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又叫之江。
这个名字的来历,还要从几百年前说起。
那时候,钱塘江的江堤沿范村、牛坊岭(今宋城)、大朱桥(大诸桥)、江口、午山、王安埠至定山,汹涌而来的江潮过了六和塔就兵分两路:一路沿萧山折向富春,一路直达定山脚下。
到定山脚下的江水,与定山(即狮子山)撞个满怀后折走,跌跌撞撞往东南奔流而去。
定山是杭州的老山之一,位于转塘、双铺一带,是之江地区的守护者,也是远古茫茫江水中的指向标。
之后,钱塘江又撞上浮山,形成了第二折。
浮山,因此又有了“折山”之名。
从高空俯瞰,钱塘江就像一个巨大的“之”字,蜿蜒在浙江省内,从西到东贯穿了浙江的东西部。
之江地区的钱塘江边有条路。这条路东起三堡船闸,出江口西岸接航海路,后沿钱塘江江堤西行,经六和塔、九溪、进入之江旅游度假区至转塘镇止,全长18.5公里,是主城区南面最长的一条路。
因路随江而行,故名之江路。
在之江路上边走边看,会发现很多有意义的地方。
一是六和塔。这个塔坐落在之江北岸的月轮峰
上,是北宋遗物。
六和塔是西湖景观中的佛教文化代表性史迹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最完好的砖木结构古塔之一,体现了10-13世纪杭城佛教文化的兴盛。
距离六和塔不远处,有个广场,从地图上看,这个广场位于西湖区之江路1号。
进入广场,远远望去,里面矗立着一座巨大的赭红色雕塑。
走近来看,这个雕塑其实是一座纪念碑,它就是杭州解放纪念碑。
纪念碑的设计出自中国美院教授、著名雕塑家潘锡柔之手,高约18米、宽约22米。
其实,碑不是一块,而是由六七块巨石组成,所有的巨石均由赭红色仿花岗岩混凝土浇筑而成,碑身上镌刻着的“杭州解放纪念碑”,是张爱萍将军的亲笔题字。
在纪念碑不远处的独立石块上,雕刻着纪念碑碑文:“一九四九年四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天险,发起京沪杭战役,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所属第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军快速向杭州挺进。在中共杭州地下组织、地方游击队和人民群众的紧密配合下,第二十一军于五月三日下午解放杭州,第二十三军也于同日黄昏进入杭州,担任杭州的警备任务。从此,杭州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杭州的解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的结果,无数革命先烈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光辉业绩和献身精神将永远铭刻在杭州人民的心中。为杭州解放事业而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的确,对杭州人来说,1949年5月3日是一个永远值得铭记的日子。
53年后,杭州人在钱塘江大桥北岸竖立起了这块壮观的杭州解放纪念碑,成为杭州市一个极其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与杭州解放纪念碑一条马路之隔的另外一块空地上,也矗立着一座雕像,它就是茅以升像。
杭州人特别敬重茅以升,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曾经主持设计并修建了中国第一次自主建设的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
茅以升铜像位于钱塘江大桥的北堍(读作tù),从这里可以很清晰地看见这座看起来极朴素的桥梁。
建造钱江一桥之前,在杭州湾造桥是天方夜谭。
钱塘江水流湍急,江底情形非常复杂:上游常有山洪暴发,下游常有海水倒灌;台风经过时,会有海浪翻滚汹涌,形成无法抵挡的巨浪;大江涨潮时,也会有5至7米的大潮;江底覆盖着的极细的流沙层,最深处有40多米……
想在这种地方打入1400根桩,那真不是容易的。所以当时民间有“钱塘江上架桥——办不到”一说。
然而,就是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在茅以升的带领下,愣是在钱塘江上建起来一座雄伟壮观的大桥。
建造大桥时的辛苦劳作,自是不必多说,这在大桥西北侧的钱塘江大桥纪念馆中有非常详细的介绍。
无论如何,钱塘江大桥的建设都是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块里程碑。
在茅以升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杭州人为他塑造了这尊铜像。铜像只有二点五米高,可茅以升在人们心目中的高度,则有千丈万仞,须仰视方可见。
今天,我再看这大桥,觉得背负的实在太多:人行道上人来人往,两旁的自行道上车流如织;上层的公路桥上,汽车的车流不断;公路桥下层的铁路桥,时不时有火车飞驰而过。
大桥看起来有些苍老,——它已经七十多岁了;要知道,它的设计寿命是50年。
钱塘江大桥北边西侧的月轮山上,除了六和塔,还有杭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和蔡永祥烈士事迹陈列馆。
茅以升老前辈是造桥的人,蔡永祥则是守桥的人。他曾是浙江省军区三支队三连战士,因守卫大桥时搬运铁轨上意外出现的木头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1966年10月10日,那是一个忧伤的日子。
那一年,蔡永祥才18岁,正是青春激扬的好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