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的西安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大事。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形成了由国、共两党团结全国各民族一切抗日力量组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西安事变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又是如何得以和平解决的?事变过程中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内幕?话说1931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可这时作为中国最高领导人的蒋介石却不顾民族危亡。蒋介石出于一党一己之私坚持所谓“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蒋介石把大部分精力都用来剿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却放任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的侵略。到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三千万东北父老惨遭日军铁蹄蹂躏。空前的民族危机引发了国人对蒋介石政府的强烈不满。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东北军少帅张学良曾执行所谓不抵抗政策率30万东北军退入关内。丢失了自家地盘的张学良当然一心想要打回老家去,但蒋介石却执意安排他剿共。
1934年2月张学良被任命为豫、鄂、皖三省剿总副司令。1935年3月张学良又转任武昌行营主任,同年10月兼任西北剿总副司令并代行总司令职权。张学良在和红军的战斗中一再失利不断遭受蒋介石的斥责。张学良本就不满蒋介石放着日本人不打专打内战的政策,现在蒋介石又老派他镇压共产党和进步人士的爱国主义运动。这一来二去自然就对蒋介石积累了越来越多的怨念。
当时蒋介石名义上是中国的最高领导人,但地方实力派中很多都对蒋不满。地方军阀在执行蒋介石的剿共命令时往往阳奉阴违想方设法保留自己的实力。对此心知肚明的蒋介石就全国各地四处督战催促地方军阀执行剿共命令。1936年12月4日蒋介石来到西安督战。张学良与西安绥靖公署主任、第17路军总指挥杨虎城共同面见了蒋介石。12月9日西安发生了抗议蒋介石政府打内战的游行示威活动。
蒋介石强令张学良制止学生运动。张学良接到命令后赶上游行队伍极力劝说游行他们回去。人群中的东北大学学生高呼“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东北军打回老家去,收复东北失地!”等口号。被群众爱国热情感染的张学良表示将在一周内以实际行动答复大家的要求。1936年12月11日晚蒋介石在华清池宴请张学良和杨虎城。与蒋介石一同来西安的陈诚、蒋鼎文等国民政府要员几乎全部到场作陪。
蒋介石这其实是在学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就在这场宴席上蒋介石宣布撤销张学良的西北剿共总司令之职改由蒋鼎文接任,同时任命卫立煌为晋陕绥宁四省总指挥作为杨虎城的顶头上司。席间老蒋再次痛批张、杨剿共不力并声称要用自己的中央军代替张学良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的第17路军负责西北剿共事宜。也许就是这时感受到危机的张、杨决心先下手为强。晚宴结束后张学良、杨虎城连夜召集了各自麾下的军队高层传达了发动“兵谏”的决定。
1936年12月12日晨东北军一部奉命兵围华清池捉拿蒋介石。刚起床的蒋介石听见外面的动静后来不及换衣服就穿着拖鞋在两名仆人的搀扶下翻过围墙仓皇逃走。据蒋介石多年后回忆称:当时他身边的卫兵都被打死了。他一个人跑到山上在一块大岩石后的洞穴里藏了起来。奉命追捕他的东北军官兵一路追了上来。当他们搜索到蒋介石藏身的大石头旁时见洞里蜷伏着一个人便喊道:“是不是委员长?赶快出来,不出来就开枪了!”
蒋介石赶紧在里面回答:“我是委员长。你们不要开枪!”蒋介石就这样被抓住了,可该如何处置他却成了难题。蒋介石被扣押的消息传出后南京政府内部迅速分化为和谈派与讨伐派。以蒋介石嫡系拥趸为主的和谈派主张通过和谈解决问题,而以何应钦等人为首的讨伐派则主张立刻派大军讨伐张、杨。何应钦这其实是想借张、杨之手干掉老蒋以便自己趁机夺权上位。随着事变的影响逐渐扩大之后各地军阀和国际势力都开始关注此事。
滇军龙云、晋军阎锡山、川军刘湘、青海马步芳、桂系李宗仁等纷纷发声表示不希望局势失控重新引发军阀混战。苏联方面斯大林得知事变后也对此表现出关切。此时二战虽尚未全面开打,但德、日两个法西斯国家作为欧洲和亚洲的战争策源地已然形成。1936年末的苏联正处于德、日法西斯夹击的威胁中。因此苏联不希望这时中国出乱子让日本有机可乘。苏联虽不喜欢蒋介石,但却无法预知蒋介石倒下后谁会上位。
