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开吉林省的盖头

昕瞳看历史 2023-02-27 01:43:00

在我国古代举行婚礼时,新娘出阁上轿前头上都会蒙上一块十分别致的大红绸缎,被称为红盖头,这块盖头必须要等到入洞房时方可由新郎来亲手揭开。盖头,大体上有两种用意:一是遮羞,二是吉庆。有一首民歌《掀起你的盖头来》在华夏大地广为流传。在那欢快的歌声中唱着“掀起了你的盖头来,让我来看看你的脸……”除了看看“你的脸”,还要看看“你的眉毛”;还要看看“你的眼睛”等等。《漫话吉林》就是想请读者们认识或者重新审视这位“新人”——美丽富饶的吉林大地。

航拍长白山林区

吉林省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疆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生活在这块沃土上的各族人民更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在华夏五千年的璀璨历史篇章中记载着这里曾经的光辉和吉林地方的万种风情。吉林省简称“吉”,是全国唯一一个省市同名的省份。吉林省自先秦开始即纳入了中央政权的行政区域管辖。西汉末年,才普遍使用铁器开发农业。唐代和以后一段时间,吉林的农业、手工业一度相当发达,但后经元朝片面发展游牧业,明代进行军事戍守,特别是清王朝长期实行“封禁”政策,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致使清末还处于农业开发阶段,工业仅有少数矿业和手工业作坊,发展极为迟缓,直至清顺治十年(1653)清政府才设置了宁古塔昂邦章京,为吉林省建制之始。民国时期,吉林省的农业、工业生产有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军阀混战和俄、日帝国主义的入侵、掠夺,致使地方经济不能正常发展,日本帝国主义吞并东北,成立伪满洲国后,吉林省的经济则沦为殖民地经济。随着日本侵略者的残酷掠夺,民族工业每况愈下,农业生产大幅度萎缩不前,人民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痛苦地挣扎在死亡线上,期盼着祖国早日光复。新中国成立后,吉林省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胜利,使吉林大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吉林人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工作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迹,全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展现出良性循环的美好景象。

吉林市

吉林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东界俄罗斯联邦共和国(下简称俄罗斯),东南隔鸭绿江、图们江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下简称朝鲜)相望;西与内蒙第一节掀开吉林省的盖头漫话TalkatrandomJILIN004古自治区接壤;南连辽宁省;北接黑龙江省;处于日本国、俄罗斯、朝鲜、大韩民国(下简称韩国)、蒙古国(下简称蒙古)与中国东北部组成的东北亚的腹心地带,处在东经121°38~131°19,北纬40°50′~46°19′,东西最长约769.62公里,南北最宽约606.57公里,总面积为18.7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居全国第14位。吉林省人民政府驻长春市,辖9个市(州)和1个管委会。“吉林”是由女真(满)语“吉林乌拉”(汉译“沿着松花江的土地”)而得名,本为区区一个地名,后经扩展,专指代了整个吉林将军辖区。自1653年开始建制至1907年正式建制称吉林省至今,全省人口总数已经达到2751.28万人(2013年末),其中,城镇占54.20%。境内共有汉族、朝鲜族、满族、蒙古族、回族、锡伯族等56个民族。除汉族外,55个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8%。在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中,朝鲜族1040167人,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及吉林市、通化市、白山市;蒙古族145039人和锡伯族3113人主要分布在西部的白城市和松原市,其中以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为最多;满族866365人主要分布在吉林市和四平市的伊通满族自治县,通化市和长春市次之;回族118799人主要分布在长春市和吉林市,四平市、通化市和白城市次之。除汉族外,其他少数民族人口约12222人;人口最少的是独龙族,只有1人。在少数民族中满族、蒙古族、朝鲜族、回族和锡伯族为世居民族。吉林省还是一个多宗教的省份。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传播历史悠久,分布地域较广。吉林省省情的突出特点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地”“三个优势”:

