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刚睁开眼,全网在传汪小菲的朋友圈截图。

汪小菲声称要与母亲张兰彻底断绝关系,直指张兰“价值观不正”“永远不满足金钱欲望”。
我看到后哑然失笑,这真的是大难临头母子要各自飞了。
母子决裂的导火索,是抖音平台对两人账号的永久封禁。大S意外去世,母子俩急于“榨干最后一滴流量”的行为,彻底触动了公众的底线。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母子俩首次公开“断绝关系”。
去年3月份,张兰就曾放话要与儿子切割,但事后两人仍继续合体直播带货。
因此,这次断绝关系是真的断绝,还是为了账号解封暂时断绝,大家真假难辨。
作为一个中年人,这对儿母子的成名路我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接下来,我就给大家捋一捋他们的流量发家史。
2024年,360的周鸿祎在网上四处宣扬要做企业家IP,后来涌现出了一群企业老板,从幕后走向前台开启直播。
但据我观察,张兰、汪小菲母子是最早有“流量变现”意识,有计划地利用媒体打造个人影响力的传统企业家之一。
张兰和汪小菲的“流量生意”,早在十多年前便埋下伏笔。
第一步是打造“京城四少”人设,将开餐厅的汪小菲包装成“豪门贵公子”,借此打入娱乐圈。
第二步则是2011年与大S的“世纪婚礼”。
这场耗资千万的婚礼通过微博造势,被渲染成“堪比英国王室”的盛事。
连搜狐的张朝阳,因私自发布照片被控侵权的事件,都被巧妙转化为热度。
张兰频繁接受采访保持了极高的曝光率。
当时因为夸大与王健林的关系被王思聪揭穿,但她一笑而过,展现出异于常人的脸皮素质。
不过这场婚姻的真正受益者并非大S,而是张兰母子。
我们假设一下,在俏江南上市失败、张兰出售控股权之后,假如没有“大S老公和婆婆”的身份加持,张兰母子恐怕早就从茫茫商海销声匿迹了。
张兰母子虽然是企业家流量经营策略的先行者,却存在软肋:
相比雷军这些顶尖企业家,他们的话题性明显不足。
在俏江南被出售、麻六记不温不火的情况下,张兰母子的“自然流量”甚至还不如东北雨姐。
因此他们必须变本加厉地“消费”大S,借助娱乐圈的巨大流量,来撬动自己的杠杆。
事实证明他们的操作是对的。
大S和汪小菲离婚后,母子二人通过官司纠纷、直播爆料,将“深情前夫”“委屈婆婆”的人设发挥到极致。
例如汪小菲曾晒出给大S的天价费用清单,张兰在直播间嘲讽前儿媳“用200万床垫”,单场直播销售额飙升至百万,粉丝数暴涨10万。
张兰母子把“黑红也是红”给玩到了极致,总结他们的套路主要有三招:
1. 打爱国牌:指责大S嫁给韩国人、小S“不爱国”,吸引朴素爱国情绪用户。
2. 擦边球言论:在直播间发表“荡妇羞辱”等争议言论,迎合窥私癖群体。
3. 悲情营销:汪小菲冒雨跪地拍视频、自称“被前妻吸血”,塑造“吃亏好男人”形象,收割女性用户同情。

张兰直播间被封之后,又专门发了一段视频,怼脸给网友们背诵高尔基的海燕。
热血、励志特别上头的表现,又收获了一波网友好感。
这一连串的组合拳,轻松的把短视频平台的流量生意玩弄于股掌之间,让人不服不行。
在过去的几年里,传统行业尤其是餐饮业哀鸿遍野,企业家纷纷想转型做直播、做视频,苦于不得其门而入。
张兰母子则抱到了一棵价值极高的摇钱树,如果不是大S猝逝于日本,这棵摇钱树应该还能继续摇上很多很多年。
此次封禁看似突然,实则是长期作秀的反噬。
大S去世后,张兰母子急于蹭热点造谣,却低估了公众的愤怒。这场闹剧的结局,算是给母子二人十多年操纵社交媒体、利用流量牟利,饱受争议的网红生涯,划上了一个句号。
但这不是正义的胜利,而是他们的“恶”踩过了底线。
它给所有追逐流量的人敲响警钟:靠践踏道德换来的热度,终将反噬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