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名相,管仲用“经济学”思维,助力齐桓公成就霸业

念伦聊历史 2023-05-21 11:31:50

到了西周时期,周皇室日渐消沉一天不如一天,各个诸侯国都不听周天子的号令,都要自己当皇帝,于是各个诸侯国都打起来了,打起来就像是天空中的繁星,数不胜数。

在战国五雄中,齐桓公无疑是最显赫的,作为战国时代的一代君王,他的威望足以震慑无数的诸侯国,让他们臣服齐国。

齐桓公之所以能够在战国时代称霸天下,与他的一位大臣管仲是分不开的。

楚国之所以愿意臣服齐国,就是因为他们的“黄金买鹿”

在春秋时期,诸多诸侯国中,齐国可算是最强大的几个国家之一。然而,纵然是以齐国的实力,依旧有人不服。

当时的楚国其经济、军队、国力等各方面都不逊色于齐国。两个国家谁也不服谁。

齐桓公年少有为,但他又怕楚国看不起齐国,于是他决定去攻打楚国。在朝廷中,齐桓公提议进攻楚国时,许多大臣都表示赞同,只有管仲一人不同意。

齐桓公问管仲,为什么不能开战?在管仲看来,齐国立足未稳,若贸然进攻,会耽误国力的恢复,对国力的稳固和发展不利。

齐桓公觉得管仲说的很有道理,但他还是不甘心。

此时,管仲微笑着,抚着胡须,平静的道:“很容易,就是从楚国,买一匹马。”

齐桓公听得一头雾水,他怎么会想要一头麋鹿?你不是说,战争会让你倾家荡产吗?不会为了一头鹿,把自己的钱都花光了吧?

齐桓公忍住心中的疑惑,按照管仲的指示行事。

第二天,管仲就派了几个商贾潜入了楚国,对楚国说:"齐王喜欢吃山珍海味,最喜欢鹿群,愿出八十万两银子,愿意求购。"

一传十,十传百,这件事情,不但在这一带的百姓中传播开来,就连楚国的皇帝都知道了。

楚国的国君耻笑齐桓公,心想这黄口小儿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就因为贪图野味,就开出这么高的价钱。

当年楚国遍地都是,所以并不是很贵,但现在别人出了这么高的价钱,他们自然要把这些麋鹿全部卖出去,然后再从各诸侯国那里换来更多的粮草,如此一来,他们的国库便会变得更加充裕。

楚国的计划很成功,很多人都认为他说的很有道理,于是很多农夫都不种地了,跑到深山里抓起了一只活着的鹿。

管仲见楚国无人种地,都上山打野味,就明白楚国中了自己的圈套。

于是,他又虚情假意地对楚国说:"你要是能替我抓二十只,我就赏你一百两,你要是能抓二百只,我就赏你一千两。"

村民们一听说能赚大钱,都争先恐后地去抓鹿,从此就没有人想种地了。

由于楚国已经没有余粮,管仲甚至派出大批人手到楚国,从那里购买大量的粮草。

 

