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与“保定系”“黄埔系”三足鼎立的“士官系”

清浩谈军事 2023-12-19 13:14:12

从民国初年到全国解放的近40年里,在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的军队里,派系繁多,山头林立。其中,有三个因军校而得名的著名的派系:“士官系”“保定系”“黄埔系”,号称“陆军三大系”。这三个派系的成员分别毕业于三所著名军校:日本士官学校、保定军官学校、黄埔军官学校。

日本是亚洲最早完成军事近代化的国家,其军事制度、军事技术、军事教育,自甲午战争后,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简称“陆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日本培养陆军初级军官的学校,1874年成立于东京,后迁至神奈川县,1945年日本战败时停办。1943年以前,日本陆军军衔“士官”包括大尉、中尉、少尉;1943年将原官改称尉官。因此,士官学校实际上就是初级军官学校。该校学员来自日本各地陆军中学,在士官学校完成军官养成教育。毕业后,在军队服役优秀的尉级军官,有资格遴选升入日本陆军大学深造。自开办以来,共开办61期,培养军官36900名,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培养了大批高级将领,有6人曾担任内阁首相。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大门

从1900年起,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兼收中国清政府选送的学员。第一期40人,分别入步、骑、炮、工、辎各科,学制一年半。其后,多则相隔三年,少则仅过半载,就有一批中国留学生进入该校。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08年,中国赴日本士官学校的学生不下1000余人,毕业回国的则有229人。至1911年辛亥革命前,先后从士官学校毕业回国的中国留学生已达600余人。日本在东京还专为中国留日陆军学生设立振武学校(由成城学校武科扩建),作为进入士官学校的预科。留日的中国学生,在这里要学习三年,毕业之后,还要以“士官候补生”的身份,到日本陆军中实习一年。实习合格后,才有资格升入士官学校,成为正式的士官生。

此后,直到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中国停止向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派遣留学生。据《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华民国留学生名簿》统计,1900年至抗战, 37年间,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的中国学生,前后共29届,总人数1535人,其中晚清 665人,北洋时期243人,南京政府时期627人。最多的一期(第六期)达199人,最少的一期(第十六期)仅2人。

对于士官学校中国留学生回国的待遇,清政府规定,授予“守备”“千总”“把总”等下级军官。可是,由于各省督军、巡抚纷纷仿效东、西洋,编练新军,急需新式军事人才。因此,各省督抚对留学归国的士官学校毕业生争相延揽,并且许以较高的官职,有的充当新军的协统(旅长)、标统(团长)、管带(营长),有的任督练公所督办、总教官,有的在讲武堂或陆军中、小学任职。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留日士官生积极响应,许多士官生担当了各地武装起义的组织指挥大任,如起义后被推举的云南都督蔡锷、江西都督李烈钧、贵州都督杨荩诚、广东都督蒋尊簋、山西都督阎锡山、陕西都督张凤翙 、四川都督尹昌衡及福建国民军司令许崇智、北洋新军第六镇统制吴禄贞、第二十镇统制张绍增、第二混成协统领蓝天蔚等人均为士官学校毕业生。1915年底,袁世凯称帝,遭到全国反对和声讨,爆发了声势浩大的护国战争。士官生再次担当重任。在护国军3个军中,第一军总司令蔡锷、参谋长罗佩金,第二军总司令李烈钧、参谋长何国钧,第三军总司令唐继尧、参谋长庾恩扬等,清一色的士官生;14个梯团长中士官生占了12个。清朝灭亡后,中国各派军阀都争相向日本士官学校派送学员,并对学成回国的留学生普遍予以重用。

蔡锷

民国初年,国内各派政治势力角逐激烈。在军界,各主要军事学堂毕业生逐渐形成派系,当时最著名的有“北洋武备系”(天津北洋武备学堂)、“北洋速成系”(亦称“速成武备系”,保定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士官系”(日本士官学校)、“德国系”(德国军事学校)。“士官系”是当时中国军界新派的代表,其成员受过先进军事教育,且大都受到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回国后很快在军界脱颖而出。如被誉为“中国士官三杰”的蒋百里、蔡锷、张孝准,就被视为年轻有为的新派人物,在军界负有盛名。1911年至1927年,有33名士官生在13个省或地区担任都督、督军或省长等地方军政主官,有枪有人有地盘,士官生春风得意,“士官系”初具雏形。

