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年前的1939年,在靠近中蒙边境的诺门坎地区,日、苏两国爆发了一场长达四个多月的局部战争,史称“诺门坎战争”。
如今硝烟早已散尽,可是人们却一直津津乐道此战。因为在诺门坎,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军队遭到了一次史无前例的惨败。
只不过,获胜一方的苏联红军同样也付出了2万多人伤亡,近400辆装甲车辆战损的代价。
那苏军一直引以为傲的“钢铁洪流”,为什么在这场战争中会损失如此惨重呢?
明治维新后,日本综合国力大幅提高,侵略野心不断膨胀,妄图强占他国领土。
当时的沙皇俄国与日本也有着同一想法,自19世纪中后期起,日本和沙皇俄国都将侵略矛头指向了中国东北这一片富饶的土地。
沙皇俄国接连通过《北京条约》《天津条约》,从东北割走了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日本也于甲午战争后在东北取得一系列特权,日俄双方在当时形成了共同控制满蒙的格局。
有道是“一山难容二虎”。“九一八事变”后,日本迅速占领包括内蒙古东部地区在内的整个东北,扶植爱新觉罗·溥仪成立完全受关东军操控的伪满洲国,日苏之间的矛盾就这样产生。
苏联方面起初不断释放善意,却没能换取与日本的和解。随着日苏矛盾不断加深,双方从外交层面的对抗转向了政治与军事之间冲突。
基于这一大背景之下,日本与苏联在位于中国内蒙古和蒙古国交界地区的诺门坎爆发了一场军事冲突。
诺门坎战争起始于1939年5月12日,日本关东军第二十三师师长小松原道太郎中将,率部向驻守在诺门坎一带的苏军第五十七特别军进攻,日本关东军第六集团军随即投入作战。
至1939年5月27日,日军向苏、蒙两国军队发起攻击,第二十三师团骑兵联队和装甲车部队深入外蒙古国军队阵地后方,频频奇袭得手。
前来增援的苏军坦克部队将日军团团包围,第一阶段诺门坎战争以苏联一方获胜告终。
此时,斯大林敏锐地察觉到日本醉翁之意不在酒。关东军之所以率先向苏军进攻,其主要目的是日后进攻苏联本土做准备。
于是斯大林坚决认为要粉碎此次日本的进攻,他立即从白俄罗斯军区调任朱可夫前往诺门坎地区指挥作战。
1939年6月5日,朱可夫到达战场,经过实地考察,认为必须向这一地区增派部队。
于是斯大林连续向前线增派5万多名士兵,与500多门火炮、近500辆坦克、385辆装甲车和500余架飞机。
同时,日本也向诺门坎地区大规模增兵,还专门组建了第六集团军实施诺门坎作战。
1939年8月20日清晨,朱可夫指挥苏蒙军队发起猛烈反攻,150架轰炸机、几百余门火炮向日军前沿阵地炮兵阵地及部队集结地实行了狂轰滥炸。
重炮攻击结束后,朱可夫下令全线实施进攻,日军狼狈逃窜。
在朱可夫的指挥下,这场持续了四个月的诺门坎战役结束,不可一世的日军遭到毁灭性打击,伤亡被俘61,000人、损失600余架飞机。
1939年9月16日,苏联与日本达成停战协定。
值得一提的是,在诺门坎战争期间,日军卑鄙地使用了731细菌部队,秘密向河中投放传染病菌。结果苏蒙军队没有中招,反倒是日本关东军有1000多人误饮了河水而死亡。
84年弹指一挥间,国内外各军事院校与军事爱好者们多次反复详细研究诺门坎战役日苏双方的具体战损数字。
大家惊奇地发现,虽然苏联是最后获胜的一方,而且击毙击伤了6万多名日军,但他们自身也同样付出了2万多人伤亡,近400辆装甲车辆战损的惨重代价。
而导致苏军装甲车辆损失惨重的理由,应当有以下三点。
首先,纵观整个诺门坎战争,装甲部队始终发挥主要作用。第一阶段即初战,日苏双方投入少量坦克、装甲车,主要作战力量仍然是步兵和骑兵。
