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9月底,一群国民党法警冲到牢房里,面色凶狠地把王孝和揪起来一顿狠打,然后宣布了对他的最后判决。在得知自己被判死刑后,王孝和却露出微笑,继而从容不迫地起身,对身后的难友们朗声说道:“难友们,再见了!不过我不怕,革命永不倒!”王孝和慷慨赴死,然而他在刑场上四处寻找妻子的那一幕,却看哭了所有围观者。
王孝和出生于1924年的上海,祖籍在浙江宁波鄞县。说起他和妻子忻玉英的婚配,其实一开始是父母包办的娃娃亲,两人并无任何感情基础。在求学期间,他被进步思想影响,很快主动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年满二十岁后,按照当地风俗,他应该要去未婚妻忻玉英家里下聘。然而,已经接受了新式文化思想教育的王孝和,却不肯与一个素未谋面之人结婚。
为此,他写了一封退婚书,让亲戚送到忻玉英的家中。在当时的封建时代,一个没结婚的姑娘被人退婚,此后要受人指指点点与羞辱的。因此忻家不接受退婚,而且立即带着女儿忻玉英到上海找王孝和讨要说法。
王孝和向组织汇报了这个情况,表示自己与忻玉英为包办婚姻,彼此之间没有任何感情。另外,忻玉英不识字,结婚后可能不会理解他的革命事业。
然而党组织在听完整件事后,却认为他应该见忻玉英一面,两人当面说开,哪怕是分手也要说清楚,千万不要因为逃避而伤害无辜之人。
在党组织的劝说下,王孝和决定见忻玉英一面。见面的地点定在忻玉英的姑妈家中,当天过去的时候,王孝和不愿上楼,固执地在楼下等忻玉英下来。
而忻玉英虽然没有读过书,又是从封建的农村来的,但是为人谦卑温和、知书达理。得知王孝和来了后,她举止得体、眉目清隽地下了楼。
王孝和提出要和她谈谈退婚一事,然后带着她去了上海街头逛逛。或许是从未来过大城市,忻玉英有些紧张、害怕,总是寸步不离地跟在王孝和身后。
而正是她单薄、瘦弱的模样,瞬间让王孝和生了怜惜之心。再加上她性格温柔、说话得体,使得王孝和更是倍增好感。
此次相见,使得王孝和改变了心意。不久后,他再次向组织汇报这件事,请求与忻玉英结婚。婚后,王孝和继续为革命奔波。在他的影响下,忻玉英亦是开始加入其中。之后每当王孝和与同志们在家里开会时,她就去大门口坐着为他们放哨。
然而好景不长,于1948年时,王孝和被国民党抓了起来。但是无论敌人怎么威逼利诱,他却从未低头。在9月3日时,被判死刑的王孝和上了刑场。
走出牢房时,他仰天大笑,高喊“革命万分”,丝毫不惧即将到来的死亡威胁。然而到了刑场上,他转头四处寻找妻子的那一幕,却看哭了所有围观者。那时候他想告诉妻子,永不后悔为革命战斗,哪怕付出自己的生命!在他死后21天,妻子为他生下一女。多年后,他的女儿继承了他的遗志,成了我党优秀干部,一生致力于为党、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