净月潭

——“一个中心”就是东北亚区域地理中心。吉林省是内陆边境近海省份。东部和东南部与俄罗斯、朝鲜接壤,边境线长1438.7公里,其中,中朝1206公里,中俄232.7公里,最东端的珲春市最近处距日本海仅15公里,距俄罗斯的波谢特湾仅4公里。在地理上吉林省处于由中国东北地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朝鲜、韩国、日本、蒙古和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构成的东北亚区域几何中心位置,特别是通临日本海,连接朝俄韩日。发展对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的区位条件优越,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两个基地”就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粮食生产基地。作为工业基地,吉林省加工制造业比较发达,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医药、电子是吉林省的支柱和优势产业,在全国居重要地位。一汽是中国汽车的摇篮。作为粮食生产基地,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中部地区是享誉全球的黑土地和黄金玉米带。以占全国1/25的耕地提供占全国1/10的商品粮,全国每6斤玉米就有1斤是产于吉林省,全省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商品率、粮食调出量以及人均肉类占有量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特别是绿色、优质农畜产品素享美誉。

——“三个优势”就是科技教育、生态环境和重要资源具有相对优势。吉林省每万人中,拥有科学家和工程师及在校大学生人数均居全国前列。长春光机物理所、应用化学研究所、生物制品所等国家重点科研机构以及一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均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全省拥有自然保护区44个,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2.96%,矿产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特别是自从实施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吉林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攻坚克难,着力解决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问题,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全省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现详细分述如下:

吉林省土地辽阔,土质肥沃,山川秀丽、雄峻浑朴,素有“长白山下黑土地之乡”的美誉,不仅拥有着一望无垠的平川沃野,而且还有那连绵不断的崎岖山脉,再加上江河湖泊自然风光,构成了一幅“大美吉林”的天然画卷。在全省土地总面积中,耕地553.46万公顷,林地929.9万公顷,园地11.53万公顷,牧草地104.35万公顷,其他农用地45.49万公顷,居民地及工矿用地84.21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6.75万公顷,水利设施用地15.57万公顷,未利用地165.39万公顷(其中河流和湖泊水面26.54万公顷)。全省人均耕地3.05亩,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全省地形地貌大致是东南部高,西北部低,由东南向西北沉降,形成了山地-丘陵-平原三大地貌类型。分为四个区域:东部山地分为长白山中山低山区和低山丘陵区,中西部广阔的平原分为中部台地平原区和西部草甸、湖泊、湿地、沙丘覆盖的冲积平原地区;全省一年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年平均降水量为400毫米~600毫米,以东部降水量最为丰沛。全省冬季平均气温在-11℃以下,夏季平均气温一般在23℃以上。全年无霜期一般为100天~160天。

吉林省是全国重点林区之一。全省林业用地面积929.9万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828.8万公顷;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截至2010年(6月底)工程区实有森林管护面积已达377.27万公顷;全省建立和管理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保护区达到31个,总面积233.49万公顷,占全省面积的12.46%;完成人工造林面积8117公顷,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1334公顷。全省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43.8%;现有活立木总蓄积量9.56亿立方米,有林地蓄积9.4亿立方米(在有林地蓄积中幼龄林4602万立方米,中龄林3.45亿立方米,近熟林2.85亿立方米,成熟林近2亿立方米,过熟林6488万立方米),居全国第6位。林业资源极为丰富,在有林地中,用材林为344.3万公顷,防护林437.5万公顷,特用林42.2万公顷,薪炭林1.2万公顷,经济林3.6万公顷,这些有林地中分布着红松、云杉、落叶松、臭松、樟子松、油松、赤松、水曲柳、柞树、椴树、榆树、白桦、色树、枫桦、山杨、胡桃楸等多种树种。由东部山地、中部丘陵、和西部平原构成三大区系,“三北”防护林体系已经在本省中西部形成了一道带、网、片相结合的绿色屏障,是确保全省中西部农牧业安全,促进全省国民经济发展的防护卫士。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茫茫长白林海被誉为欧亚大陆罕见的“立体资源宝库”(拥有野生动物1100多种;野生植物2700余种。特产有关东三宝——人参、貂皮、鹿茸举世闻名),长白山区素有“长白林海”之称,是全国六大林区之一。又因其自然资源品种繁多,被公认为“自然博物馆”。目前,全省开发建设的森林公园有57个,其中国家森林公园有35个(含国家级森林旅游区1个)、省级22个。森林公园的区域面积合计已经达到223.98万公顷,开发建设森林旅游景区99个,主要自然景观600多处。其中,山石岩峰189座;江潭湖泊113处;溶洞25处;瀑布35处;峡谷35处;在57个森林公园内,分布着42处古遗址、29处革命遗址及10种54处民俗民风旅游观光景点。

