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小学生背课文,不是忘词就是颠倒,如何提升孩子背诵效率?

宝妈丽丽在修行 2021-12-21 11:47:48

我孩子现在上一年级,有很多课文要背诵,目前进行得不错,我来说说自己的经验。

一 关于背诵的脑科学知识,你得知道

我们的记忆分为存储和提取两部分。

存储,很好理解,就是“记”的过程,把见到的、遇到的、学到的记住。我们每天要接触大量信息,很多都被大脑忽略掉了,要是都记住,那可真是太费劲了。大脑会有选择性地记——记重要的。

什么是重要的?经过反复思考和引起我们强烈情感的东西。

比如,考试的时候,有一道题你不会做,后来反复思考做出来了,这道题估计这学期你都不会忘。

比如,开水壶很烫,你碰一次,记终身——引起了你强烈的情感。

提取,就是忆的过程想想,考试的时候,答案就在嘴边,你刚复习过,可就是想不起来了——这就是不能从大脑海量的信息中“有效提取”想要的那一个了——通俗点儿说就是:忆的部分卡住了。

要想忆的时候顺利,就要多提取,提取得越多,提取的时候越有难度,记得也更牢。

那么,根据记忆的存储和提取,我们就可以设计背诵的方式,让孩子的背诵更顺利——其实就是,记的时候多思考、引起情感,然后多多提取,间隔提取。

很多记忆方法都是依据这些来开发的,下面我来介绍一下。

二 我用过的记忆方法

1 思维导图

我不止一次给大家安利过思维导图背诵法。

我孩子不大相信自己的大脑,每一次背书,总要画思维导图。比如一年级的《升国旗》这一课,就几句话,非要画。

下图是她画的。

她把每一句都用符号表示出来,然后看着图念一两遍,就会背了。

注意:我们人是比较能记住图的,有画面感,更容易记忆,也不容易记混——这点尤其适合孩子们。

当然,思维导图的作用不止于此,还有很多作用。比如头脑风暴、梳理问题、总结等,现在很多学校都会建议孩子学思维导图。

2 联想

联想是比较常用的一种记忆方法,就是把我们要记的内容,联想成我们生活中熟悉东西。

比如谐音法,记一些历史地理名词;故事法,把记忆内容编成一段故事;记忆宫殿法,把记忆内容跟生活空间挂钩。

我经常使用的一个方法是让孩子把课文想象成动画片(跟故事法差不多)。

比如一年级课文《四季》中,雪人大肚子一挺说,我就是冬天。

这句话很有画面感,孩子把在脑子里过动画片,想几遍再读一下课文,很容易就记住了。

其实很多记忆大师,也是用联想记忆的。比如有些人特别擅长记无规律的数字——圆周率。他们就是把数字1、 2 、3、 等编码,把1想象成油条,2想象成鸭子,3想象成三舅等等,自己熟悉的东西,然后把一长串数字当一个故事,超长的数字就是一部连续剧。

3 朗读:

分角色+读出节奏感小学低年级的课文没有多少内容,而且都很有画面感,和角色感。

我有时候就带着孩子分角色朗读,我们演一演,演三四遍就记住了,而且还趣味十足,孩子也体会了课文内容。

我还会用rap的形式念出来,本身课文就很有节奏和韵律,这样打着拍子念出来了,就像唱歌一样,也是引起了孩子的情感,很容易就记住了。

特别是背诵诗歌内容的时候,这个方法超好。

总结:

以上这几种方法,都是根据大脑“存储”的存储规律——记住反复思考、引起情感的内容。联想、画思维导图、反复琢磨角色,这不都是反复思考加工嘛,而且联想到我们熟悉的内容上,又增添了情感色彩。

4 提取端操作提取的时候,提取难度越大,记得更牢。

现在虽然双减了,孩子有很多时间,但是我想让她多出去跑动锻炼身体,识字和课文,我想用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好的效果。

所以,我不会让她整天复习的。

比如说识字,今天晚上教好了,再一次复习,我会安排考试型的复习——让孩子做关于字的练习题,或者听写。而且时间放在24小时后。因为24小时内忘得最快,到24小时后,该忘的都忘了,再来一次“考试”,用这种比较难的提取方式,让孩子去记忆——效果很好。再一次复习,我会放在一周后,还是用考试来实现提取。

这样省时,还效果好。

很多人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了存储上,其实要想记得好,提取比记更重要。提取的时候,最好在忘得差不多的时候来一个考试,这样才能形成记忆的闭环。

无论哪一种内容的记忆,都是这样的。

最后总结:

这就是关于背课文,我能想到的攻略了。

了解大脑工作原理,在记忆存储和提取端,都做到位;

根据大脑工作原理,来设计、使用适合孩子的记忆方法,帮孩子记得更牢。

你还用过哪些有效方法呢?欢迎在留言区,留言分享。

本文结束,谢谢阅读。

0 阅读:96
宝妈丽丽在修行

宝妈丽丽在修行

一个践行终身学习的逗比宝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