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
白山
白云之下,通化之乡。清光绪三年 (1877) 从岫岩州析出部分地区在头道江(今吉林省通化市东昌区)设置了通化县,据《满洲地名考》记载:以“通沟之通,与已归王化的化”而得名。由于设治在今四川省理县东北六十公里处的通化乡的金川县在隋开皇十八年(598)至明洪武三年 (1370)之间金川县曾改为通化县,因此清末设立的通化县也标志着通化这个县名已从现在的四川理县“漂移”到了今吉林省通化市。
这时的通化县辖区广阔,有“东边第一大县”之称;据1927年的通化县治记载,设县之初县境东至鸭绿江,南至今辽宁省的桓仁、宽甸、安东(丹东)一线,西达旺清门(今兴京门,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旺清门镇),北抵海龙(今梅河口市);后来通化县不断缩小,这个过程中通化县孕育了今天的通化市(不含梅河口和辉南)和白山市(不含靖宇县之半)这两座地级市。
光绪二十八年(1902)通化县被分为四个县:划出县境东部的荣生、洪生、庆生、长生及德生半个保设立临江县,南部的滋生、永聚、民聚、同聚、东咸聚、西咸聚6个保设立辑安县(今集安市),北部宏养、恩养、惠养、颐养、安养、和养、爱养、直养、涵养、纯养、息养、善养、休养、抚养、存养、育养、培养、兴养、引养、蒙养20个保成立柳河县。此时临江县的辖区包括了今天白山市的浑江区、江源区、临江市、安图县和长白朝鲜族自治县,调整后的通化县东至红石砬子临江界、西至富尔江兴京界、南至苇沙河岗辑安界、北至龙岗分水岭柳河界;辖区仅为设县之初时的三分之一。
光绪三十三年(1907)临江县析出部分辖区改为长白府,下辖安图县和双甸县(抚松县);宣统元年(1909)德生半个保又划归临江县。1911年长白府直辖区域改为长白县(即今长白朝鲜族自治县)。通化县·图源郑翔宇
1926年通化县大荒沟以地区(第八区的新民、安衡、庆生、永衡4个村)划入新成立的金川县(1934年并入濛江县,即今靖宇县),此后通化县“东至五道江岭临江县界,西至富尔江兴京县界,南至苇沙河岗辑安县界,北至龙岗分水岭柳河县界,东南至老岭分水岭辑安县界,东北至曲柳川金川县界,西南至富尔江桓仁县界,西北至龙岗柳河县界”。1942年1月通化县划出县城所在地通化街设立通化市,因此拉开了通化市与通化县并存的局面。1960年临江县改设县级浑江市并迁治八道江(今白山市),这也奠定了如今通化和白山这两座城市的区位格局。1985年通化地区撤销并将通化、浑江两个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将县级通化市改为东昌区和二道江区,县级浑江市改设为八道江区、临江区、三岔子区;通化市下辖东昌区、二道江区、梅河口市、通化县、集安县、柳河县、辉南县,浑江市下辖八道江区、临江区、三岔子区、靖宇县、抚松县、长白朝鲜族自治县。1992年浑江市临江区改为临江县,次年又改为县级临江市。1994年浑江市更名为白山市。1995年将白山市三岔子区改为江源县2006年6月江源县恢复为白山市江源区,自此形成了如今白山和通化两个市的县级行政区格局;也意味着最初的通化县在沧桑巨变之后,从”东边第一县“变成了面积3724平方千米和24万的人口规模了。综上,最早的通化县后来逐渐演变成了“通化市的东昌区、二道江区、柳河县、通化县、集安市,白山市的浑江区、江源区、临江市、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抚松县及安图县和半个靖宇县“这两个地级市及十二个县级行政区;涵盖了今天白山、通化和延边3个市州,由此足见其当初之大,以及其裂变程度之厉害,这就是为何说通化县是通化和白山这两个地级市的母县的原因。
以现在的数据来看,最初的通化县涵盖如今的这些区县(不含靖宇县和安图县)面积约2.55万平方千米;占了通化和白山总面积的77.2%;户籍人口约227万,占通化和白山总人口的68.3%;七普常住人口约202.24万,约占通化和白山的89.7%;由此可见当初的通化县也是比较厉害的存在了。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