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雍正年间,在苏州城外的一个小村子里,住着一户人家。男主人叫刘福,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妻子孙氏,温柔贤淑。他们育有一女,名叫翠莲,嫁与邻村的赵二为妻。
刘福平日里除了忙农活,偶尔也会外出帮工挣钱。这天,刘福接到邻镇的活儿,要去帮忙修缮房屋,得离家几日。走之前,他叮嘱孙氏和翠莲照顾好家里。
赵二得知岳父外出,心中竟起了邪念。他本就不是个老实人,见家中此时只有岳母孙氏一人,便动了歪心思。当晚,他趁夜色悄悄溜进了岳母家。
孙氏这日早早歇下,正睡得迷迷糊糊,突然听到房中有动静。她睁眼一看,借着微弱月光,竟瞧见女婿赵二在房里,吓得差点叫出声。但她瞬间镇定下来,心想不能慌乱。
赵二蹑手蹑脚地靠近床边,嘴里还嘟囔着些不堪的话。孙氏紧闭双眼,佯装熟睡,心里却害怕极了,暗自思忖这女婿怎么如此大胆,做出这等丑事。
赵二见孙氏没反应,胆子更大了,伸手就去拉孙氏的被子。孙氏强忍着心中的厌恶与恐惧,依旧一动不动,冷汗却湿透了后背。
赵二见孙氏睡得“沉”,便开始动手动脚。孙氏心中愤怒,却不敢贸然反抗,怕激怒了赵二,遭遇更可怕的事,只能默默祈祷能躲过这一劫。
赵二正得意忘形,突然,外面传来一阵狗叫声,声音越来越大。赵二吓得一哆嗦,以为被人发现了,慌乱之中,赶紧松开孙氏,躲到了床底下。
孙氏心中松了口气,她知道不能就这么放过赵二。于是,她故意大声喊道:“谁在外面?是不是有贼啊?”一边喊,一边起身,装作要出门查看的样子。
赵二在床底下吓得大气都不敢出,心里直后悔自己干了这糊涂事。孙氏走到门口,又折返回来,在房间里四处走动,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
过了一会儿,孙氏故意走到床边,猛地把被子一掀,大声说:“好你个赵二,竟然做出这等丑事,你对得起翠莲吗?”赵二见被识破,只能灰溜溜地从床底下爬出来,跪在地上求饶。
赵二哭着说:“岳母,我一时糊涂,您饶了我吧,我以后再也不敢了。”孙氏气得浑身发抖,说:“你这没良心的东西,我女儿怎么就嫁给了你这样的人!”
孙氏本想立刻去告诉女儿,可又怕女儿受不了这打击。她想了想,决定先教训教训赵二,让他知道厉害。于是,她对赵二说:“你今日若敢再犯,我定不会轻饶你,马上给我滚回家去!”
赵二如获大赦,赶紧起身,低着头,匆匆离开了岳母家。回到家后,赵二心中忐忑不安,生怕岳母把这事告诉翠莲。
而孙氏这边,心中也是烦闷不已。她担心赵二本性难改,以后还会做出更过分的事。思来想去,她决定等刘福回来后,和他商量该怎么办。
几日后,刘福回到家中。孙氏把赵二的丑事告诉了他,刘福听后,气得暴跳如雷,拎起锄头就要去找赵二算账。孙氏赶忙拦住他,说:“先别冲动,咱们得想想办法,不能让翠莲受到伤害。”
刘福冷静下来,和孙氏商量后,决定先观察赵二的表现。如果他能改过自新,就不再追究;要是他还敢乱来,就一定要让他得到应有的惩罚。
再说赵二,自从那件事之后,整日提心吊胆。他知道岳母肯定把这事告诉了岳父,心中害怕岳父来找他麻烦。但日子一天天过去,岳父却没来找他。
赵二以为岳母心软,放过了他,心中暗自庆幸。可他本性难移,没过多久,又开始蠢蠢欲动。他想着,只要做得隐蔽些,岳母应该不会发现。
这天,赵二打听到岳父又外出了,心中那邪念又冒了出来。他心想,上次只是运气不好,这次一定要得手。于是,他又趁着夜色,偷偷溜进了岳母家。
孙氏这几日一直留意着赵二的动静,见他又来,心中又气又恨。她早有准备,这次可不会再轻易放过赵二。
赵二像上次一样,悄悄潜入孙氏的房间。孙氏依旧装睡,等赵二靠近床边,她突然坐起,点亮了油灯。赵二吓得呆立在原地,不知所措。
孙氏怒目而视,说:“赵二,你真是不知悔改,上次饶了你,你竟还敢再来!”赵二吓得扑通一声跪下,不停地磕头求饶。
