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日军2字头师团:成立时间虽晚,但战力却远超关内甲等师团

妙之评过去 2024-09-20 18:56:44

很多人在研究日军师团的时候,总会以甲乙丙丁来对其进行划分。

比如抗战全面爆发前后,常设师团就是甲等师团,然后特设师团就是乙等师团,而番号为32-41的警备师团则被称之为丙等师团,剩下50以后的治安师团则被称之为丁等师团。

关于这个分法也是可对可错,在人家日军作战序列里面,确实有一段时间的中国派遣军沿用上述这个说法。

当然,在日军的甲等师团编制中,虽然包括常设师团,但不意味着甲等师团就一定是那17个常设师团。

比如日军神秘和低调的2字头师团(20-30,含30师团),这里面的大部分师团也达到甲等师团标准,甚至在二战爆发前,比很多日军老牌师团还要强。

因此,本期就让我们一起来揭秘这个神秘的2字头师团吧。

日军王牌师团(剧照)

21-30师团的划分由来

1938年4月,在日军还在武汉激战正酣的时候,远在东京的大本营却已经开始着手对日军师团的编制进行改革。

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师团在编制和机动性上表现过于臃肿和笨拙,特别是介于师团和联队之间的旅团(下辖2个旅团)在作战中很影响效率,很多时候步兵旅团并不能单独作战,需要配属师团炮兵、工兵和辎重兵才能以“支队”的形式投入战斗,这就导致了抗战前期,很多日军繁多的“佐佐木支队”、“版本支队”、“波田支队”等,严重影响指挥效率。

波田重一支队,其实就是宝岛旅团(剧照)

介于这一点,日军大本营也开始对陆军师团进行改革,将带有一战色彩的4联队制师团,改为更为现代的三角形师团。取消旅团的编制,取而代之则是步兵团(下辖3个步兵联队),这样就形成了师团到联队直接指挥。

当时,日军对于新的三联队制师团改革分为两步:

第一,1938年后,成立部队为三联队制部队;第二,从当时的常设师团中改革。

而本期主人公2字头师团,皆来自于此次改革而成立之师团。

四联队制日军机枪组

先来看看,新成立的三联队师团——临时师团

其实在1937年9月,日军华北方面军以驻蒙军为基础就搞了一个实验性质的三单位师团——“26师团”。

得益于26师团的成功经验,日军大本营也于1938年4月,开始组建这些三单位制的师团。这些师团被称为“临时师团”(有别于常设和特设师团),也被我们称之为“警备师团”,主要就是为关内战场而设。

根据《昭和十三年军令陆甲第21号》中的命令,最先成立的三联队制师团为第15、17、21、22和23师团,紧接着,在1938年6月,又将华北驻屯军晋升为27师团,合计7个临时师团(1939年2月以后,陆续成立新32-41,10个师团,这里暂且不表)。

在这个背景之下,1938年,第21、22、23、26和27师团也得以成立。

在接受检阅的日军常设师团

这些新的三联队师团组成也是有说法的。

比如15和17师团,是在大正裁军中被裁撤的师团,此次也得以死灰复燃。

而剩下的3个师团——21、22和23师团,都是从师管区比较富裕和民风较为彪悍的地区征召。

比如21师团就是从日本兵家诞生地的北陆地区征召,22师团师管区则是号称日本民风最彪悍的仙台地区,23师团来自日本最狂热萨摩地区(萨摩地区有5个师管区,比其他地方多一个)。

1939年扩军的让日军部队

至于第26和27师团,则是老牌的日军部队了。

第26师团是以驻蒙军的几个混成旅团的独立联队组成,下辖的3个联队,也都带有独立的番号,分别是独立第1、2和3联队。

而第27师团则是由华北驻屯军组成,该军的历史甚至比很多特设师团都早,在清朝时期就以天津驻屯军身份出现,1928年的济南事变,以及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就是该师团发起的。

日军27师团的前身就是华北准屯军

再来看看,从常设师团中改革过来的师团。

1939年10月以后,在确保日军整体战斗力不下的前提下,日军开始对常设师团进行改革,从四联队变成三联队。

而每个师团裁下来的一个步兵联队,则是组成24、25、28、29和30师团的主力。

第24师团编成地位“哈尔滨”,下辖的3个步兵联队中,第32联队(山形)来自第9师团、第22联队(松山)来自11师团,第89联队(旭川)来自第7师团。

25师团编成地“伪满”,3个步兵联队中,第14联队(小仓)来自第12师团、第40联队(鸟取)来自10师团,第70联队(蓧山)来自第4师团。

在接受检阅的蓧山联队

第28师团编成地“长春”,3个步兵联队中,第3联队(小仓)来自第1师团、第30联队(高田)来自第2师团,第36联队(鲭江)来自第9师团。

第29师团编成地“伪满”,3个步兵联队中,第18联队(丰桥)来自第3师团、第38联队(奈良)来自第16师团,第50联队(松本)来自第14师团。

第29师团编成地“半岛”,3个步兵联队中,第18联队(丰桥)来自第3师团、第38联队(奈良)来自第16师团,第50联队(松本)来自第14师团。

因为这5个师团都是在诺门罕战役失败后编成的,因此以上5个师团,皆是隶属于关东军

日军精锐的关东军部队

这10个师团,战斗力水平如何?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从常设师团(甲等)里面抽调出来的24、25和28这三个师团,以及比较特殊的23师团。

