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体制内的人,也未必能搞清楚党委、党组、部门党委和党工委之间的概念和联系,很多人对此真的是傻傻分不清楚。
今天就来了解下我党党组织中的几个概念,彻底理清其中的疑惑。
一、党委的概念。党委是党的各级委员会的简称。在我国,是指中国共产党的各级委员会,特指中国共产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和基层委员会,是党在地方的一级组织,也可以说是党的地方委员会。
比如,省、市、县三级地方党委,分别为省委、市委和县委,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统揽地方一切工作。
按照规定,地方党委并非由上级党委任命决定,而是由地方同级党的代表大会,也就是俗称的党代会通过选举产生,一般由委员、候补委员组成,每届任期为5年。中央委员会同样如此。
地方党委选举产生后,就会从地方党委委员中继续推选产生书记、副书记、常委等相对比较明确的领导职务,相当于政府部门的行政领导。
很典型的,比如市委书记是正厅级,市委专职副书记是副厅级,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也是副厅级领导职务。但是要清楚的是,地方党委委员,包括候补委员仅仅是一个党内身份,不对应任何行政级别。比如,市政协主席是市委委员,市政府副市长也是市委委员中,市财政局长还是市委委员,但职务层次上跨越了正厅、副厅、正处三个阶梯。
二、党组的概念。党组是党在各类组织的领导机关中设立的领导机构,或者说是党设在“非党的组织”中的领导机构,在本单位发挥领导作用。
按照《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能够设立党组的单位,主要涵盖在体制内四大班子、法检两院和企事业单位,具体来说包括:
1.各级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
2.各级政府及其组成部门,比如市财政局党组;
3.各级人民团体单位,比如县文联党组;
4.各级企事业单位,如市气象局党组。
根据规定,党的工作部门中,如宣传部、统战部、组织部不再重复设置党组。
党组与党委不同的是,党组并非选举产生,而是同级党委设立,没有任期规定。比如,市教育局党组由市委设立,党组书记由市委任免。
有两点需要注意:人大、政府、政协和法检两院的党组也是同级党委设立,也就是说市政府党组是由市委设立的,市政府党组书记这一党内职务,是由市委任免的,不是省委任免。二是党组成员和党委委员一样,不对应具体的行政级别!比如,市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为正处级,并由市委任免,但是党组成员本身不代表职务级别,而是由秘书长这一级别确定为正处。
三、部门党委的概念。部门党委虽然是党委名义,但是与地方党委完全不同,实质上属于特殊形式的党组,官方称之为党组性质党委。
比如,市人社局设立党组,而市司法局则设立党委,司法局党委就属于部门党委,也有的地方司法局设置党组。
一般来说,设立部门党委的单位,要么是垂管部门,比如海关、税务;要么是需要对下属单位实行集中统一领导的单位,比如外交部;要么是系统规模庞大、工作性质上特殊的部门,比如各级公安厅局。
部门党委和党组的区别在于,党组只能在本单位(系统)具备领导核心作用,比如省财政厅无法直接领导市财政局;而部门党委则可以在本部门、系统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比如省税务局可以直接管理市税务局。
部门党委和党组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由同级党委或上级单位党委批准设立,不存在任期长短。
四、党工委的概念。党工委是“党的工作委员会”的简称,是为了加强对同级党和国家机关或某行业(系统)、某地区的领导而派出的领导机构。是一级党组织的委员会的派出机构,通常负责领导一个单位或者一个地区的全面工作。
简单来说,党工委就是上级地方党委的派出机构,最常见的、熟知的党工委有两种类型:
1.街道党工委。是由县区党委派出,全称为中国共产党某某县某某街道工作委员会。
2.功能区党工委。比如四川省眉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党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