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河南省博物院,探寻它的七大镇院之宝!

大威随谈 2023-12-20 17:34:14

今天来河南省博物院探寻它的七大镇院之宝。

河南省博物院是我国唯一的一座省级博物院,其他省的都称为馆。河南省博物院之所以能够称为院,一是说明了它的藏品等级够高,二是说明了它的藏品规模够大,所以才能够被称为院。

需要说明的是河南省博物院参观之前是需要先预约的,预约的入口就在微信公众号上,可以关注河南省博物院的微信公众号进行预约。预约完之后就可以在入口通过刷身份证进入了。

今天来河南省博物院的目的也是为了带领大家参观它的七大镇馆之宝,探寻一下它之所以能够被称为院的原因。接下来就会给大家介绍它的七大镇馆之宝,探寻一下它们的独特之处。

第一件是贾湖骨笛。它所处的时代是新石器时代,于1987年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挖掘出土,它是我国出土的年代最早的乐器实物。经过实验,它能够吹奏七声调式的乐曲,而且能够演奏富含变化音的少数民族或外国乐曲。

它的出土改写了先秦音乐史乃至整部中国音乐史的历史,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它是由鸟类的翅膀上的骨头做成,在骨头上钻了七个孔来分别演奏不同的音节。看到实物还是比较震撼的。在新石器时代那个比较原始的社会,我们的祖先便已经开始注重了音乐,能够通过这么原始的材料制作出这么精美的乐器。

第二件是妇好鸮尊。它所处时代是商代晚期,于1976年在河南殷墟的小屯妇好墓出土。它是商朝的女将军妇好的酒器。它造型精美,新颖独特。前部为鸟的造型,后部为凤的造型,动感强烈,呈现出商文化的刻意创新,追求完美的精神,属于商代出土的青铜器中的精品。

第三件是玉柄铁剑。它所出的时期是西周晚期,于1990年在河南省三内峡市出土,当年中国的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出土的玉柄铜芯铁剑集铁、铜、玉三种材质为一体,制作精美,是中国考古发现中出土的时代最早的一件人工冶铁制品,将中国人工冶铁的年代提前了近两个世纪,被誉为中华第一剑。

第四件是莲鹤方壶。它所处时代是春秋时期,它通高117厘米,口长30.5厘米,不仅器型巨大而且造型精美,尤其是顶上站着的一只展翅的仙客,象征着一个新的精神,一个自由解放的时代,震撼无比。

第五件是金缕玉衣。它出土于商丘永城芒砀山僖山一号汉墓,墓主人是西汉梁国晚期的梁王。整件玉衣由2008片玉片组成,玉片皆青玉质,出土时玉片之间有金丝残留,是由金丝加玉片编制而成。大的玉片长达8厘米,小的玉片也有3-4厘米。绝大多数玉片两面磨光,少部分仅正面磨光。

玉衣出土时还附有手握的玉猪,口含的玉蟾、玉耳塞、玉鼻塞等,与玉衣一起构成了一套完整的人体外衣,价值极高。

第六件是武则天金简。它所属时代为唐代,它长36.2厘米,宽8厘米,厚约0.1厘米,重223.5克,是武则天祭天时所使用的物品。于1982年在河南省登封嵩山峻极峰北侧的石缝中出土,是一位农民登山时无意间发现的。

这一稀世国宝的发现不仅是研究女皇武则天崇仙抑道思想的直接物证,也是研究武周时期社会意识形态的宝贵资料,对武则天后期的思想变化的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七件也是最重要的一件是云纹铜禁。它所处时代为春秋晚期,纵长131厘米,横长67.6厘米,高28.8厘米,身宽46厘米,重94.2千克。于1978年在河南省淅川下寺春秋楚墓出土。云纹铜禁庄严瑰丽,造型奇妙,技艺巧夺天工,霸气自然天成,是河南省博物院的镇院之宝。

此禁整体用失蜡法铸就,文献所见中国最早用失蜡法的工艺时间是在唐代初年,文献记载高祖武德年间铸造开元通宝用的就是失蜡法。因失蜡法文献所见较晚,学界一般认为中国失蜡法工艺源自印度云纹铜禁的出土,将中国失蜡法铸造工艺的历史向前推进了1100年,此禁铸造年代不晚于公元前552年。由此学界认为失蜡法铸造工艺至少在2500多年前的中国就已经相当成熟,它不是舶来品,是中国固有的三大传统铸造技术之一。

云纹铜禁也是我国首批禁止出国展览的文物之一,由此可以知道它的地位之重要。

这次带大家参观的是河南省博物院的七大镇馆之宝,当然还有很多其它的珍贵文物,因为时间关系没有介绍,欢迎大家自己去河南省博物院参观感受,绝对不虚此行。

作者大威,专注于知识分享领域内容创作,欢迎关注,后续分享更多有趣有价值内容。

1 阅读:173
评论列表
  • 2023-12-30 11:50

    大国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