蒋方震(蒋百里)

“士官系”的许多头面人物曾就读于北洋武备学堂和速成武备学堂,与“北洋武备系”和“速成武备系”成员有着一层同学关系;与“德国系”相比,“士官系”又占了人数上的优势;再加上得助于日本军政界的一些支持,于是在几派的角逐中,“士官系”逐渐占了上风,20年代曾一度独领风骚,在当时中国军界影响很大。如这一时期的风云人物唐继尧、李烈钧、徐树铮、阎锡山、许崇智、孙传芳、尹昌衡、蓝天蔚、赵恒惕、蒋作宾等,都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生。

开办于1912年(民国元年)的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是中国当时最正规、规模最大的一所军官学校,其毕业生每届少则几百,多则上千,为中国各派军事力量所重视,成为军界新宠,大有后来居上之势。而北伐战争以后,军内另一支新生力量“黄埔系”迅速崛起,很快在军界占据重要位置,开始形成“士官系”“保定系”“黄埔系”三足鼎立的局面。

由于士官生有较高的军事素质,不少出任各派军事势力的总参谋长,如:蒋百里,直军总参谋长;徐树铮,定国军总参谋长;李烈钧,广州军政府总参谋长;张开儒,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参谋总长;程潜,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杨宇霆,奉军总参谋长;何应钦,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

“士官系”的势力不仅在军界风生水起,在政界也不乏大佬级人物,如张绍曾、贾德耀曾出任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张群、何应钦、阎锡山则出任过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

1935年,阎锡山(左)与何应钦

由于“士官系”成员在士官学校留学时与日本教官和学生的师生、同学关系,回国后与日本军界许多重要人物有着广泛联系,从感情上对日本有一定的好感。日本侵华战争开始后,这些人的的心情比较复杂,表现各异。国民党军政界有不少亲日派分子就是士官学校毕业生,如何应钦、张群等人。抗战开始后,一些士官学校毕业生中的败类经不住日寇和汉奸政权的威逼利诱,丧失了民族节气,纷纷投敌出任伪职,如杜锡均(第四期)任伪华北治安军总司令,王永泉(第四期)任伪“华北临时政府治安部长”,何佩溶(第四期)任伪湖北省省长,唐莽(第六期)任汪伪政府“和平建国军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张焕相(第八期)任伪满洲国司法部大臣,邢士廉(第八期)任伪满洲国吉长铁路警备司令,臧式毅(第九期)任伪满洲国民政部总长兼“奉天省省长”,等等。

但是,也有不少爱国的士官学校毕业生以民族利益为重,宁为玉碎,拒绝为日伪供事。如日寇百般利诱,要“士官系”元老王廷珍(第一期)出任伪职,王誓死不从,于1940年服毒自尽,保持了晚节。抗战中期,日军强迫退役在家的士官学校毕业生吴剑学出任伪职,吴断然回拒,自缢身亡;戢翼翘(第八期)、马登瀛(第十期)等也拒不出任伪职,为世人称颂。更可贵的是一些士官生在大敌当前,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主动请缨,率部出征,与日寇浴血奋战,甚至为民族独立献出了生命。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寇迅速侵占全东北,东北军将领丁超(第八期)率部奋力抵抗,与日寇侵华部队一年多,后被日军俘获杀害。1942年,第一一四师师长方叔洪(二十六期)在鲁南与日寇激战,壮烈殉国,年仅32岁。

抗战时期,“保定系”势力如日中天,“黄埔系”后来居上,咄咄逼人。而士官学校中国毕业生年龄渐大,不少当年的风云人物相继退出军界,“士官系”的势力开始下降,但其核心人物何应钦、阎锡山、张群、钱大钧、汤恩伯等,尚掌握相当权力,是国民党实力派人物。抗战初期国民政府所辖六个战区的司令长官,“士官系”就占了四个。

