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会爬楼、能送餐上桌的机器人,就喊它“普渡”

华尔街科技眼 2022-03-28 11:01:07

在前不久结束的北京冬奥会上,全球观众不仅见识了借助无人机、机器人、激光等硬核科技元素打造的开幕式表演,那些在冬奥会场馆内任劳任怨的物流机器人、送餐机器人和引导机器人,更是令大家对未来智能生活充满了想象。正如2021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预言的那样,“从浩瀚太空到万里深海,从工厂车间到田间地头,从国之重器到百姓生活,我们正步入与机器人和谐共处的新时代”。

就整个机器人产业来看,根据智能化程度的不同,可以简单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三类。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335.8亿美元,其中,工业机器人约占43%,服务机器人约占37%,特种机器人约占20%。

消费者接触最多的当属服务机器人中的商配机器人。当餐厅人流量大不时,踏着音乐而来的送餐机器人不仅缓解了服务人手不足带来的紧张感,也能展现了餐厅的科技感。有不少小朋友愿意和送餐机器人互动,选餐厅时专门要选有送餐机器人的。这样看,送餐机器人真是现代餐厅的好帮手。

但切换一个场景,画风就变得截然不同。在热闹的餐厅午市或是晚间用餐高峰,人流汹涌,送餐机器人与服务员、顾客的矛盾就凸显出来了。顾客自然希望机器人能自动为上帝(顾客)让路,但不懂退让的机器人却试图和上帝争路权。就这样,机器人送餐不仅无法一路坦途,配送效率也受到严重影响。给顾客的印象就是,机器人非但不能提升服务体验,反而会添乱。

目前应用在各餐厅的送餐机器人,更像是一个传菜工,服务员将菜品交给送餐机器人,机器人按照设定的路线送到固定位置。但最后一步的端盘上桌,就需要客人亲力亲为。不少中高端餐厅认为,一开始顾客自然对自行取餐有新鲜感,但长此以往,恐怕上帝(顾客)会感觉自己被怠慢。截至目前,未实现全流程自动化送餐机器人,是否有必要出现在餐厅中,都要打一个问号。

懂行的人都了解,在商配机器人行业有三座大山——高峰时期效率不高、全流程自动化难突破、地面通过性差。这三座难以翻越的大山,阻碍了商配机器人普及。

真实的场景暴露行业痛点,而痛点的挖掘则能实现技术的进化。作为商配机器人行业的明星企业,日前普渡科技推出了三款机器人——巧乐送、A1、D1。这三款机器人可谓身怀绝技,总结来看,送餐机器人巧乐送,知进退,不与上帝争道路,只求尽快送完餐;A1有柔软的夹爪,可以为上帝端盘上桌;四足机器人躬身送货,能攀陡坡、爬楼梯,彻底解决配送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硬核科技攻克痛点

行业痛点和商户的顾虑被彻底消除,破局者就是普渡科技。成立于2016年的普渡科技,在机器人行业并非最资深,行业内都在好奇为何普渡能后来居上。实际上这和普渡的定位有直接关系,普渡一直认为企业应该以解决消费者痛点为终极目标。

著名商业评论家吴伯凡提出了一个说法叫“麻烦地图”,就是说把用户遭遇的麻烦和痛点绘制成地图,按图解决问题,最终的产品就能直击用户心智。

“巧乐送”就是普渡科技针对餐厅高峰期配送问题而打造的新品。上文提及的人机抢占路权的问题,在“巧乐送”这里都不再是问题。

图:知进退的“巧乐送”

“巧乐送” 通过两种方式提升高峰期通行效率和顾客的就餐体验。第一是明示路线,巧乐送通过行走意图可视化和后向感知能力来建立人机通行规则。当人机相向而行时,“巧乐送”通过激光投影显示出行驶意图或者通过水波纹光照图案提示路人机器人行进路线,便于路人主动选择自己的最优行驶路径;第二是退让,在人机同向而行时,“巧乐送”则像被装上了“后视镜”一样,能识别到后方来人,自动选择靠向侧方避让。