苏联更无法判断新人上位后中国局势的变化会对自己有利还是不利。既然如此对苏联而言还不如让蒋介石继续待在位置上。这样虽不会让情况变得对自己更好,但至少不会让情况变得更糟。除了苏联之外美、英等国也希望保持蒋介石在中国的统治地位。美、英等国为了维护自己的在华利益不愿看到日本进一步扩张,也不愿看到中国重回军阀混战的状态。因此苏、美、英等国都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至于日本的态度则正好与苏、美、英等国相反。此时已开始侵华的日本自然是希望中国越乱越好。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口号就是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西安事变发生后日本海军第三舰队就加强了警戒。西安事变发生五天后日本就增派了海军陆战队到上海、汉口等地,留在日本国内的部分舰队、航空队和三个大队的陆战队也奉命进入临战状态。日本这样做显然是随时准备介入干涉阻挠事变和平解决。
在这样的内外压力背景下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人也出现了意见分歧:张学良打从一开始就没想过杀掉老蒋。他只是想通过兵谏这种方式逼迫蒋介石抗日。可杨虎城认为蒋介石这个人向来背信弃义。如果抓了他再放无异于放虎归山养虎为患。1936年12月13日晚杨虎城曾召集十七路军将士商讨处置蒋介石的问题。17路军高层大部分人认为该趁此机会杀掉蒋介石,否则将来蒋介石势必会对17路军展开报复。
不过17路军内部也有一部分人认为蒋介石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如果他能同意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也不一定非要杀他。杨虎城一开始赞同多数派意见,因此在与张学良商讨时多次提出杀掉蒋介石。中国共产党没参与西安事变的策划与发动,但事变发生后积极斡旋促成了事变的和平解决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事变发生后周恩来、秦邦宪、叶剑英等人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代表赶赴西安同蒋介石谈判。
当时以毛主席、周总理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层在这个问题上真是从全民族利益出发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按说蒋介石杀害了那么多革命志士早就引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痛恨了,但这时中国共产党从抗日这一全民族大业出发支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1936年12月22日宋子文、宋美龄兄妹二人在戴笠等人陪同下从南京乘飞机前往西安。在中共代表周恩来的斡旋下张杨与两宋等人进行了开诚布公的谈判。
1936年12月24日双方达成六项协议:“一、改组国民党和国民政府驱逐亲日派、容纳抗日分子;二、释放上海爱国领袖,释放一切政治犯,保证人民的自由权利;三、停止剿共政策,联合红军抗日;四、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救国会议决定抗日救亡大计;五、与同情中国抗日的国家建立合作关系;六、实行其他具体的救国办法”。本来主张杀蒋的杨虎城最终也从大局出发同意放蒋。
至此张学良、杨虎城、宋美龄、宋子文以及中国共产党方面在放蒋这件事上达成了共识。没想到临了临了老蒋又耍起了小心眼。作为放老蒋的条件不是达成了六项抗日协议嘛,可老蒋却拒绝在协议书上签字。老蒋只愿作出联共抗日的口头承诺并用领袖人格担保。事实上老蒋哪有什么人格啊?他背信弃义出尔反尔的时候还少吗?杨虎城以及中国共产党方面就提出老蒋必须签字才能放了他。
其实杨虎城以及中国共产党方面也很清楚就老蒋那德性即使签了字保不齐也会变卦。之所以非要老蒋签字不过是想留下案底证据。如果将来老蒋真变卦了就可以拿着他签字的协议当着全国人民和国际社会揭露他的丑恶面目,否则你说当初你们达成了什么什么协议有证据吗?老蒋的态度也很坚决:有种你就杀了我,但我就是不签字。老蒋这么干其实也是看出来如今张、杨和中国共产党都没杀他的意思了。
1936年12月24日晚上张学良和杨虎城因为放蒋的事大吵了一架。张学良同意让蒋介石仅作口头承诺就放人,而杨虎城则坚持不签字不放人的原则。张学良吵完架以后就背着杨虎城让自己的部队暗中进行放蒋的前期准备工作。12月25日下午3点左右张学良打电话叫杨虎城来自己的公馆一趟。等杨虎城赶到时看到蒋介石已出门坐上汽车准备出发了。这时杨虎城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服从张学良的安排放蒋介石走;要么把张学良和蒋介石一起扣下。
请注意这里是张公馆啊。周围荷枪实弹站岗的可都是张学良的士兵。杨虎城现在要临时采取措施把张和蒋同时扣下根本不现实。此时放蒋是各方基于全民族抗日这一大局达成的共识。杨虎城对放蒋并无异议,只是坚持要先签字再放人。这本来是他和张学良私底下商量的事。可现在蒋介石就在当场。如果杨虎城这时出面反对放蒋就相当于告诉蒋介石:反对放你的是我杨虎城,不关他张学良什么事。
杨虎城此时简直觉得像是被人放在火上烤一样。最终杨虎城为顾全大局只得默认现实。等把蒋介石一行送到机场后张学良又杀了杨虎城一个措手不及:他表示自己不仅要送蒋介石到机场,而且要跟着上飞机送蒋介石回南京。1936年12月25日下午四点左右在一阵飞机轰鸣声中蒋介石结束了14天的囚禁生活。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但从张、杨日后的个人命运来看蒋介石到底还是背信弃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