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新中国唯一的“六星上将”,深得2位伟人器重,有何特长?

历史书香茶馆 2023-09-26 08:05:21

自古常言,军衔、荣誉是最能令军人热血沸腾的认可和奖励。世人皆知美国军队有“五星上将”,但是却很少有人知晓新中国的历史上,亦是有一位赫赫有名的“六星上将”。他是当年一千多位开国将帅中,唯一的一位“六星上将”洪学智,而且深得毛主席和邓小平2位伟人的器重。如此特殊、了不起的“六星上将”,到底有何非比寻常的特长呢?

据历史记载,洪学智出生于1913年的安徽金寨。由于少时家境贫寒、父母多病,因此他仅读了小学课程,然后无奈辍学到店铺做学徒。

于1928年的初冬之时,年仅15岁的洪学智立志报国,毅然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武装队伍,此后开始走上革命之路。

于次年的5月之时,他参加了“商南起义”,并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红一军的优秀战士。在当年猛将如云、谋臣似雨的红军时期,他的表现仍旧非常出色,很快在诸多人才中斩头露角、脱颖而出。

洪学智不但参加了鄂豫皖根据地的创建,后来还跟随了红四方面军长征。他担任过红四军政治部主任,乃是深受组织认可、器重的优秀政工干部。

在我军抗战时期,洪学智的主要功绩亦是在政工方面,后来还担任了抗大第五分校的副校长,我新四军培养了不少优秀干部,同时还担任了新四军第三师参谋长一职。

在抗战取得胜利后,洪学智和大批干部被组织派往东北工作。当时他被任命为东北民主联军第六纵队的司令员,率部参加了大部分的硬仗、恶战。

其实不管是在率兵打仗指挥方面,抑或是在做思想工作上,洪学智都是军政双优的一把好手。在东北解放后,能文善武的洪学智被组织任命为四野第15兵团的副司令一直。

建国后,洪学智又被升任为广州军区的副司令,后来还参加了解放海南岛大战。于1950年7月的“抗美援朝”战役时期,洪学智被组织调任为第十三兵团的副司令,负责后勤工作。

肩负重任的洪学智不畏艰难万险,为志愿军建立起一条“打不断、冲不垮、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极大地保证了志愿军打仗时的后勤力量保障。

其实无论是论革命资历还是战功,洪学智在大授衔时被授予开国上将,皆是众望所归、名副其实之事。不过上将通常只有三颗星,至于他为何会被称为“六星上将”,则是因为他经历了两次授衔。

洪学智首次授衔是在1955年,第二次授衔是在1988年。当年刚恢复解放军的军衔制,而功劳赫赫的洪学智第二次被授予上将衔,前后两次加在一起就是“六颗星”了。

洪学智第一次被授衔是得到毛主席的认可、赞赏,第二次授衔则是因为受到了邓小平的器重。于1977年7月的十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终于被恢复之前所担任的职务。在同年8月之时,洪学智亦是回到军队领导岗位。

据悉在特殊十年时期,洪学智亦是受到严重冲击。直到1972年时,毛主席亲自过问,他才被解除劳动,随即被调任到吉林省石油化工工作,后来在邓小平复出后,他又被调任回到军队。

于1980年之时,深受邓小平器重的洪学智不负重望,凭借自己出色的政绩被任命为总后勤部长。洪学智上将一生清廉正直,从不允许家人、子女打着自己的旗号搞特殊。不论是人品或是战功,他都是实至名归、当之无愧的“六星上将”。于2006年的11月20日时,93岁的洪学智上将病重去世。

8 阅读:1505
历史书香茶馆

历史书香茶馆

专注原创古今历史,品读繁华千般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