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回答,当场被录用

第壹心理 2024-11-16 11:07:28

我们每个人最终都会进入职场,而面试则是我们进入职场的门槛。

面试过程中,不乏会出现一些脑洞大开的题目。曾在知乎上看到一个热门问题,如果你的面试官问你,“我裤子拉链开了,你应该怎么提醒我才不尴尬?”

在知乎上,关于此条问题的讨论有2908条回答。有一语双关型网友,告诉面试官裤子拉链开是因为“吃饱了撑的”。也有谐音梗型网友,给面试官讲了一个故事,然后以“锻炼身体,好好‘拉链’”作为结尾。有反客为主型网友,自己的仪容仪表都没有整理好,下一位HR。

以上这些都是网友抖机灵的回答,有一位叫静水流深的网友分享自己遇到这种问题,回答后被录取的经历。由于面试官假设HR是女性,因此这位网友说道,“领导,我太太有一条和您很像的裤子,她说这条裤子哪里都好,就是拉链做工有些粗糙。”这样回答,既避免了面试官尴尬,又很好地解决了问题。在面试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脑洞大开”的问题。这其实并非面试者的故意刁难,而是为了考验应聘者思维方式、应变等综合能力。这种问题通常没有标准答案,只需要让领导觉得你的综合能力过关即可。从职场心理学角度看,面试考核无外乎基于以下三个维度。变则通,不变则死在我国哲学著作《易经》中,曾有这样一段话:“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我们可以从这句话中,了解到“变通”的智慧,这是职场中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在职场中,我们总会遇到许多突发情况,这些情况往往比“面试官裤子拉链开了”更加刁钻,也更需要我们去灵活应对。

拥有变通能力的人,在面临意料之外的情况时,往往能够快速地调整方案,来应对当下情况。在职场外,变通能力也能帮助我们提升适应环境的能力。尤其是在今天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中,我们只有拥有变通能力,才能不断地成长。许多人无法很好地适应新环境,说到底还是变通能力的缺乏。那么,我们如何培养自己的变通能力呢?首先,培养开放的心态。开放心态意味着,我们应当积极地接受新事物、新观点。

其次,多视角地看待问题。无法变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困在了“我”的视角里。心理学中,将其称之为“自我中心”,最早由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往往只能看到“我”所能看到的狭隘一面,自然不会有更加开放的心态。最后,不断学习与实践。锻炼变通能力,不能仅仅是纸上谈兵,要在不断地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以此来提升变通能力。互惠原则: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本质是价值交换我们常说,在进入职场之后,总是很难找到真正的朋友。这是因为,在职场中人与人之间的第一关系永远是利益关系,而非情感。相信大家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本来关系挺好的同事,一旦触犯到利益纠葛,就会渐渐疏远。

因此,我们不应该在职场中的人际关系抱有太多感性的想法,而是明白人与人交往的本质是价值交换,也就是互惠原则。美国心理学家库伯最早提出了互惠理论,他指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相互给予和回报的关系。同时,人们通常倾向于用别人对待自己的方式对待别人。也就是说,当人们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善意与帮助时,会形成互帮互助的关系。而当人们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冷落和恶意时,也会报复回去。

正因如此,互惠理论也被称之为“等价交换理论”。说来现实,但也是事实。在职场中,如果你的同事或者老板一旦感受到你无法再为他提供价值,那么你们的关系很大概率也会到此为止。人际关系的产生,其实就在于能够交换价值。要想与别人形成互惠关系,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提升自己。因此,最重要的是,让我们不断变得强大、优秀。行为改变理论:向成功者学习职场中的竞争十分激烈,可以说是不进则退。因此,为了保持在职场中的竞争力,持续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在学习之前,我们必须要明白我们的职业规划路径是怎样的,这才能让我们更有目标和重点。如果不清楚自己的职业规划,那么就会这里学一点,那里学一点。几年过去,什么也没有精通。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利用好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互联网发达的如今,我们几乎可以找到所有想学的知识资源,这有利于我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被要求成为终身学习者。就算进了职场,我们也需要持续地学习,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还有一种更快地方式,能帮我们更好地适应职场,那就是向成功者学习。这里的成功者,可以是每月业绩都很好的同事,也可以是很有才干的领导。总之,是一切你能从他身上学习到的人。

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行为改变理论”,指的是当人们假装自己是一个自信或者努力的人时,其行为也会随着意识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从而真正变成一个自信、努力的人。在职场中,我们也可以通过模仿那些业绩出色的人的行为、态度和思维模式,逐渐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比如,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我们可以想如果那位业绩很好的同事遇到类似情况,他会如何做呢。经过长时间的模仿,我们也会变成一个拥有出色工作能力的职场人。总而言之,懂得变通以及过硬的专业能力,永远是职场中的必杀技。

0 阅读:46

第壹心理

简介: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