姒启:我国的第一位帝王,禅让制到继承制的转变!

稷下学史来明志 2024-05-05 21:19:02

姒启,尊称为夏启、帝启、夏后启、夏王启,为河南禹州阳翟人。他是大禹先生与涂山氏女儿所生的儿子,也是我们夏朝的第二代君主。

在禹离世后,启接替伯益登基。他随后通过甘之战,战胜了强大的有扈氏,平息了华夏族内的反抗力量。然而,启对音乐和美食有所痴迷。在其统治后期,武观之乱爆发,导致政治局势动荡。整个人生中,启四处征战,最终因病去世,葬于安邑附近,享年大约78岁。

姒启接替伯益成为君主,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禅让制被世袭制所取代,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继姒启之后,他的儿子太康继承了皇位。自大禹到姒启,再到太康,祖孙三代的传承结束了儒家学者们推崇的禅让制,开创了世袭制的新篇章。据传,姒启曾创作了名为《九韶》的大型乐舞,以供娱乐。

身世传说

启的母亲来自涂山氏家族,屈原在其《天问》中的记载:大禹为治水四处奔波,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在台桑与涂山氏相遇,涂山氏怀有身孕,生下了启。

王位之争

在舜之后,王权得到进一步加强,据传说,姒禹在涂山会盟时,共有上万国家的君士携带玉帛参与,还在会稽山朝见了诸侯之君。然而,防风之君却迟到了,姒禹便将他斩首。此涂山即为河南嵩县的三涂山,亦即会稽山,位于夏族活动的中心地带。由此可见,经过鲧与禹的努力,夏后氏已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这也是夏王朝建立的基础。伴随着王权的兴起,氏族制度的机构部分被改造,部分被舍弃,但继任领袖需经议事会认可的传统仍得以保留。从妫舜到姒禹的时期,正是社会大发展的阶段,各类人才层出不穷。首先被推举为姒禹继任者的是曾掌管五刑、负责狱讼的皋陶。

皋陶早逝,其部落联合体议事会便推举伯益担任领导,他也是颛顼和少典氏的后代,名叫大费,并与皋陶有着一定的血脉联系。他曾协助禹治水,因此备受妫舜重视,被任命为掌管山泽、驯养鸟兽的“虞”。据古籍记载,“益主虞、山泽辟”,有学者认为他的贡献在于开创了畜牧业。因此,尽管启作为领袖之子在议事会上被优先考虑,但由于他的功绩与声望无法与益匹敌,益自然地成为了议事会认可的法定继承人。

然而,在益和启的时代,传统习俗已经被新的价值观所取代。禹去世后,启立即发起了对法定继承人的挑战,成功夺取了领导权。关于这场斗争的过程,有记载称:“益代禹立,拘启禁之,启反起杀益,以承禹祀”;或说“古者禹死,将传天下于益,启之人因相与攻益而立启” ;还有说“禹授益,而以启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总的来说,斗争非常激烈,启曾因益的反击而陷入劣势,甚至被拘禁,但由于有姒禹的经营和培养,夏后氏的根基更深、实力更强,在拥护者的支持下,夏后氏及其拥护者联手对抗益,最终成功击败益,使启夺得了领导权。

甘之战

在启成功担任领袖之后,他在河南禹县举办了一次盟会,向联盟内部各部落及邻近酋邦通报,以此获取支持,稳固统治地位。此次盟会上,文献记录为“夏启有钧台之享”。然而,有些部落对启改变传统的行为有些异议,特别是那些实力强大,同样渴望争夺联盟最高权力的部落头领,以有扈氏为例,他们明确表达了对启担任新领袖的反对。于是便发生了姒启讨伐有扈氏的甘之战。

有扈氏在当时是一个实力雄厚的部落或国家。据传说,在姒禹时期进行了一场名为“攻有扈”、“行其教”的战役。在战前,姒禹发表誓师词:“日中,我等将与有扈氏争夺一日之命。你们,卿大夫及百姓,我并非贪图你们的土地、人民、财货,而是代天行罚。”他明确表示要与有扈氏决一死战,并强调自己并非贪图有扈氏的资源,而是执行天罚。还有传说称:“昔日禹与有扈氏交战,三次交锋后仍未臣服,禹于是修教一年,有扈氏便请求臣服。”这些传说都表明,姒禹与有扈氏的战争,实际上是一场权力之争。有扈氏因强大而试图夺取联合体的王权,因此姒禹伐有扈“行其教”、“行天之罚”,并将战争手段与加强政教相结合,最终战胜了有扈氏。姒启伐有扈,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禹伐有扈的延续。

启伐有扈氏的甘之战可谓两强相争,因此战况极为激烈。然而,由于史料记载有限,我们仅了解到,启在大战前,曾召集群臣,申明纪律,共戒誓师。启首先指出有扈氏的罪状是“威侮五行、怠弃三正”,指责敌人对天地无礼,对待大臣轻慢无礼,引发天怒人怨,因此征讨有扈实际上是代替上天进行惩罚。接着,启宣布了军事纪律,要求部属严格执行命令,尽职尽责,奋勇作战。同时,他承诺,遵守命令者将在祖庙中得到奖赏,违抗命令者,将在社坛前接受惩罚。

大约四千年前,启与有扈氏在甘泽交锋,尽管未能取胜,但他分析原因后认为:“地广人众,却无法战胜,这是我的道德和教育有所不足”。于是,他大力改革,以亲敬长,尊崇贤能为己任,历经一年,终于使有扈氏臣服。可见,启赢得甘之战的胜利,实现“灭有扈氏,天下皆来朝拜”的壮举,实属不易。

武观之乱

对财富与权力的追求,打破了自然形成的氏族共同体权力,从而催生了国家的诞生。然而,这种追求并未就此止步,反而愈发激烈。姒启用暴力手段结束了"禅让制"后,他的儿子们却陷入了争夺继承权的纷争之中,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武观之乱。

据《竹书纪年》记载,帝启在位共十六年。大致可以推断出,他晚年时,诸子争位的动荡可能已经开始,季子武观便因此被流放至西河。随后,关于继承人的问题被提上议程,武观发起反叛,试图模仿帝启用暴力争取王位。这场纷争几近动摇了夏朝的统治,幸得彭伯寿率军平定了武观的叛乱。

0 阅读:1

稷下学史来明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