孙氏说:“今日我定要让你得到教训,明日我就去告诉翠莲,让她和你和离!”赵二一听,慌了神,他知道和离后自己就再也没脸在村里待下去了。
赵二苦苦哀求,说自己真的知道错了,以后一定痛改前非,求孙氏再给他一次机会。孙氏看着赵二,心中犹豫了,她也不想女儿年纪轻轻就守寡。
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原来是刘福提前回来了。他心中一直放心不下,便匆匆赶了回来。听到屋里有动静,他赶紧跑进来查看。
刘福看到赵二跪在地上,瞬间明白了怎么回事。他冲上去,揪住赵二的衣领,就要动手打他。赵二吓得脸色苍白,连声求饶。
孙氏赶忙拦住刘福,说:“先别打他,听他怎么说。”赵二哭着把自己的悔恨说了出来,还发誓以后一定好好做人,善待翠莲。
刘福和孙氏对视一眼,他们也不想把事情闹大,让女儿难堪。于是,刘福对赵二说:“今日暂且饶你,若再犯,定不轻饶!你回去好好反省,要是再让我们知道你对孙氏有不轨之心,就把你送官!”
赵二连连点头,灰溜溜地离开了。从那以后,赵二果然收敛了许多,对翠莲也比以前好了。而孙氏和刘福也时常留意着他的举动,这场家庭风波,总算暂时平息了下来。
日子一天天过去,赵二努力改正自己的行为,村里的人也渐渐忘了这件丑事。翠莲依旧过着她的日子,丝毫不知丈夫曾犯下的过错。
但好景不长,有一天,村里来了个游手好闲的无赖,名叫王三。这王三打听到了赵二之前的丑事,便想以此来敲诈赵二。

王三找到赵二,笑嘻嘻地说:“赵二啊,听说你之前对岳母有不轨之心啊,这事要是传出去,你可就没脸在村里待了。”赵二听了,脸色大变,连忙否认。
王三见状,冷哼一声,说:“你别不承认,我可是有证据的。你要是不想这事被大家知道,就拿十两银子来,不然,我可就不客气了。”
赵二心中又气又急,他哪有十两银子。可他又怕王三真的把这事宣扬出去,那他可就完了。他只好回家,想办法凑钱。
翠莲见赵二神色慌张,便问他发生了什么事。赵二支支吾吾,不肯说。翠莲起了疑心,开始留意赵二的一举一动。
赵二为了凑钱,偷偷把家里值钱的东西拿去当了。翠莲发现后,更加怀疑了。她决定跟踪赵二,看看他到底在干什么。
这天,赵二又和王三见面了。王三见赵二没带钱来,便威胁他,说要去赵二家里闹。赵二苦苦哀求,说再给他几天时间。
就在这时,翠莲突然出现了。她听到了王三的威胁,也明白了赵二这段时间的异常。她又气又伤心,质问赵二到底是怎么回事。
赵二见事情败露,只好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翠莲。翠莲听后,如遭雷击,她没想到自己的丈夫竟做出如此丑事。
翠莲哭着跑回了家,赵二在后面追。回到家后,翠莲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肯见赵二。赵二在门外不停地道歉,可翠莲就是不原谅他。
刘福和孙氏得知此事后,也赶到了赵二家。他们看到翠莲伤心的样子,心中十分难过。孙氏安慰翠莲,说:“闺女,这不是你的错,你别太伤心了。”
刘福则对赵二说:“你看看你,做的这叫什么事!如今翠莲这么伤心,你得想办法弥补。”赵二连连点头,说自己一定会让翠莲原谅他。
经过这件事,赵二彻底悔悟了。他每天尽心尽力地照顾翠莲,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改变。翠莲看着赵二的努力,心中的怨恨也渐渐消散。
最终,翠莲选择原谅了赵二。赵二也彻底改掉了自己的坏毛病,和翠莲过上了安稳的日子。而这段曲折的故事,也在村里流传开来,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一个警示,告诫人们要坚守道德底线,莫要做出违背伦理的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