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遇春的一个习惯给朱元璋带来了一场战争,险些导致全军覆没

大威随谈 2023-12-28 17:18:22

作为明朝第一先锋的常遇春一生战功卓著,以作战勇猛著称,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明朝建立后为表彰他的不世战功,朱元璋将他的儿子常茂封为郑国公,位列开国六公爵之一(当时常遇春已经去世)。他天生适合当先锋,善于使用骑兵进行突破,能够准确的选择进攻位,冷静判断战场形势。除此之外他个人也是一个武林高手,武艺十分了得,因为有了高超武艺加持,他在战场上可谓万夫莫当,十分勇猛。

但他却有一个致命的习惯,便是喜好杀戮,而且是战场上最不道德的那一种,杀已经投降了的俘虏。古人认为在战场上杀害已经放弃抵挡投降了的俘虏是不吉利的,在给自己带来坏运气的同时,也会失去道义,下次在战场上敌方就会放弃最后的退路,鱼死网破。但常遇春却偏偏喜欢这个,他的这个不道德的习惯也给朱元璋带来了巨大的麻烦,险些给朱元璋招来灭顶之灾。

元至正十九年十一月(公元1359年11月)常遇春率部攻下了池州,陈友谅十分吃惊,准备安排部队夺回,朱元璋却事先收到了情报,便安排常遇春和徐达在九华山设下埋伏,陈友谅措手不及,战败,并被俘虏了三千人。按照常理,对方军队已经放下兵器投降,就应该留对方军队一条性命,但常遇春偏不,要杀掉这三千人,徐达不同意表示要上报朱元璋,但常遇春却不等徐达请示完就连夜将这三千人活埋了,并且最嚣张的是他并没有全部活埋完,故意放走了几个人让他们回去给陈友谅传话,说就是我常遇春打败了你,并且活埋了你的军队,有胆量就来吧!

消息传到陈友谅那,一代枭雄陈友谅彻底的愤怒了,拥有当今天下最强大武装力量的他发誓要连同朱元璋一起消灭。这时说一下陈友谅和朱元璋两方的局势,此时陈友谅占据的是湖北和江西,位于长江的上游,而朱元璋占据的应天位于长江的下游,陈友谅的实力远远强于朱元璋,而且他们正好在一条水路上,面对陈友谅顺江而下的舰队,朱元璋必须仰首而攻,十分被动。更可怕的是陈友谅最强大的水上舰队正是朱元璋最薄弱的,基于以上实力和地理位置的对比,朱元璋一直避免和陈友谅进行决战,但这次,常遇春却将陈友谅彻底惹怒了,决心要一举荡平朱元璋!

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陈友谅率领他全国最强大的舰队朝着应天出发了,他的战舰不仅身形巨大而且名字也起的十分威风,分别叫做混江龙、塞断江、撞倒山、江河鳌等,相信如果当时有威震天,他也会取名叫威震天。造船技术也十分高超,战舰有三层楼高而且各种火炮齐备,而朱元璋这边都有什么战舰呢?答:只有用渔船临时改装的战舰。

陈友谅的舰队沿长江而下,一路所向披靡,接连攻克应天城外的屏障采石和太平,利用巨舰的优势,攻城时士兵甚至可以直接将船开到城墙边,在船上搭上梯子爬到对面城墙上,把朱元璋守城的士兵看的目瞪口呆,从没见过如此阵仗瞬间被击溃!

面对来势汹汹的陈友谅,撤退已经不是办法,况且如果丢了应天,那么朱元璋手里唯一的一个大城市也没有了,剩下的几个小根据地也将很快会被陈友谅拔除,所以现在已经退无可退,只有决战是唯一的办法!

朱元璋采纳了谋士刘伯温的建议,迎战陈友谅,避其锋芒,引诱陈友谅到陆地上决战,可这个计划怎么实施呢,陈友谅为什么要放弃自己强大的水上舰队,与你进行陆地上的决战呢?

