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台湾老兵探亲真实场面,10万申请表被一抢而空,极其感人

南斋孤风中 2024-08-14 18:05:02

1949年,大陆“旧貌换新颜”新中国,正式成立了。

然而,由于当时的人民海军力量还很弱小。

在美国的干预下,败逃到台湾地区的蒋介石集团,得以苟延残喘。

两岸分裂的局面,至今已持续了75年。

在这超过一甲子的岁月中。

两岸关系时好时坏,岛内的一部分人总想伺机挑衅。

此外,所谓“两蒋”时期的一些政策,也导致了两岸的隔绝状态。

所谓的两蒋时代。

这是台湾方面的用语,其实就是指的蒋介石与蒋经国父子。

蒋介石就不用说了。

自从败退之后,他一直蠢蠢欲动,对祖国大陆的任何进步都自我蒙蔽。

蒋介石去世之后,继任台湾当局领导的人是严家淦。

此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傀儡。

真正的大权掌握,在时任台湾行政机构负责人的蒋经国手中。

因此,从蒋介石去世的那一刻,台湾省事实上已经进入了蒋经国时代。

几乎与此同时,祖国大陆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1978年,中央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

随着祖国内陆的实力越发强大,两岸关系也迎来了转圜的时机。

首先就是探亲。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

台湾方面严禁岛内人员与大陆之间互相往来。

而这一切,在1987年终于结束了。

“三不政策”的阴影

在此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台湾当局的三不政策。

所谓的三不政策。

其实是蒋经国在位期间,对蒋介石政策的一种延续。

其实际含义,是与大陆完全隔绝。

具体地说,1979年,中美两国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

这让一直依靠美国的台湾当局,惶惶不可终日。

蒋经国在这样的背景下,宣布了三条台湾方面的“铁律”。

其实,无非就是狂妄叫嚣,也不会与大陆进行任何谈判与接触。

然而,这只是台湾当局的立场,是不人道的。

1987年,一群的老兵走上街头,要求台湾当局改变政策。

蒋经国收到相关消息后。

心情十分复杂,他也盼望着改变父亲遗留下来的一些政策。

不过,这并不是什么容易的事。

几经思考之后,蒋经国做出了一个变通的处理。

他宣称,台湾当局关于两岸交流的三不政策不能改变,但可以采取人道主义的方式。

准许台湾居民,到祖国大陆探亲、通信、通电话。

当然,由于两岸之间没有直航的航班,也没有沟通渠道。

台湾方面,就授权当地的红十字会,与大陆进行联络,或是通过香港进行周转。

大陆自然对此持开放态度。

早在1979年元旦。

我们就发布了《告台湾同胞书》宣布,停止炮击金门以及沿海的一些岛屿,为和平发展两岸关系打下了基础。

而在海峡另一边的大陆。

从1979年的《告台湾同胞书》开始,便不断向台湾发出友好信号。

各省市普遍设有专门工作机构。

提倡通信、通邮。

对开放探亲,早已“有所准备,边研究,边出台”。

“非法”到大陆探亲的民众,越来越多。

“老兵返乡运动”发起人之一的姜思章,是其中最早圆梦的。

他从1978年开始,陆续和浙江舟山老家通信。

并在1982,年以探亲名义申请到香港,再由香港进入大陆。

从广州、上海辗转回到了他魂牵梦绕的舟山。

1987年,台湾当局领导人蒋经国正式宣布,所谓“戒严”中止。

不久后,他又宣布允许台湾民众去大陆探亲。

10月17日这一天。

3000多张寻人表格,以及10万张探亲申请表,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被抢空。

他们的故事

在台湾所谓“戒严”期间。

台湾方面的飞行员,经常在执行人物的时候,通过起义的方式回归祖国大陆。

然而,对于一般的老百姓来说,到底要怎么推动呢?

这,就不能不提“台湾老兵探亲运动”了。

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何文德。

何文德是湖北省房县人。

17岁那年,离乡加从军此后一直在国民党部队中服役。

时间一眨眼,来到了1965年秋天。

由于思乡心切,两岸之间又不能通信,何文德只好转托外国友人帮忙,向他在大陆的母亲寄去了一封家书。

据友人后来转述,何文德母亲,在收到信件后给儿子写了回信。

遗憾的是,由于当局阻挠,身在台湾的何文德没有收到。

最终,其母含恨而终。

消息传到台湾,何文德痛哭一场。

哭罢多时,他决心发起了一次返乡运动。

回家给母亲上坟!

随着运动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老兵被这份情感触动了。

他们加入到了活动之中,共同向台湾当局发出强烈抗议。

1986年,一位台湾机长在执行任务的时候,突然改变航线。

驾驶飞机,降落在广州白云机场。

只为能够回家探望父母。

在此之前的1982年。

台湾老兵姜思章,为了再见年迈的母亲一面。

借助香港作为中转站折返大陆,与70多岁的老母亲重逢。

其实,坚冰已经在融化了。

当这些阔别家乡多年的台湾民众,再次踏上故土。

他们不仅带来了对亲人的深深思念,还精心准备了各式各样的礼物。

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

一段时期以来,台湾一些人无视两岸默契,以及大陆方面释放出的善意。

频频抛出荒谬论调。

甚至依靠外部势力,妄图进行所谓自由。

然而,这终究只是一小撮躁动。

虽然,一小部分台湾民众听信了他们的宣传,对大陆展现出了一些不理解。

但是,随着两岸交流的不断深入,这些阴霾的时刻终将过去。

2008年,两岸开启了新一轮良性互动。

双方在一个中国的基础上,进行了友好的交流。

两岸也从最初的“小三通”,开始了大三通的谈判,开通了跨境电商海运快线。

与此同时,台湾在我方的特殊安排下,也可以利用观察员的名义参与世界卫生大会。

然而,2016年,民进党当局上台以来。

这种友好就不复存在了,展望未来。

解铃还须系铃人,希望台湾方面能够悬崖勒马。

0 阅读:55
南斋孤风中

南斋孤风中

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