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谨厚、居家勤俭、严教子孙……”刚刚过去的“元旦”小长假,位于侯平高速侯运段的闻喜服务区展出的“中华裴氏家风家教”吸引了众多司乘人员驻足观看,沉浸式了解中华宰相第一村裴柏村裴氏故事,领略裴氏家族的辉煌历史,品读裴氏家规家训、家风家教,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驻足观展的司乘人员正在聆听闻喜服务区工作人员讲解。
据介绍,闻喜服务区科学利用综合楼大厅空白墙面,收集、整理、提炼丰富翔实的图文史料,精心设计制作了“中华裴氏家风家教”展示区,于2025年1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展示内容经过深度萃取裴氏家族家风家教文化精髓,借助闻喜剪纸等民间艺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其巧妙融入服务区休憩、便民服务、购物、用餐的区域建设中,让广大司乘人员驻足停留服务区时沉浸式领略裴氏家族的辉煌历史、家规家训与家风家教故事,接受清廉文化的熏陶。
据记载,发祥于山西省闻喜县礼元镇裴柏村的裴氏家族自古为三晋望族,也是中国历史上声名显赫的名门巨族,更是享誉华夏的“中华宰相第一村”。自秦汉以来,历六朝而盛,至隋唐而盛极,五代以后,余芳犹存。在上下两千年间,豪杰俊迈,名卿贤相,摩肩接踵,辉耀前史,茂郁如林,世不乏人,其家族人物之盛,德业文章之隆,颇为少见,正史立传与在列者600多人,名垂后世者不下千余人,可谓“将相接武·公侯一门”。以先后出过59位宰相、59位大将军、55位尚书、11位御史、211位刺史、77位太守,养育出3位正宫皇后、4位太子妃、2位王妃著称于世。裴氏家族之所以声名显赫、历久不衰,除了特定的历史因素外,主要是和裴家严格的祖训家规有关。
优秀传统文化是家风之根,崇尚德行引领是家规之魂。河东裴氏的《家训》和《家戒》,则是曲径通幽,见微知著。北朝名臣裴良奉公之余,着手整理祖上口碑相传遗训,动笔撰写了《宗制》10卷。明万历二十四年,裴氏五十五世孙裴濂修订《河东裴氏族戒9条》。历经漫长的历史沿革和传承实践,现存的裴氏家规于清末民初最终修订,留传有《河东裴氏家训》12条、《河东裴氏家戒》10条。千百年来,裴氏家规谆谆教化后人的苦心与孤诣、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壮志与豪迈,教育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后人,并将永世长存、历久弥新。裴氏族人传承家风,严守祖训,躬身践行,以此律己,以此激励和教育裴氏家族代代修心正身、积极进取,广为世人津津乐道。
《河东裴氏家训》12条432字,主要有:敬奉祖先,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协和宗族,敦睦邻里,立身谨厚,居家勤俭,严教子孙,读书明德,淳厚戚朋,慎重言语,讲求公德。前5条强调的是忠孝仁义,后7条则是并行的处世之道,涵盖了对后人“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要求。
《河东裴氏家戒》连立10个“毋”共637字,主要有:毋忤尊亲,毋辱祖先,毋重男轻女,毋事赌博,毋为盗窃,毋贪色淫,毋吸烟毒,毋酗酒好斗,毋忘本崇洋,毋入帮派。这10个“毋”戒律严明,不容逾越,一再告诫后人,不准谋求私利和特权,不得从事有悖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活动,更不得搞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
《河东裴氏家规》浸润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奥与滋养,蕴含着先人哲思的朴素与厚重。《河东裴氏家训》像一盏不息的明灯,给后人以参悟和温暖,《河东裴氏家戒》似一记醒堂木,警示着后人祛恶扬善。如果说《家训》是正面引导,那么《家戒》就是负面清单,一正一负,泾渭分明。其最终的归结处,就是要“吾姓子孙,须明廉知耻,做堂堂正正之人。”
据了解,2025年是山西交控晋南服务区管理有限公司确定的“三年规划决胜之年的‘文化建设年’”。闻喜服务区以开展“三优六化”劳动竞赛活动为契机,深入挖掘地域文化深刻内涵,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促进交旅融合软实力提升,让中华文脉绵延赓续、优秀传统文化绽放时代光彩。
此举是闻喜服务区继《黑神话:悟空》文旅宣传热潮后,再度深挖当地文化——裴氏家族家风家教文化资源,创新廉旅融合新模式,为服务区及当地文旅产业注入的一股“廉动力”,助力山西文旅蹚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让八方来客拥有更多更美好的“诗”与“远方”。(陈雄飞 冯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