可是在平坦的草原上,步兵与骑兵面对装甲车辆毫无抵抗之力,诺门坎战争第二阶段成了双方装甲部队的决战,日苏双方尽可能调集坦克、装甲车参战,为了谋取最后胜利。
然而,当时苏军与日军投入的大部分都是轻型坦克与装甲车辆。如苏方的T-26、BT系列坦克正面装甲最厚只有13毫米,这些装甲车辆防御性太差,使得苏军在最后阶段发起冲击时,遭到日军37毫米反坦克炮的阻击时损失惨重。
其次,在诺门坎战争的具体指挥上,苏联虽然率先采用合成化、立体化战术打法。
但是,从诺门坎战役以及接下来一系列的经典战役中,我们能清晰地发现苏军的建军路线,特别是坦克部队发展方向出现了错乱。
1939年8月,在朱可夫的指挥下,苏蒙军队以近500辆坦克和300多辆装甲车为主要突击力量,向日本关东军发起猛烈进攻。
苏军大胆突击进、迂回给了关东军沉重打击,取得完胜。可是,这场战役却也暴露出苏联坦克部队在大纵深理论上的偏执。
在诺门坎战役后不久的西班牙内战中,苏联向共和国军提供了700辆以T-26为主的坦克,德国向弗朗哥的叛军提供了I型坦克为主的坦克部队。
但是在战场上,装甲化部队缺少步兵配合和炮火支援,向敌纵深突破时,遭到敌军反坦克火力猛烈反击,导致共和军损失惨重。
而西班牙内战中的苏德两国军队的装甲部队进行混战的场景,与之前发生的日苏两国爆发的诺门坎战争如出一辙。
很显然,当时苏联太过迷信装甲部队的大纵深战术打法,缺乏了多元化立体化的战术革新。
结果到了1940年5月,纳粹德国军队横扫西欧,装甲集团横冲直撞的“闪电战”震惊世界。
受到震动的苏军开始重新审视部队的编制建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T-34走下生产线,这才让苏军对大纵深作战理论和大装甲部队支援的战术打法进行了革新。
最后一点,在诺门坎战争中,朱可夫在大方面的指挥没有太大问题,在一些细节上却出现了纰漏。
那时的苏联刚经历了大清洗,前线装甲部队缺乏优秀指挥官。再加上巴甫洛夫等人的乱弹琴,苏军在编制序列中一度取消了坦克军,一批骑兵和步兵部队的指挥员被提拔到重要岗位。
在1941年之前,苏军在战场上连最基本的步坦协同都很难完全展开,师、旅各级单位互相信息沟通不畅,简直犹如一群无头苍蝇,冲到哪里算到哪里,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
因此,这三点是占尽优势的苏军在诺门坎战役中,装甲车辆损失惨重的重要诱因。
当然还有一些心理因素,日苏双方都觉得自己天下无敌,没有从此前的战斗中吸取教训,采用“傻大粗”的作战方法。
若不是苏联当时的综合国力与后勤补给能力远超日本,这场战争最终谁能取胜还真不一定。
联想到如今在俄乌战场上,此前被军事爱好者吹上天系列的德国豹二坦克同样“现出原形”。可见,任何先进的战术打法与武器装备都要到战场上走一趟才能见真章。
参考文献:
[1]张良.“武士道”与“北极熊”的较量——日俄激战诺门坎[J].生命与灾害,2014(03):28-31.
[2]千里.征途漫漫 二战前苏军装甲力量的发展与战术思想的演进[J].现代兵器,2010(01):60-66.
关于诺门坎的双方战损比,网上各种说法都有,我也不知道信谁的,但此战过后,日本再也没有向苏联进攻。只有战线不会说谎。
我只知道关东军两个精锐师团几乎全军覆灭,从此绝了日军北上的念头[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小编又在给小日本洗白了
诺门坎的苏军算得上“钢铁洪流”么?基本都是T26T28这些轻型坦克甚至装甲车[流鼻涕],但是对付豆战车都没多少的鬼子倒是足够了
t34其实严格说起来实战设计的很差,唯一的好处就是工时短,便宜。
这些坦克装甲不够厚,皮薄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