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
成为管理者了,为什么还是那么忙?
你是否曾经感叹过,为什么自己作为管理者总是忙得像只陀螺,而下属们却似乎总是悠闲自得,无所事事?
这背后的原因,可能就是你不知不觉中成了“猴子”的饲养员。
什么是“猴子”?
这里的“猴子”指的是下属的问题、任务和责任,它们本应由下属自己解决和承担,却常常因为各种原因被转嫁到了管理者的身上。
这就是“猴子管理法”所要探讨的核心问题。
01
什么是猴子管理法
“猴子管理法”这一术语,源自于比尔·翁肯的比喻,形象地描述了管理者和下属之间的工作关系。
在这个比喻中,“猴子”代表需要处理的问题、任务或责任。
而管理者和下属,就像是驯猴师和猴子之间的关系。
如果驯猴师(管理者)能够让猴子(问题、任务)留在下属的背上,那么他自己就能保持轻松;
但如果他不断地从下属背上接过猴子,那么很快他就会发现自己被成群的猴子压得喘不过气来。
比如,下属遇到问题时总是习惯性依赖上级,来问领导怎么办,这时“猴子”便悄悄地从下属身上跑到上级身上。
简单来说,“猴子管理法”的核心就是:
让问题的归属者(即下属)自己负责解决问题,而管理者则负责监督、指导和支持,而不是替代下属去解决问题。
02
替下属养猴子的害处
在现实中,很多管理者往往不自觉地帮下属养起了“猴子”,这不仅对管理者自身有害,对下属和组织也同样不利。
1. 领导忙死累死,下属却闲死
当你开始帮下属解决他们的问题时,你就已经接过了他们的“猴子”。
这只“猴子”会在你的背上不断跳跃,消耗你的时间和精力。
而下属呢?
他们会因为你的问题解决而变得无所事事,甚至开始寻找新的“猴子”来让你帮忙养。
这样一来,管理者就会陷入无尽的忙碌之中,而下属则变得闲散无聊。
如果每个下属的“猴子”都往上级身上串,那上级便会忙死累死
而下属却可能闲死,而且有的“猴子”可能会因为上级忙,没顾得上,结果被饿死了。
“如果你想要忙死,那就继续帮下属养猴子吧!”
2. 下属没成就感,也没有成长
当你帮下属养“猴子”时,你实际上是在剥夺他们成长和锻炼的机会。
因为当“猴子”被管理者接走后,下属就失去了面对问题和挑战的机会。
他们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也就无法获得解决问题后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长此以往,下属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都会受到严重打击,他们的成长也会受到严重阻碍。
记住这句话:“不要剥夺他人的成长机会,那是最残酷的剥削。”
当你帮下属养“猴子”时,你就是在剥夺他们成长的机会。
03
为何“猴子”会跳至上级肩头
设想这样一个场景:
某天下午,小王步入办公室,对经理言道:“经理,您先前吩咐我筹备的策划案,遇上一道难题,实在束手无策。”
经理听后,简单回应:“嗯,这个问题,我稍后再琢磨一下,随后给你答复。”
其实,在小王踏入办公室的那一刻,他的背上就隐喻地背着一只“猴子”。
而当经理表示要考虑时,这只“猴子”便悄然跃上了他的肩头。
众多管理者常在不自觉间接纳了下属的“猴子”,这背后的缘由,主要可归结为以下三点:
1,下属惰性与习惯推诿
若下属是个责任心强、独立自主且富有创意的人,即便领导有意接过“猴子”,他们也会婉拒,坚持自行解决问题,仅需领导稍加指点。
然而,由于部分员工的惰性心态,秉持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工作原则,他们乐于将棘手问题转嫁他人。
2,信任缺失与耐心匮乏
领导对下属的能力心存疑虑,对他们的办事效率不够信赖。
因此,常言道:“你这样做不对,算了,你还是别弄了,我来吧。”
就在这样的不经意间,领导已将“猴子”揽至自身。
3,控制欲强与不愿授权
为了巩固自身地位,领导往往习惯于亲力亲为,除非时间紧迫,否则鲜少将任务委派给下属。
而当下属前来求教时,领导也往往吝于倾囊相授,宁愿选择亲自操刀。
如此,只能导致自己忙碌不堪,而下属则无所事事。
04
如何解决猴子的问题
面对“猴子管理问题”,我们不能选择逃避或忽视,而应该积极寻找解决之道。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策略:
1. 转变思维:管理者不能替下属养猴子
首先,管理者需要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
你要明白,你的职责是指导和协调,而不是代替下属解决问题。
当你遇到下属的问题时,不要轻易接过他们的“猴子”,而是要引导他们自己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记住这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教会下属如何解决问题,比帮他们解决问题更重要。
2. 明确职责:谁的猴子谁来养,而且主人只有一个
在团队中,每个人都需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
谁的“猴子”谁来养,这是最基本的原则。
管理者需要确保每个下属都清楚自己的责任,并且不会将责任推给别人。
同时,也要避免多个下属将同一个“猴子”推给你的情况。
记住这句话:“责任就像一座山,每个人都应该背着自己的山上路。”
不要让下属将他们的“山”推给你来背。
管理者和下属的交谈不应以模糊或不确定的方式结束。
必须明确下一步行动和目标,让员工通过自我挖掘来选择最佳方案,这是锻炼下属的绝佳机会。
3. 教练指导:辅导下属养猴子,但不能替下属养猴子
当下属询问“你看该怎么办?”时
管理者应通过反问“你觉得呢?”来鼓励员工独立思考和提出解决方案,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责任感。
当员工询问“哪一个更好呢?”时
管理者应通过引导式提问,如“很好,但你有没有考虑到弊端呢?”,来让员工自己分析和选择,确保他们明白决策的责任在自己。
作为管理者,你的角色更像是一个教练而不是一个运动员。
你需要指导下属如何养好自己的“猴子”,而不是代替他们去养。
这意味着你要教会下属如何分析问题、制定计划、执行方案并监控进度。
记住这句话:“最好的教练不是替队员上场的人,而是教会队员自己上场的人。”
让你的下属学会自己养“猴子”,这是他们成长的关键。
总之,减少下属依赖上级,增加管理者的自主时间。
4. 定期检查:确保猴子得到有效管理
管理者把责任还给下属只是第一步,还应定期检查下属的工作进展,确保他们能够有效地管理自己的责任。
这需要给予下属相应的期待与信任,并共同努力解决问题。
5. 赏罚分明:追究猴子乱窜的责任
在团队中,需要建立一套明确的赏罚机制。
当下属能够妥善管理自己的“猴子”并取得成果时,应该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表扬;
而当他们的“猴子”出现问题或无人照看时,也需要追究相应的责任。
记住这句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明确的赏罚机制是确保团队有序运作的重要保障。
✎ 写在最后
每个人都应负责照看好自己的“猴子”,即自己的责任和任务。
不要将自己的责任转嫁给他人,无论是上司、下属、其他部门同事,还是公司或社会,而且并知道如何有效地履行这些责任。
同时,避免出现无人负责的责任,也要避免一个责任有多个负责人。
作为管理者,不仅要明确下属的责任范围,还要训练他们如何有效地履行这些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