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南宋末年(1278年),宋帝南逃,路经凤凰山时,口渴思饮,苦无水源,侍从们在山上找到一种树叶,嚼后生津止渴,自此后人传栽,称为“宋茶”。
清代,凤凰茶的种植加工技术已经形成,凤凰水仙已是全国名茶之一,俞寿康《中国名茶志》载:清嘉庆十五年(1810),凤凰水仙茶已是清时全国24种主要名茶之一。
光绪二十六年(1900)《海阳县志》卷四六《杂录》载:“凤凰山有峰曰乌崇,产鸟喙茶,其香能清肺膈。”光绪年间,已有凤凰人远渡海外谋生,凤凰茶开启远销海外的篇章。
民国初至抗日战争爆发,曾是凤凰茶历史最兴盛的时期。1915年,海外凤凰茶人选送凤凰水仙参赛巴拿马万国商品博览会,荣获银奖。
抗日战争爆发后,出海口被封锁,销路停阻,茶价狂跌,茶园或丢弃荒芜,或砍挖改种杂粮,凤凰茶呈现衰败景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凤凰镇低山没有种植茶树,现今保存的古树资源主要分布在中、高山区域。
20世纪50年代初、中期,政府号召在山区发展经济,单丛茶从中、高山向低山拓展。凤凰茶处于恢复和发展起步阶段。
60年代,凤凰茶叶生产进入迅速发展阶段。
70年代,凤凰茶叶生产进入巩固提高时期。
80年代,凤凰茶叶生产出现了第二个发展期。政府大力规划村村通路,交通改善加速。从低山育苗带到高山种植,全镇优势互补,力促发展,带动中、高山茶区。90年代以来,涌现了第三次发展热潮。精心选育,改良换代,嫁接技术全面推广,科技引领高产优质,带动凤凰单丛的飞跃发展。
21世纪,凤凰茶叶生产进入全盛期。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实现规模化“嫁接换种”、生态化种植、精细化加工以及全方位营销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