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者任继愈研究老子《道德经》的得与失有哪些?

文化语言 2025-02-19 19:25:13

任继愈,是一位文史大家,曾任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在中国哲学,特别老子道德经研究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影响了大批学者,很多专业及业余研究者,都读过他的著作《老子今译》

任继愈的功绩有目共睹,但是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一,他最初认为老子是唯物主义者,中年时,又认为老子是唯心主义者,晚年时,又推翻了之前的结论,认为之前的认识有片面性。

二,任老认为老子的一大贡献是提出了“无”这个概念,认为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我来点评一下任老,一,他晚年认识到了自己认知上的片面性。但是没有认识到中国哲学是一元论,是心物一元,阴阳统一的整体。这是中国哲学与西方二元论哲学的根本,本质区别。

二,“无”不是一个概念,任老对概念的定义,不是很清楚。无,在老子书中出现多次,是个非常普通的汉字。不需要给无下个定义,不需要专门解译。我曾写过文章,说无和有,连三岁小孩都懂,老子智慧超绝,会研究“无”吗?

无,为什么这么多人,认为是一个概念,源于王弼的《老子注》。王弼误读了老子,王弼对道德经笫一章,断句出现明显错误,误导了世人近二千年,我发过多次文章论述过。

三,道可道,非常道。任老的译文:可以用语言表达的道,就不是常道。

我的译文:道可道,(此道)非常道。大意是:道(宇宙)是可知的,道(宇宙)不是指平常的道(路)。

注:老子第一句是省略句,很多名人名家都没有读出来。可参阅我主页置顶的文章。

0 阅读:0
文化语言

文化语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