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的一个周末,一个叫杨诚的男人,正在联合国秘书处值班。
他无意间瞥见同事桌上的一本英文书《鸦片茶》,封面上写着:
“世界上最性感间谍的国际畅销回忆录”
因为闲着没事,他随手翻阅起来。
“辛辣、浓烈、异国”
“绝无仅有的女人,贝安加•谭”
这些关键词,一个个映入眼帘。
突然,杨诚瞪大了眼睛,他震惊地看到了岳父的结婚照!
但照片上的新娘并不是他的岳母何懿娴,而是一位美貌非凡的意大利女子,也就是《鸦片茶》的作者贝安加•谭!
这个惊人的发现,让杨诚的好奇心瞬间被点燃。
他立刻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急切地询问妻子谭爱梅:
“亲爱的,你是否知道父亲有这么一个名叫贝安加的太太?”
电话那头的谭爱梅沉默半响,缓缓回答:
“我想我知道。父亲书桌的抽屉一直是上了锁的,我曾经好奇地从抽屉后面伸手进去摸索,摸出了几张泛黄的照片,还有一张中文报纸,上面报道了父亲的意大利妻子贝安加当间谍被捕的故事……”
杨诚越听越觉得离奇,下班后就飞奔回家,请求妻子讲讲这段往事。
于是,一段尘封半个世纪、扣人心弦的爱情故事,重新浮出了水面——
左二为谭展超
01时光倒流到1933年的意大利。
15岁的贝安加,在表哥军校同学的舞会上,邂逅了一位风度翩翩的中国留学生——谭展超。
贝安加眼中的谭展超,如雕塑般完美:
“他的脸庞和肌肉宛如大理石般坚硬,双眸深邃如夜,散发着迷人的神采。个子高,身体强壮,这个身体散发出很强的决断力。”
贝安加
而贝安加的美貌更是毋庸置疑的。
两人一见钟情。
一个星期后,谭展超捧着一束黄玫瑰,登门拜访贝安加。
黄玫瑰的花语是:
试着去爱。
花语下含蓄而深情的告白,让沉浸在激情与绮梦中的贝安加怦然心动。
两人迅速坠入情网。
谭展超
不久,谭展超请求贝安加的母亲:
“请您将女儿嫁给我。”
诚然,谭展超是个出类拔萃的青年。
1910年,谭展超出生于广州新会沙田村的一个富裕家庭。
小学毕业后,他被送到香港拔萃书院上中学,立志学军事。
18岁那年,他不顾家人反对,孤身一人来到意大利陆军军官学校深造,成为一个精通意大利语、英语、法语与西班牙语的军事菁英。
然而,在贝安加的显赫家世面前,这些成就似乎变得微不足道。
贝安加的母亲,出身于美第奇世袭家族,有女爵的封号。
贝安加的父亲,则是墨索里尼政府海军部的高阶军官。
美第奇家族,是意大利佛罗伦萨15世纪至18世纪中期在欧洲拥有强大势力的名门望族,曾经出过3位教皇、2位法国皇后。
因此,贝安加从小就被家人以未来皇后的标准培养,她的玩伴甚至是墨索里尼的小儿子维托里奥。
当谭展超提出求婚,贝安加的父母仿佛听到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这个中国小伙子简直不知道天高地厚!他怎么可能配得上我们的女儿?”
他们坚决反对女儿与谭展超继续来往,试图拆散这对年轻的恋人。
贝安加
02做母亲心目中的名门闺秀,始终不是贝安加所愿。
那种名门闺秀安逸而庸俗的生活,对她而言如同枷锁。
而谭展超的出现,让贝安加一眼望到头的命运起了波澜。
这正是她所渴望的,她一定要嫁给谭展超,甚至不惜与深爱她的父母决裂!
面对女儿的坚决,母亲试图以柔克刚,苦口婆心地劝诫道:
“贝安加,中国男人很麻烦的,有了妻还要有妾,有了妾还要有小,你最后一定会被遗弃……”
然而,沉浸在爱河中的贝安加,对母亲的忠告充耳不闻:
“我爱谭,如果不能和他结婚,我将无法生存。谭也爱我,视我为唯一的爱,他绝不会像其他中国男人那样三妻四妾的!”
