经商加叛变,儒家士大夫看不起,北方人寒族,南方豪门看不起,投降了,忠义之士看不起,刘备外戚,这样的人都能投降,你指望他能忠臣诚?于是,糜芳在孙权跟前除了夹着尾巴做人之外,不会获得任何认同,几乎可以肯定,整个江东圈子文物大臣都不会善待这个投降变节的寒门商人,刘备的大舅子老头。

另一个可怕的原因是,已经年老了,刘备在徐州的时候是兴平元年,就获得徐州。也就是这个时候,糜竺糜芳都跟随刘备,这时候两人少说也有30岁,到建安二十四年投降,最后活跃年份是彰武三年,差不多六十岁了。

这个年纪,根本没有能力建功立业,没有功业,他本人跟随刘备时期大部分时期都是背景板,只有荆州时期担任一郡太守,可是一样乏善可陈,既如此,立传都没有啥好写的。

0 阅读:16
歪史

歪史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