当然,“士官系”与“保定系”“黄埔系”也不是完全排斥的,保定军校的许多教官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生,保定军校的8位校长“士官系”就占了5位。保定军校在教学制度、课程设置方面,基本上是仿效日本士官学校,采用的教材也大都是翻译日本士官学校最新出版的。何应钦、方鼎英、王柏龄 、钱大钧等一些士官学校毕业生曾在黄埔军校任职,与黄埔同学有师生关系,并长期在“中央军”统兵,也是“黄埔系”中坚人物,尤其是何应钦,曾任黄埔军校总教官,在黄埔系中声望极高,仅次于校长蒋介石,有“蒋何”之称。

“黄埔系”领袖蒋介石与“士官系”也有着不解之缘。关于蒋介石士官学校“学籍”问题,有种种说法:有说毕业的,有说肄业的,有说被开除的,有说根本没进士官学校的。其实,蒋介石1908年由保定速成武备学堂保送进入士官学校预校(振武学校)第八期。1910年从振武学校毕业,编入高田野炮兵第十三联队当士官候补生。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蒋介石与张群等20多个留日学陆军的中国学生立即回国参加辛亥革命。同年11月8日,日本外务省照会清政府驻日公使,告知这些中国留学生违犯了军纪,日本政府已通知各陆军学校,将他们予以“开除”。因此,严格地讲,蒋介石并没有真正进入士官学校本校。但因其上了两年士官学校预校振武学校,又当了一年士官候补生,也应算半个士官生吧。

蒋介石在高田野炮兵第十三联队当士官候补生存照

还应该指出,尽管“士官系”和“保定系”“黄埔系”并称,但并不像“黄埔系”那样是蒋介石倚重的一支有较强凝聚力的军事力量。“士官系”许多成员也因籍贯、军事系统乃至政见的不同,而分属不同的派系,如孙传芳属直系,杨宇霆属奉系,唐继尧属滇系,何应钦属中央军,阎锡山属晋绥军,等等。

解放战争时期,随着国民党势力在大陆的溃败,士官学校毕业生也走向了不同的道路:程潜(第六期)、李书城(第五期)、李明灏(第十六期)、张轸(第十四期)、唐星(第十一期)、刘斐(十九期)、郭汝瑰(二十四期)等先后起义,脱离国民党阵营;杨杰(第十期)、陈仪(第五期)策划起义,被国民党杀害,解放后都被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一些原“士官系”知名将领在大陆解放前早已退出现役,新中国成立后留在了大陆,有些人还参加政协或民革工作,如尹昌衡(第六期)、黄国梁(第六期)、王树常(第八期)、方鼎英(第八期)、孔繁蔚(第八期)、贺耀祖(第十一期)、何柱国(第十二期)、方本仁(第十二期);也有少数人在与人民解放军作战时兵败被俘,如杨澄源(第十一期)等,作为战犯关押改造,特赦后参加人民政协工作。

1949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成员28人,毛泽东为主席,士官生程潜、刘斐入选,程潜还是五位副主席之一。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部分委员在中南海颐年堂合影。前排右三为程潜,中排右一为刘斐。

还有不少“士官系”将领跟着蒋介石逃到台湾,如一直在国民党军政界官居要职的何应钦(第十一期)、阎锡山(第六期)、汤恩伯(第十八期)、张群(第八期)、钱大钧(第十二期)、谷正伦(第十一期)等,还有一些早已隐退或没有实权的将领如何成浚(第五期)、刘存厚(第六期)、赵恒惕(第六期)、刘士毅(第十二期)、王俊(第十四期)等,也跑到了台湾。

到台湾的“士官系”将领,大都未被重用,只挂个虚职,郁郁而终。就连在大陆时期的重臣何应钦、阎锡山到台不久也被剥夺了实权。何应钦是公认的“士官系”晚期的领班人物,在国民党军政界有很高的声望,但是到台湾后蒋介石只给了他一个“战略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的特级冷板凳,这也标志着“士官系”行将退出历史舞台。

中国留日士官学校毕业生,对传播国外先进军事思想和军事技术、促进中国近代军事正规化建设起了重要作用。不少“士官系”成员后来成为高级将领,有些更是官居要职,地位显赫,在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0 阅读:2

清浩谈军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