闹到最后,疼爱女儿的父母也只得屈服。
1936年10月7日,18岁的贝安加与26岁的谭展超,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举行了婚礼。
新婚之夜,谭展超给贝安加泡了一盏鸦片茶,让“她这个十八岁的新娘一喝就看到了通往无上经验的众妙之门。”
从此,贝安加心甘情愿地跌入她梦寐以求的刺激生活。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
谭展超怀揣着报国的热忱,迫不及待地带着妻子回到了战火纷飞的中国。
父母对贝安加的远行忧心忡忡,尤其是她的母亲,心中有一种不详的预感。
但是,贝安加头也不回地告别父母,踏上前往中国的邮轮。
“渴望冒险的我,想融入丈夫心中,这就是我的全部。”
回国后,谭展超奉派贵州都匀,加入孙立人统帅的部队。
贝安加则跟随着丈夫驻扎在都匀的农舍,住在临时搭建的简陋小木屋里。
她对此毫无怨言,反而满怀激情:
“这不就是我幻想中的生活吗?有战争,有冒险,还有我的骑士,随时守候在我的身边。”
未料,这个公主与骑士的童话故事,终究是悲剧收尾。
谭展超、何懿娴
031941年的一天,贝安加发现谭展超的目光,总是时不时地投向医护营房门边的一个护士。
她敏锐地察觉到丈夫与那个护士之间,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关系。
事实证明,她的直觉无比准确。
那个护士名叫何懿娴,本来是香港圣玛丽诺医院的护士长。
在香港的时候,谭展超与何懿娴的哥哥曾经同过窗,因此与何懿娴有过一面之缘。
1940年,两人在战火中重逢,很快结下另一段夫妻之缘。
贝安加万万没想到,母亲竟然一语成谶!
她无法忍受中国妻妾关系的委屈,决心离开这个背叛自己的男人:
“我不能在都匀像垃圾一样被男人抛弃!”
之后,怀有5个月身孕的贝安加,带着三个孩子远走上海。
在离开前,她气愤地对谭展超说:
“我的离去,绝不是因为我害怕什么!”
谭展超讷讷地说:
“是的,贝安加,我当然知道你是什么也不怕的。”
贝安加与孩子们
04不久,贝安加在上海生下一个女儿。
独自抚养4个孩子的重任,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但她决意不向意大利的家人求援,而是选择在一家法国夫妇开的服装店上班,并兼职模特儿。
然而,命运的捉弄却接踵而至。
因为忙于工作,她无法时刻照顾孩子们——
她的儿子乔纳森在公园里被一条流浪狗咬伤,染上狂犬病而死。
儿子的离世让贝安加心如刀绞,痛苦不堪。
与此同时,她听到一个讹传:
“谭展超随部队入缅远征,不幸失踪,生死不明。”
这一连串的打击让贝安加陷入了绝望的深渊,迫使贝安加走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
她先是成为一名交际花,随后更是走上了间谍之路,接近西方国家的军官,为日本人窃取情报。
“为了活下来的三个女儿,什么样的困难我都要战胜,为了这个目的,我可以付出一切、不择手段。”
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贝安加也从她事业的巅峰中摔落。
她被捕入狱,被关押在广州。
谭展超
正当她陷入绝望之际,谭展超随部队到广州,并立刻前来探监。
贝安加在求生意志下,提出一个大胆疯狂的想法:
“如果我怀有身孕,说不定能免于一死。”
谭展超出于愧疚,答应了她的请求。
不久,贝安加如愿以偿地怀孕。
与此同时,贝安加的父母终于知道了女儿的情况,开始积极营救。
“我的母亲是罗马教宗的侄女。她相信只要教宗肯帮忙,即使我被叛死罪,也能得到特赦。那时我只有二十多岁,在她眼里,我还是小孩子。”
1947年,贝安加重获自由。
她带着出生不久的小儿子,接回被寄养在修道院的3个女儿,准备与谭展超重新开始生活。