前三个师团的在日军序列中属于是“关东军特演”师团,是专门为入侵苏联做准备的,类似这样的一共有11个。

而关东军特演师团因为是加强师团,所以其战力比关内日军老牌的常设第3(名古屋)和第6(熊本)师团实力还要强。

举一个例子

以日军24师团为例,该师团属于野战挽马师团,全师团合计2.6万人,下辖3个联队(5600人)和一个炮兵联队,每个联队有4门41山炮和6门92步兵炮,看似和关内日军没有差别,但人数更多(关内日日军常设师团一个联队仅有3800人),掷弹筒也多于关内师团。

同时在步兵大队上,一个步兵大队装备12挺92重机,而关内才只有8挺。在炮兵联队差距更明显,关内甲等师团重炮编制为24门75野炮,24门105毫米榴弹炮,而特演师团则是装备有一个大队(12门)的150毫米96式或者大正4年式榴弹炮。

日军重炮部队,配属超甲等师团

而和这三个师团类似的,还有23师团。

该师团原本是日军成立在边境进行警备性质的丙等师团,但在诺门罕战役之中,该师团战损高达70%以上,多名联队长阵亡。在战役结束后,关东军为了雪耻,特地对其进行加强,将其改编为日军四大机械化师团之一。

除了编制和上述师团类似之外,还装备了146门20-70毫米左右反坦克枪、炮以及轻型火炮,这个就有点恐怖,而且因为是机械化所以还增加了一个机械化搜索联队,有几十辆坦克。

以上这四个师团,在当时日军序列中,属于超过关内甲等师团编制的——“超甲等”的师团。

日军第23师团第64联队(剧照)

接下来,是第29和30师团,以及第26和27师团。

29师团,其实在最开始的编制中,也被归类到“关东军特演”师团编制内,但因为后续配备的重炮没有到位,因此直到关东局主力南下,该师团都没有全部配齐“超甲等”师团的配置。但其实力依然是常设师团标准的配置。

和29师团一样的是30师团,该师团虽然在1943年才成立,但也是3个甲等师团的步兵联队组成。

这两个师团也属于“甲等师团”之列……

关内日军甲等师团

至于26和27师团,在1941年中国派遣军的序列中是属于(丙等)师团序列,为何雨田君还将其归纳为甲等师团配置?

1941年是丙等师团不假,但被划归丙等并非战斗力,而是其番号过后导致。

这两个师团前身一个是驻蒙军独立混旅团,一个是华北驻屯军,都是从抗战就开始入侵中国的刽子手部队,战斗经验丰富,而且所部一直是华北方面军的底牌。 其兵源也非预备役人员组成(其他丙等和乙等师团皆是预备役人员),皆是现役的残暴鬼子,其在装备编制上除了将搜索联队变成大队之外,和其他常设师团没有差别,战斗力几乎等同。

关内日本驻屯军

举一个例子

1943年后,27师团从华北方面军被调到东北担任关东军轮值师团。到了1945年日军发动豫湘桂作战,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特地找到大本营,将27师团讨回来担任箭头师团,在豫中战役中该师团连续打垮汤恩伯部4个军。

随后南下江西和湖南,又在江西击败国军第九战区3个军,哪怕到了1945年1月豫湘桂战役结束,该师团还发动了遂川战役,再次重创国军。其取得的战果,可比1941年时候的甲等师团,如第3、13要强的多。

故而, 上面这4个师团,虽然不如“关特演”师团,但和一般“甲等师团”也相差无几,同样是甲等配置。

在进行河南战役的27师团

最后,是剩下为第21和22师团。

和上述那8个师团相比,21和22师团就显得寒碜了点,在侵华日军中确确实实被当成警备部队来用,跟34、35、36和40这类师团相差无几,而且在战斗经验上来说,因此长期处于后方,还不如那几个呢。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2个师团是地道的“丙等师团”。

日军第34师团,第21和22和这个师团战力差不多

通过上述的分析,雨田君主要还是想说,在军迷圈子里面,很多人对于日军甲等师团仅限于“17个常设师团”的说法其实是错误。

本期举例子的21-30,合计10个日军师团,属于甲等师团战力的就有8个。而且还有5个战斗力比如关内日军所谓的甲等师团还要强,

所以,以后说到日军甲等师团,可不仅仅只有那17个常设师团……

0 阅读:31

妙之评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