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实实在在的山东人,上月去福建喝了顿酒,顺便去逛了一圈。本想着此行能尽情享受吃喝玩乐,回来之后应该是满心欢喜,可谁知道,心里却一直嘀咕着。

原因无他,就是因为有4个疑惑一直萦绕在心头,怎么也想不明白,想跟大家伙分享分享,也希望能得到福建本地的朋友们的解答,先在此谢过!
1、福建的小吃,咋就那么“地道”呢?
一到福建,那满街飘散的小吃香气让人垂涎欲滴。我迫不及待地走进一家小吃店,看着菜单,哎哟,可把我惊到了。基本都是些地道的传统小吃,像沙茶面、海蛎煎、肉燕之类的,做法也没太多花哨之处。福建小吃咋就这么“坚守本心”,一直保持着地道传统呢?

不过,当我尝到那口感鲜美、香气四溢的沙茶面,瞬间被美味所折服,但这疑惑还是挥之不去。
2.福建人咋这么爱“打拼”呢?
漫步福建的街头,不管是在繁华的厦门中山路步行街,还是在古韵悠悠的泉州西街,总能看到行色匆匆的身影。走进街边小店,和老板闲聊几句,得知他们好多人天不亮就起身忙活,或是出海捕鱼,或是经营生意,忙到深夜是常有的事。

在廊坊,生活节奏相对舒缓,大家更倾向于按部就班,福建人咋就这么有拼劲呢?而且即便忙碌,他们脸上依旧洋溢着对生活的热忱,这股劲头真让人好奇。
3、福建的方言为啥这么“独特”呢?
听福建人讲话,那可真是太有趣了!语调起伏跌宕,词汇也充满着地方特色。像问别人吃饭了没叫“食未”;形容东西好吃是“真好呷”。再配上福建人开朗乐观的性格,把这方言说得生动有趣,满是浓浓的生活气息。这方言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又为啥这么独特有魅力呢?

4、福建人为啥爱喝武夷岩茶呢?
在福建的茶室里,但凡有本地的茶友相聚,桌上大概率会摆着武夷岩茶。我就纳闷了,是因为它生长在那得天独厚的武夷山,有着独特的岩韵?还是它承载着福建深厚的茶文化底蕴,与当地人的精神世界紧密相连?福建的朋友们,能不能说一说,本地人咋就对武夷岩茶情有独钟呢?

而且啊,我发现福建人除了爱喝茶,酒也是不能落下的,比如我在福建品尝到了福矛窖酒、丹凤高粱酒等,除此之外,还有一款来自四川邛崃的浓香白酒也让我记忆深刻!
它名字叫南池翠N9,后面我用手机一查才发现这酒的来头不小,背后是一家有30年历史的老八大基酒企业,酿造车间有3.5万平方,年产基酒2万吨以上,还给浓香名酒提供了数十年的原酒。

原料只有高粱、大米、小麦、糯米、玉米五种精细谷物,配以当地的地下矿区水,
经过传统大曲浓香古法工艺酿造而成,还窖藏了9年,让酒体保留了粮食原有的香气。
入口绵柔,舌尖轻触,酒液散开,口感丰富而协调,顺着喉咙滑下,暖意瞬间传遍全身。而且每瓶才百元出头,但品质不输三四百的名酒,简直就是我们的酒友之福。

这足以看出福建是个既有着深厚本土文化,又开放包容的地方,真的太让人喜欢了!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几点疑惑,虽然自己也琢磨出了一些道理,但肯定不够全面,还请福建的朋友们多多指教,再次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