再看看地下,吉林省除了地上特产极为丰富以外,地下矿藏也极为丰富并且具独到地域特色。由于吉林省地处我国东北地区腹地,纵跨古亚洲和滨太平洋成矿域,成矿条件十分优越。目前,经国家论证,松辽盆地为国家11个主要含油气盆地之一,辽东-吉南成矿带是全国16个重点成矿带之一。目前,全省已探明储量矿产资源158(包括亚矿种)种,占全国237种矿产的66.6%,已经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115种,占全国226种的50.8%;探明资源储量89种,其中排名第一的有油母页岩、硅藻土、硅灰石、火山渣、陶粒页岩、炼镁白云岩、饰面用玄武岩和矿泉水等(其中油母页岩已经探明储量占全国的54%)列全国第一;钼储量占全国20%,冰洲石储量占全国的32%,镓储量占全国的22%,三项并列全国第二位;伴生硫储量也跃居全国第二位;镍和铼的储量居全国第三;黄金储量居全国第四位;石墨储量也居全国第四;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带,剩余技术可采量1.83亿吨,全国排在第八位,占全国总储量的6.23%。综上,按照对经济建设需要保证程度,吉林省的矿产大体上可以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资源储量丰富、能够满足中长期全省经济发展需要,不但能自给,而且可以大量外供。主要是矿泉水、油页岩、钼、炼镁用白云岩、水泥用灰岩、硅灰石、硅藻土、浮石、火山渣、陶粒页岩、玻璃用砂、饰面用玄武岩、耐火土等;第二类是资源储量中等,能够满足近中期全省经济发展需要,如镍、金、银、硼、钨等;第三类是资源储量不太足,不能完全满足全省发展需要,如煤炭、石油、铁、铜、铅、锌等;第四类是省内缺少的矿产,如钾盐、钠盐、磷洛铁矿、铝土矿等。大美吉林省,美不胜收,不愧为国内资源丰富且具有发展后劲的省份。

与此同时,吉林省还是中国八大牧区之一,全省草地面积584.2万公顷,主要分布在西部。俯瞰境域西部,广袤无垠,农牧交错、泡沼密布、水天相应,尽显科尔沁草原的洒脱风韵;近年来吉林省对西部生态脆弱区域的“三化”草原,实施了“工程的”“生物的”“生化的”草原管理和综合治理及生态修复等一系列抢救性措施,治理“三化”草原面积达10.07万公顷,同时,对中东部水资源进行了主动性的保护,治理水土流失,保护水资源,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12万公顷,尤其是重点保护了向海、莫莫格和查干湖等重要湿地及对松花江“三湖”等水域的保护,使吉林省湿地面积逐年增加,据统计,全省共有湿地面积为172.8万公顷,其中天然湿地102.5万公顷,占全省湿地总面积的59.3%,占全省面积的9.35%。东部主要是以长白山为主的森林沼泽湿地和泥炭沼泽湿地;中部主要是以湖泊为主的湖泊湿地;西部主要是内陆河流及平原沼泽湿地;全省有国家级重要湿地8处,分别为向海国家级重要湿地、莫莫格国家级重要湿地、查干湖国家级重要湿地;大布苏国家级重要湿地;月亮湖国家级重要湿地;松花江三湖国家级重要湿地;龙沼国家级重要湿地和长白山熔岩台地沼泽区国家级重要湿地。其中向海湿地已经于1992年就被评定为国际重要湿地。全省湿地不仅具有类型颇多,分布范围广,而且还有面积大,区域差别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等特点。全省湿地可以分为4大类16型,有湿地野生动物30目59科297种,全省有湿地高等植物112科253属613种,其中濒危重点保护物种70种,占全省濒危、保护物种的52%。

