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的造车项目,终究还是胎死腹中了。2月28日,据彭博社报道,苹果公司决定取消电动车项目(泰坦计划),同时将会ALL in AI。而造车团队的近2000名员工,有一部分将会调整到生成式AI团队,一部分会调整到苹果其他团队,也可能会裁员。
对于苹果放弃造车,不少车企高管也走在吃瓜前线。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个敬礼和一支香烟的表情符号,十分令人耐人寻味。在特斯拉投资人Sawyer Merritt发帖分析了苹果放弃造车的原因后,马斯克又追评:“一家汽车公司的自然状态是死亡。”
对于苹果造车,马斯克一直持看衰的态度。其曾多次表示,汽车与智能手机相比非常复杂,并警告苹果这是一个很难开展的项目。特斯拉和苹果在汽车业务上实际上也有过一些“过节”。据媒体此前报道,苹果造车项目曾从特斯拉初挖墙脚数百人,引得马斯克吐槽:“如果你在特斯拉没有取得成功,你就去苹果工作吧!”
国内多家车企高管也表达也纷纷表示震惊和意外。“看到这个新闻,非常震惊!”小米创始人雷军在2月28日转发“苹果取消造车”的消息时称。同时,雷军表态:“小米的战略是‘人车家生态’,我们深知造车难度,3年前依然做了无比坚定的战略选择。”
苹果放弃造车,也让许多车企松了一口气,尤其是小米。2月28日下午,雷军再次发微博称,苹果退出造车后,苹果用户选购智能电动车,小米SU7肯定是最好的选择。在评论区,雷军更是直言,苹果放弃造车对小米汽车,肯定是利好。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也发文称:“去年还讨论过,新进入者会在2024年内全部出牌,但除了苹果。2024年后的十年会进入淘汰赛和全明星赛。但没有想到苹果在2024年也出牌了。”另外,蔚来汽车CEO李斌也曾谈过蔚来与苹果的竞争关系,其认为蔚来品牌短期来看竞争对手是BBA,长期看苹果可能是一个竞争对手。
在路特斯CEO冯擎峰看来,“跨界造车”已经是汽车行业的常态,也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汽车工业的发展。“我相信接下来还会有不少其他行业的巨头以不同形式加入造车大军之中。但苹果取消造车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造车不仅是软件实力,也是对资金和技术积累以及产业链等诸多复杂要素的考验。”冯擎峰说道。
除了表达惊讶之外,还有多位高管就苹果布局AI作出讨论。智己联合创始人刘涛表示:“苹果取消造车,确实令人惊讶,也算情理之中。”在其看来,苹果将资源集中到生成式AI领域,而这正是智能车下半场的底层竞争力。
理想汽车CEO李想则跳出行业内的竞争,称:“苹果放弃造车,选择聚焦人工智能是绝对正确的战略选择,时间点也合适。”其认为,做成了汽车,大获成功,苹果会增加2万亿美金的市值,但是汽车大获成功的必要条件仍然是人工智能。汽车的电动化是上半场,人工智能才是决赛。人工智能会成为所有设备、服务、应用、交易的最顶层入口,是苹果的必争之战。
360创始人周鸿祎也认为,苹果放弃造车并非是遇到了难以解决的困难,也不是害怕与比亚迪、特斯拉这些新能源车企竞争,而是一种ALL in AI的战略选择。
“自动驾驶所用到的AI只是AI的一部分,作为全球最大的主机和电脑公司,是要打造AI的基础模型和基础应用”“如果苹果忙着去做智能汽车,忽视了AI这件事情,可能苹果的根基就被撼动了。”周鸿祎认为,苹果ALL in AI之后,首先应该要做的是将AI与传统业务相结合,把传统业务重塑一遍,而不是去做一个新业务。
遥想2014年的“泰坦计划”成立之时,苹果立志要越过辅助驾驶的过渡期,直接将L5级的自动驾驶上车。像方向盘、刹车踏板这些传统汽车上的基本配置,苹果想统统pass掉,将汽车完全打造成为“车轮上的房间”。在苹果的设想中,车辆行驶过程中用户可以无需干预,可以在车内自在交谈甚至睡觉。
这些脑洞大开的想法,为苹果吸引了汽车行业乃至全球科技行业的关注。毕竟,iPhone在2007年平地一声惊雷起,直接将手机带入了智能时代。而外界也在期待,苹果汽车能够再次开创一个时代。
但是从媒体的报道来看,苹果造车路上遇到了很多难题。比如:在2022年年底,苹果造车团队调整了战略方向,放弃了L5上车的计划,将目光放在了L2-L4级辅助驾驶级别;同时在车辆设计上保留了方向盘等传统部件。根据当时的媒体报道,这款车将在2023年完成设计,2024年底之前完成功能设置,2025年进行功能性测试,并最终在2026年进行发布。
遗憾的是,10年过去了,无论是自动驾驶技术还是整车,苹果都没有带来什么开创性的改变,反而是在一次次跳票中和内部纷争中提前“下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