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2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30余人的考察团,首次到达泉州九日山公园。
从1991年到2017年,在26年时间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后12次考察泉州九日山。
考察团在九日山留下了西崖石刻群最新也是唯一的一方英文石刻,石刻上写道:
“在九日山最后一次祈风仪典之后七百余年,我们来自非洲、美洲、亚洲和欧洲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考察队员,乘坐阿曼苏丹提供的‘和平号’考察船来到这里。
作为朝圣者,我们既重温这古老的祈祷,也带来了各国人民和平的信息,这也正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 —对话之路综合研究项目的最终目标。为此,特留下这块象征友谊与对话的石刻。”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800多年前,泉州作为东方第一大港,吸引了大量的海外商船到泉州贸易经商。
每年春夏他们乘着东南风而来,秋冬季则顺着西北风而回。
当这些商船返航之际,泉州地方政府和朝廷市舶司(海关)官员及知名人士,一起登上九日山,举行隆重祈福仪式,为外国商船祈风送行。
仪式结束,他们会就地刻石留记,保佑返航商船一路平安。历经千年积累,在九日山留下几乎无石不雕的海丝石刻文化景观。
九日山最突出和最珍贵的是摩崖石刻,在东西两峰的摩崖上,有宋至清的题刻75段,其中有反映海外交通的13方祈风石刻,记载了从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至南宋咸淳二年(1266年)泉州郡守偕市舶官员为“番船”祈风,预祝一帆风顺、满载而归的史实。
尤其是九日山祈风石刻群,真实记录了两千年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和平友好往来的历史。或许,这就是九日山能够位列泉州海丝之路22个世界文化遗产之首的唯一原因吧。
对此,你怎么看?
我是美遗文化,分享好听、好看、好玩、好奇的中国文化遗产故事,期待你的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