另外,吉林省自然资源优势中的水资源也是得天独厚的。吉林省境内的

吉林松花江

是我国东北地区一条主要的大河,松花江在东晋至南北朝时期,上游称涑末水,下游称难水。隋唐时期,上游称粟末水,下游称那河。辽代,全流域被称为混同江、鸭子河。到了金代,上游称宋瓦江,下游称混同江。元代,上下游统称为宋瓦江。自明朝·宣德年间(1426年~1435年)方始名松花江(据传说,松花江是由东海龙王四儿子管辖的一条银色小白龙,千百年来一直在为沿江百姓呼风唤雨,保佑着两岸民众耕作旱涝保收,丰衣足食。故,在满语里称松花江作“松阿里乌拉”,其语义为“天河”)。松花江发源自长白山天池西北,是省内最大的一条河流。松花江全长1840多公里,其流域面积54.5万平方公里(占东北三省总流域面积的69.32%),遍及东北平原腹地,沃野连绵。上游水力资源丰富,可供发电;中游可以通航;沿江更是重要的工农业区。松花江带来的冲积土形成松辽平原,自本省中部延伸向西部,与黑龙江的松嫩平原和辽宁的辽河平原相接,全省水资源总量为402亿立方米,98%分布在东部山区;水力资源的理论蕴藏量为456.46万千瓦,理论发电能力为399.86亿千瓦时,总装机容量为500.81万千瓦,发电量为129.15亿千瓦时。从水文地理观察吉林省,处于东北地区主要江河的上、中游地带,全省境内有记载的河流有2000余条,分属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绥芬河和辽河五大水系,属于松花江水系有名的河流1145条是吉林省的最大水系流域。河流和湖泊水面达26.55万公顷,省内流域面积在2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小河流有1648条之多;流域面积在5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6条。省内河流分布不均:东南部山区河流众多,水量丰富,常年连绵不断,是吉林省河网密度最大的区域。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水系发源于长白山天池及周围的火山锥体,呈辐射状流向山下。同时省内还分布有“河成湖”“火山湖”“内陆湖”三种类型的湖泊,除东部山区较小的火山湖外,较大的湖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全省较大的湖泊有长白山天池、圆池和王池,火山湖银环湖、松花湖、月亮湖、查干湖、新荒泡、新庙泡、洋沙泡、波罗泡、大布苏泡、哈尔挠泡、牛心套宝泡等等。查干湖湖面面积约345平方公里,是全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也是中国十大淡水湖之一。同时还有1429座人工湖泊。西部平原区内除发源于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的洮儿河外,乾安、通榆、长岭等县及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南部河流甚少(在全省水域中现拥有各种淡水鱼类19科105种,珍贵鱼类有七鳃鳗、大麻哈鱼、孟苏大麻哈鱼、石川哲罗鱼、细鳞鱼、红点鲑、茴鱼、池沼公鱼、狗鱼、滩头急和江鳕等)。可开发水能资源总量为500.8万千瓦,白山、红石、丰满等电站是吉林省内较大的水力发电站。东部的靖宇县拥有全国储量最大、品质最好的矿泉水资源,被誉为“中国长白山矿泉城”。

掀开盖头再往下看,吉林省自改革开放以来,从保守走向开放,从内陆走向海洋,几多风雨,历经嬗变,全省经济势态得到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也有了明显提高,综合经济实力正在迅速增强。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强。吉林省自1979年8月16日起,以吉林省政府代表团对瑞士访问为第一次“走出去”为标志,至今,已经与世界15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官方交往和经贸合作关系,同24个国家的52个省(州)、市建立了国际友好城市关系。从1984年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落户吉林,到30年后的今天,吉林省将这一数字改写为7225户。2013年,吉林省全年新签利用外资合同101个,实际利用外资额67.64亿美元。伴随着国家对外开放逐步扩展,吉林省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亦基本形成。国家级、省级开发区,成为全省各地最活跃的经济增长极,显示了蓬勃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截至2013年1月,全省共有各级各类开发区110家,其中国家级开发区9家,省级开发区64家,工业集中区37家,均已成为全省改革开放的先导、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坚骨干力量。吉林省已连续成功举办了9届东北亚博览会,成为吉林走向世界、世界关注吉林的桥梁和窗口。2009年,国务院批准实施《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最大的发展机遇,更是吉林全面振兴的新引擎。如今的吉林省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较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全面的推进。全省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主题,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坚持“高效益、广就业、可持续”方针,全面实施了“科教兴省、开放带动、县域突破、人才兴业”的战略,加速了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和经济国际化进程,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实现全省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尤其是自从党中央、国务院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吉林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抓住机遇,着力解决长期积累的体制、机制和结构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实施国企改制、投资拉动、项目带动、招商引资、扩权强县等一系列推动振兴发展的重大举措,全面增强了发展的活力、动力和能力,使全省的改革开放实现了新的突破,促使着世人不得不进一步重新审视吉林省,不得不对吉林省的再度振兴和发展刮目相看。

2 阅读:951
评论列表
  • 2023-03-19 16:35

    除了农业扶持,其它空心化了

  • 2023-03-19 08:34

    改革开放四十年,吉林省由一个工业大省变成农业大省!

昕瞳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