然而,命运却再次捉弄了她。
就在她即将与谭展超团聚时,又传来了谭展超在内战中阵亡的消息。
万念俱灰之下,贝安加携儿带女,回到了意大利。
05回到意大利老家后,贝安加并未久留。
她将4个孩子送到瑞士的一家寄宿学校,随后毅然前往巴黎,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凭借着在上海服装店的工作经验,她很快获得了一位裁缝师的青睐,并被聘为其特别助理。
这个裁缝师,名叫克里斯汀·迪奥。
不久,克里斯汀发现贝安加能够将自己的创意展现得淋漓尽致,便把她晋升为御用模特。
“我相信,我们会创造一个让世界瞩目的品牌。”
就这样,奢侈品牌“Dior”诞生了。
贝安加与女儿们
然而,贝安加对孩子的思念让她最终离开了“Dior”,回到意大利开设了自己的服装店。
她成为一名成功的女强人,不仅在时尚界崭露头角,还不断追求新的恋人,后又结了5次婚。
或许,因为谭展超的背叛,深深伤害了她对爱情专一的看法。
1985年,贝安加的自传《鸦片茶》问世,迅速成为畅销书,并被翻译成23种语言。
1991年,谭展超的女婿杨诚偶然读到英文版《鸦片茶》,并从妻子谭爱梅口中得知了这段前尘往事。
好事的杨诚,不停地劝说妻子去找贝安加:
“能在欧洲找到你父亲的另一个老婆,找到你同父异母的姐姐哥哥,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事啊。”
谭爱梅回答说:
“贝安加跟我父亲无疑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然而在感情上,父亲背叛了她。不论怎么说,他总是个负心的男人。我担心贝安加不愿意见我。”
但是,经不住丈夫敲边鼓,谭爱梅最终给《鸦片茶》英文版的出版社写了封信,并辗转联系到了贝安加。
贝安加与谭爱梅
061993年,贝安加邀请谭爱梅夫妇,前来美国加州她的豪宅做客。
这座豪宅拥有十多个房间,却只见贝安加孤独的身影在其中徘徊。
事实上,贝安加跟几个孩子的关系都很好。
只是,孩子们都在意大利扎下了根,并成家立业。
而贝安加,始终坚持着按自己的方式生活。
她68岁还结了第六次婚,70岁还跑去当战地记者,马不停蹄地奔走在寻求刺激的道路上。
谭展超与何懿娴全家福
这次相聚,谭爱梅为贝安加带来了父亲的消息:
原来,谭展超战死的消息是误传。
后来,谭展超辗转赴台,并跟何懿娴正式结婚,生下四个孩子。
1960年,谭展超赴美受训,却因喉癌复发,病逝于美国,享年50岁。
听到这些消息,贝安加沉默了许久。
然后,她带着谭爱梅夫妇来到一个特别的房间。
这是她特地给谭展超留的房间,里面还放置着半个多世纪以前,谭展超母亲从广东新会寄来的喜幛——一幅八仙过海的织锦。
她一直完好地保存着,将近六十年了。
并且,贝安加还透露,无论自己结了几次婚,都坚持保留着“谭”作为姓氏。
对此,谭爱梅深受感动:
“一直到她最后咽气之前,始终不愿更改夫姓,这份执着不能不令我感动。”
70多岁的贝安加
之后,谭爱梅忍不住问贝安加:
“你有没有过后悔?”
贝安加回答说:
“早年为了爱情,我远离家乡,绝不后悔。后来流落上海,为了生活,为了孩子,我挣扎奋斗,我也不后悔。但我承认,当时我很年轻,对一些事情缺乏正确判断。回到欧洲,我把孩子放下,去巴黎追求另一个前程,我也绝不后悔。”
她的话语中充满了坚定和勇气,仿佛在告诉世人:
人生没有后悔药,但我们可以选择勇敢地面对过去和未来。
最后,贝安加优雅地一笑:
“活在过去的悔恨中太浪费时间,眼前有多少新鲜事物等着我们去拥抱?有多少新鲜地方等着我们去闯荡?
我们要在现实的局限中,尽最大的努力去追求自己所需的目标。这不是妥协,也不是向现实低头,更不是屈服于宿命。”
参考书籍:《被遗忘的年代:寻找两个谭家与一个女间谍》——谭雄飞 谭爱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