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翻车”频发,人命关天的大事儿,到底谁该背锅?
是恨不得把车吹上天的车企?
是盲目信任智驾的司机?
还是咱们这些啥也不懂的吃瓜群众?
最近几年,智能驾驶这玩意儿,那叫一个火!
恨不得明天就能实现无人驾驶,解放双手,躺着就把钱挣了。
可现实呢?
事故却是一个接一个,看得人心惊肉跳。
2021年8月12日,林志颖驾驶特斯拉Model X在台湾桃园发生车祸,这事儿大家伙儿都知道吧?
虽然事故原因还没完全公布,但明眼人都知道,这和自动驾驶脱不了干系。
你说,这事儿怪谁?
说白了,现在这智驾圈,有点乱套了。
车企为了抢占市场,恨不得把牛皮吹破天。
啥“L2+”、“L2.9”、“智能驾驶”,各种花里胡哨的名词,愣是把消费者给绕晕了。
2023年4月的上海车展,那场面,简直就是神仙打架,各个车企的高管,那叫一个激情澎湃,把自动驾驶吹得天花乱坠,好像明天就能实现完全无人驾驶似的。
雷科技创始人罗超Pro就看不下去了,直接开怼:“车企不能再疯狂内卷,疯狂虚假宣传,将人们的生命安全当儿戏!”
你品,你细品,这话糙理不糙?
更离谱的是,有些车企为了省事儿,直接把责任甩锅给消费者。
2022年8月,小鹏汽车就因为P7车型的自动辅助驾驶系统(XPILOT)在用户手册中存在误导性描述,被部分车主投诉。
说白了,就是车企把智驾功能吹得太神了,结果消费者真信了,出了事儿,车企又说“你没看说明书啊?这玩意儿只是辅助驾驶!”
这不是坑人吗?
好在,监管部门也不是吃素的。
4月16日,工信部就召开了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直接点名批评车企,严禁夸大、虚假宣传智能驾驶功能。
说白了,就是告诉车企:吹牛可以,但别拿人命开玩笑!
2024年4月18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也发文了,呼吁车企规范宣传,明示辅助驾驶功能的局限性。
而且,这事儿不光国内关注,国外也一样。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就对特斯拉的Autopilot系统展开了调查,原因是这玩意儿涉嫌在多起事故中存在缺陷。
就在这节骨眼上,刘亦菲站出来了!
4月17日,在鸿蒙智行智界品牌之夜上,刘亦菲作为品牌大使,在介绍“智驾功能”时,只说了四个字:“辅助功能”。
就这四个字,直接引爆了网络!
网友们纷纷怒赞:神仙姐姐不仅颜值高,还三观正,有责任感!
为啥?
因为刘亦菲这四个字,说出了真相!
现在的智驾技术,说白了,就是个辅助工具,不能完全依赖。
华为的余承东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说高阶智驾的意义在于帮用户减负,解决高频场景。
说白了,就是让你开车更轻松,但不是让你啥也不干,躺着就行。
华为在2023年12月冬季新品发布会上,还特意强调了智界S7在智能泊车方面的优势,但也有消费者对这玩意儿的安全性表示担忧。
智驾这玩意儿,还得慢慢来。
未来的智驾技术,肯定会越来越牛,但前提是,必须保证安全!
车企要加强技术研发,提供安全冗余功能,限制滥用智驾行为。
智驾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咱老百姓也得擦亮眼睛,别被那些花里胡哨的宣传给忽悠了。
刘亦菲一句“辅助功能”,看似简单,实则意义深远,提醒我们:技术再牛,也得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智驾这事儿,还得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
人命关天,不是闹着玩儿的!
这智驾的未来,就看咱们能不能守住安全这条底线了。
刀可特硬
现在l3在北京落地了,是骡子是马,去北京分个高下吧,别总碰瓷华为,说什么第一梯队。就没有梯队,第一就是第一,第二就是第二,不行就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