朱元璋此时自有他的计划。他对陈友谅的路线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后,认为陈友谅一定会通过长江进入应天的秦淮河直达南京的城墙下,此时陈友谅的舰队便可以利用巨舰的优势,将船开到靠江的城墙边利用巨舰的优势进行攻城,这种景象将是可怕的,决不能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秦淮河到南京的城墙之间有一座木制桥叫江东桥,是战船从长江到达南京西城墙路上的唯一阻碍,因此只要利用这座桥对陈友谅形成阻碍,便会打乱陈友谅的计划,但江东桥终归是一座木制桥,陈友谅可以轻易移开,怎么能够阻挡陈友谅强大的舰队呢?这时一个关键的人物便出场了,他便是康茂才。康茂才本来是陈友谅手下的一员大将,后来投奔了朱元璋,但朱元璋早有布局,让他作为一个双面间谍和陈友谅继续保持接触,为了后期能有大用,今天终于用上了!康茂才暗中送信给陈友谅,说他后悔加入了朱元璋的队伍,想回去,这次准备和陈友谅里应外合击败朱元璋,并建议陈友谅走水路进攻朱元璋,他将会在陈友谅的舰队到达江东桥之前移走江东桥,在那里与陈友谅会合,这样陈友谅的舰队便可以直达南京的城墙下了。

因为康茂才给出的建议合情合理,一向多疑的陈友谅这次竟没有怀疑,十分高兴,选择了相信他,并回信应允,得到陈友谅的答复后,朱元璋便安排李善长连夜重新造了一座坚固的石桥,相信当满心欢喜的陈友谅到达江东桥时他的心情是崩溃的。

而朱元璋给陈友谅选出的决战地点是另外一个地方,龙湾,龙湾是一片开阔地,陈友谅的汉军到达这里后只能上岸,而朱元璋的军队则提前埋伏在旁边的石灰山上,当陈友谅的军队没有防备时伺机突袭汉军。朱元璋做了如下部署:

一、命令镇守城北龙湾的邵荣放弃阵地,放陈友谅的汉军进来。

二、命令杨靖、赵德胜、常遇春、徐达带领部队埋伏在龙湾和南城,等汉军进入埋伏的范围后就发起突袭。

三、他本人带领机动部队在西北面的狮子山,与陈友谅进行最后的决战!

公元1360年6月23日夜,陈友谅带领舰队沿着秦淮河到达了江东桥,但展现在他面前的并不是已经移开的木桥,而是一座更加坚固的石桥,他傻眼了,立马知道中计了,命令舰队立刻返回,路上得知他的弟弟陈有仁已经在龙湾顺利登陆,于是陈友谅便带领撤下来的舰队向龙湾加速驶去,并在龙湾进行了登陆。此时狮子山上的朱元璋正死死的盯着陈友谅,等他确定陈友谅的所有部队都进入到了伏击圈后,便下令发起了对陈友谅的进攻!

看到朱元璋发起进攻的摇旗信号后,提前埋伏在石灰山后、应天南城、大胜关的五路部队便从不同的地方向陈友谅的部队发起了进攻,在徐达、常遇春、冯胜这些猛将的冲击下,很快汉军便溃不成军,纷纷逃向自己的船只,但不巧的是,此时已经退潮了,舰船被纷纷搁浅在了岸边无法动弹,早已经被吓没了魂的汉军只能跳入江中逃命,在部下的护卫下,陈友谅登上了一条小船仓皇逃命,留下了两万多具汉军的尸体和七千多名俘虏,以及一百多艘大船和几百条小船,一路逃到了老巢江西九江。

至此,这场由常遇春惹出来的,险些导致朱元璋灭顶之灾的战祸才得以顺利解除,不知如果提前知道此战会如此惊险的常遇春,战后是否会心有余悸,而对朱元璋来说,他将面临的是和陈友谅更大的较量。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