“巧乐送”在复杂环境下能进退自如,依托的是强大的感知能力与算力支撑,这相当于在高峰期人机通行中引入“红绿灯”机制,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高峰期配送问题,而且重新定义机器人与人的通行规则。

巧乐送知进退,A1则更贴心。A1是普渡科技为解决端到端全流程自动配送问题而专门推出的复合机器人。从出餐口取到菜品之后,A1自动行驶至目标餐桌,停靠精准度可达到毫米级。A1还能识别和感知复杂的餐桌环境,识别餐桌上菜品的最佳放置位置,同时自主规划机械臂的最优路径,最后通过其专为餐饮配送打造的高适应性柔性夹爪完成菜品上桌的最终流程。从出餐口到餐桌的所有流程,A1都不需要人工介入。A1的诞生,也意味着普渡成为全行业首家真正做到全流程自动配送的机器人公司。

图:能送餐上桌的机器人A1

据普渡科技创始人张涛介绍,A1的运行依靠的就是其所配置的视觉检测、红外检测和电流动量检测等三重技术,当以上技术与传感器系统融合后就能有效确保人机安全。

图:普渡科技创始人张涛

还有一款机器人,是适应能力极强的四足机器人D1。传统轮式机器人不适用于斜坡、台阶等复杂地形,这时候四足配送机器人就能派上用场。据张涛介绍,普渡D1采用了几乎全自研的核心零部件,包括高性能关节模组、高算力主控板等。同时,D1还搭配有柔顺力控的综合控制方案,能够适应不同的地形。即使在外力的扰动下,也能够始终在运动过程中保证机身平衡。

之前四足机器人在配送中使用不多,主要是担心机器人上楼时配送盒不能保持平衡,比如生日蛋糕等物品,不平衡就会影响配送质量。普渡考虑到了此问题,专门为D1配备了可以自动调节俯仰姿态、保持水平平衡的云台配送盒。当D1穿行于不平地面、台阶、斜坡、小桥流水等,运载的物品都能保证端端正正。有D1在,“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难题就能迎刃而解。

D1是普渡科技首款四足机器人,它的诞生克服了轮式机器人进行配送时的地形限制,弥补了商业化配送领域的空白。

普渡的“普度”之心

纵观全球,中国机器人行业发展轨迹与国内芯片、汽车制造业类似:起步较晚,落后于欧美、日本等国家,但从近20年开始奋起直追。

国家“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都提及要加强机器人产业核心技术的攻关,补齐短板,推动产品高端化智能化发展等关键内容。可以预见,在政策的指引下,国产机器人产业有机会迎来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

机器人行业是一个长期主义赛道,需要不断的技术投入和研发积累。除了政策保驾护航,行业还需要大格局的技术引领者和赋能者。普渡的商业逻辑是,达则兼济行业。

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在成立以来的6年的时间中,普渡“以客户为中心”理念一以贯之,用心对待产品研发、设计、生产的每一个细节。

这样的发展理念获得资本的认同,在6年的时间内,普渡已经先后获得来自腾讯、美团、红杉资本的7轮融资,仅 C1和C2轮累计融资额近10亿元。

这是一个正向的循环,对技术和产品的孜孜不倦换来了认同,而资本的加持是未来普渡继续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源。实际上,回望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历史,大趋势是明朗的,低垂的果子已经被摘完,未来的市场竞争,仰仗的就是核心技术。

图:普渡亮相日本RoboDEX机器人展

而针对行业而言,普渡致力于做引领者和赋能者。作为人工智能的落地产品,服务机器人被各大科技企业寄予厚望,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但普渡不单单从微观的商业逻辑中认知自己,它希望公司的发展能与全行业同频共振。比如通过巧乐送定义人机交互规则,比如A1开创了全流程自动配送的机器人的新时代等,这相当于做大了行业市场。

普渡要做的不是切蛋糕,而是做大蛋糕。通过自身硬实力的提升,为行业探路,普渡的初心就是“普度”行业,实现行业共建,带领中国机器人行业立于潮头。就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普渡做到了。

0 阅读:22

华尔街科技眼

简介:理性看待商业世界 审慎研判科技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