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年初,经过三大战役后,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趋势:国军打不过解放军,根本打不过。
此时,蒋介石一个脑袋十个大,怎么办?接受失败,面对各种指责吗?不,还是找个接盘侠吧。
李宗仁就此成为接盘侠,成为国民党政府代理总统。
一开始,李宗仁的初心是美好的,认为国军还是有一战之力,最不济,也能划江而治。
但随着局势的发展,李宗仁的心拨凉拨凉的,一切都在滑向最不愿意看到的深渊。
三大战役后,解放军下一步的目标只指长江,渡江战役随时要打响,李宗仁和他领导的国民政府处在了最为关键的时期。
1、毛主席带话给李宗仁3点意见![](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6bdc675dc69aa0cf170a8ca1968ac79.jpg)
李宗仁,是桂系军阀的旗帜人物,他和白崇禧所带领的桂军,战力值异常彪悍,在地方军中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但是,纵览戎马生涯二十年,会发现一个巨大问题:李宗仁基本上没有和蒋介石合拍过。他和白崇禧曾经多次反对过蒋介石。
当然,抗日战争期间,蒋介石和李宗仁难得关系融洽,李宗仁也创造了“台儿庄大捷”,就此名言海内外。
1948年,在李宗仁竞选副总统之前,蒋介石多次提出不希望李宗仁竞选。
对这一点,李宗仁是不开心的,他认为他可以做很多事,是蒋介石有力的补充。
最后,李宗仁拿出非凡的魄力,参加了竞选,期间,他遭受了蒋介石或明或暗的反对,以及孙中山儿子孙科的指责。
结果还是不错,李宗仁还是当选为副总统。
说是副总统,实则权力非常有限,就像一个摆设。
1949年年初,眼看大势已去,蒋介石主动下野,开始图谋新的落脚点了,而烂摊子扔给了李宗仁。
对于李宗仁的底细,毛主席等人还是清楚的,他认为,李宗仁这个国民党的代理总统,还是可以争取一下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cd985864bc165526677b58fd1f75da3.jpg)
于是,毛主席派出了一个重要的“暗棋”,此人名字叫刘仲容。
为何选择他?
一是,刘仲容虽然是湖南人,但因为机缘巧合,长期担任李宗仁、白崇禧的参议。和李、白两人,关系非常好。
二是,刘仲容在西安事变前后,长期在西安做抗日统战工作,既和国民党各级官员熟悉,也和共产党的高官熟悉。
三是,刘仲容作为桂军代表,被派到延安长达半年之久。这段时间,刘仲容和毛主席等人走得很近。
既是中共的老朋友,又是李宗仁的老部下,自然,刘仲容是争取李宗仁的最好人选。
4月1日,李宗仁派出的以张治中为首的国民党谈判代表团来到了北平,进行谈判。毛主席等人知道,正面的谈判,谈不出什么结果。
还是需要启动“暗棋”。
4月2日,毛主席接见了从武汉赶来的刘仲容。
一番沟通后,毛主席让刘仲容带话给李宗仁三点自己的意见:
一、如果李宗仁愿意和中共真诚合作,他暂时可以继续担任国民政府的总统。
这要求给的是相当可以。
二、对于桂系部队,解放军不主动出击,只要不妨碍解放军渡江就好。桂军番号可以继续保留,蒋介石的嫡系部队,李宗仁只要能够指挥不出击解放军,也可以保存。再一个,欢迎何应钦来北平。
三、关于国家的统一问题,商谈时,李宗仁如果出席,毛主席出席。如果有何应钦、白崇禧出席谈判,就有周恩来、叶剑英、董必武出席谈判。
谈判的地点可选在北平,双方协商一致,就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南京政府的牌子以后就不要挂了。
从三点意见来看,毛主席的意思很明确,关于统一问题,可以谈判。会给李宗仁一定职位,南京政府的牌子不能挂了。这一切的前提是,解放军渡江时,桂军也好,中央军也好,不得抵抗。
这三点意见,刘仲容带给了李宗仁,李宗仁后来又是怎样选择的呢?
2、1949年4月,李宗仁面对的三个选择![](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72aff94a37e28dbb3b352a3fc375012.jpg)
李宗仁当代理总统的日子里,天天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看似是总统,实则决定不了军队的走向。一些政客,也不听从李宗仁的命令,他们还是以蒋介石马首是瞻。
说李宗仁是个总统,权力实则不大。
眼看着解放军越战越勇,李宗仁眼中的希望之火越来越黯淡。
1949年4月20日,渡江战役发起,当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突集集团”就突破了长江天险。在4月21日,东、西两突击集团分别从镇江、江阴间和贵池、湖口间渡江。
在1949年4月22日那个夜晚,李宗仁久久不能平静,他知道此时的他只有三条路可走:
第一条路:应该听蒋介石的叮嘱,飞向广州,因为国民党政府已经前往广州了。作为临时元首,飞向广州是名正言顺的。
可是,到了广州后,他会再一次被架空,蒋介石还是真正的国民党政府首脑,而他自己只会是一个傀儡。
第二条路:回到广西,重新整顿队伍,保住西南一角,力争东山再起。
但他知道,广西容易回,东山再起是很难了。
第三条路是:哪里也不去,就在南京等着,坐等中共的到来。
这第三条路,是刘仲容带给自己的启发,只要他愿意倒向共产党,毛泽东是会接纳他的,也会给他安排一定位置的。
这个晚上,李宗仁非常痛苦,虽然只是一夜,他感觉很长,很长。
天亮前,他终于下定了决心。
3、李宗仁为何选择了一条“逃避”的路![](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5763e88277f47940a8294b603017552.jpg)
李宗仁最终选择了回广西。
他不去蒋介石那里。
他知道,蒋介石对他从来不看好,自己也反对过蒋介石好多次,按照蒋介石的脾气和性格,他一定会被清算的,张学良、杨虎城就是例子。
所以,说什么也不能去蒋介石那里。
他对去中共那里,是有过很大犹豫的。
仔细分析,他最后不去中共这边,不外乎三个原因。
一是,他是个失败者,他做不到放下自己,完全投入中共的怀抱。
二是,毛主席、周恩来等人虽然非常出色,但他对中共还是有几许不放心的。
三是,他是党国的元首,直接投诚,会让自己的朋友圈的一众朋友看不起。有时候,人们会很在意外人的眼光,特别是会在意朋友、同僚的眼光。
就这样,李宗仁错过了最为重要的投诚时间。
如果他能放下身段、放下思想包袱,第一时间投入中共大营当中,一定会成为副国级以上的领导,一定会在傅作义、张治中之上的。
1949年11月,李宗仁从广西飞向了香港,后来飞向了美国,过了十六年的国外生活。
因为思乡心切,因为想“叶落归根”,李宗仁在74岁高龄时,应周恩来等人的邀请,回到了中国。在中国,李宗仁度过了四年的退休生活,圆了自己在家乡归老的梦。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52f5b7557efa0fe72d9ee17f16a33d9.jpg)
如果人生重来一次,1949年,李宗仁该如何选择呢?我想,一定会选择在南京坐等中国解放军进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