管仲看到这个机会,就打算借此机会给楚国一个沉重的打击。

这时,齐桓公终于明白了管仲的意思,所以齐桓公命令大臣们联络其他国家,不准他们和楚国做生意,以免损害他们的利益。

诸国忌惮齐国的实力,也不得不听从齐国的话。

数月之后,整个楚国陷入一片恐慌之中,不仅是没有余粮,更是已经到了秋收时节,很多人就算有银子,也无法购买到余粮,所以才会忍饥挨饿。

到最后,甚至有不少人被饿死,被迫背井离乡,远走他乡。

看着自己的国家,粮食越来越少,国力越来越弱,楚国没有选择,只能选择对齐国臣服。

就这样,齐国一个人都没有损失,就把楚国征服了,可见管仲的这一招,是多么的厉害。

管仲以多国之道,使齐国繁荣兴旺

那时,在齐国南部,有一个叫鲁国的小国,它想要扩张其领土,就必须和邻国发生战争,侵占邻国的土地。

可是管仲用的是“财”字诀,未损一人,齐国就败下阵来。后来,管仲提出了一项建议,要求齐桓公换上一件青衣。

这一件斗篷,是鲁国特有的斗篷,因为这种斗篷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成本也很高。

管仲就是要抓住这一点,不但让齐桓公穿戴朝服,而且要整个国家的人都要穿戴朝服。

管仲还向齐桓公请求,要他的百姓,必须到鲁国去购买衣服,他的百姓,不能自己做衣服。

管仲想出一个更大的陷阱来对付鲁国,便叫许多鲁国的商贾回来,以极高的价格买下这件衣服。

三百两金子,就能买到一件千匹绸缎的衣服。

从那以后,鲁国百姓闻言,再也不关心田地,一心扑在织布上。

一年过去,到了春耕时节,管仲觉得该是时候了,于是请齐桓公传旨,天下百姓不必穿戴青衣,只需以绢衣为主。

并请齐桓公出面,向各大藩王施压,禁止他们向鲁国出口粮草。

鲁国百姓听得目瞪口呆,不仅他们好不容易织出来的绸缎无法脱手,就连家中的粮食都所剩无几。

还有就是之前辛苦赚来的银子,根本无法购买食物,现在民众都出现了饥饿,本来还算稳定的大秦,也变得不稳定起来。

最终鲁国没有办法,只好臣服于齐国,于是鲁国没有损失一分一毫的兵力,就被齐国所灭。

与此类似,管仲在收复衡山国时,采取的也是这种策略。

这恒山王国最出名的就是出产的武器品质极高。于是管仲就趁此良机,派出大批人手到衡山购买武器。

就连秦国和燕国,都从衡山国那里买过武器,以保护自己,提升自己的军力。

衡山王见到这一幕,笑得嘴巴都合不拢了,一想到有一天自己能数到手软,他就兴奋得彻夜难眠。

这样一来,就有更多的人舍弃田地,转而炼制武器,赚更多的钱。

从这一点上来说,管仲的策略和楚国、鲁国如出一辙,唯一不同的是,他用自己的钱,从他国买来了大量的粮食,其中就有衡山国。

有钱不捞才是傻子,衡山国也是因为贪婪,才会将自己唯一的一点粮食都送给管仲。

很快,齐人的粮仓就满了,管仲见时机已到,就停止了从衡山上收购武器和食物。

于是衡山国就懵逼了,自己的储备粮已经不多了,只能从别国购买一些。各国都遵照管仲的指示,以更高的价格,卖给衡山国。

很快,衡山国就失去了采购食物的能力,国力大不如前,不得不向齐国臣服。

用乌龟来换取食物,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管仲的商业智慧很高,既可以让别国的经济衰败,又可以让本国的经济繁荣起来。

某一日,齐国一家人掘出一头海龟,管仲命齐桓公以重金收购此海龟。

齐桓公心中疑惑,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听从管仲的吩咐。

齐桓公将那只乌龟摆在了一个很大的位置上,然后对着那只乌龟顶礼膜拜,说那只乌龟是一只神圣的乌龟,可以保护我们大齐的国运。

再过四年,齐国要向孤竹国发起进攻,齐国却没有多少粮食可以吃。在战争中,如何能够不给一线将士提供足够的食物?

管仲又问,才晓得其中一家,储藏甚丰,可供全国大军三个月之用。

管仲立刻要求齐桓公将这只“神龟”送给自己。后来,管仲带着“神龟”来到这家人面前,说要用它来换取米粮。

管仲这么一说,那人就害怕了,他明白齐桓公对这只“神龟”很看重,只好将“神龟”留在家中,然后将食物送给管仲等人。

管仲不但在商业上很有见地,而且在看人方面也很有先见之明。

管仲临终前,齐桓公依依不舍,管仲自知时日无多,于是一腔热血的管仲对齐桓公吐露心声:“以牙、竖刁等人,竟不惜以身犯险,以示忠心,可见其心灵龌龊,不可信赖。”

但齐桓公对管仲的忠告却是百依百顺,就是不相信他的忠告,任由他执掌大权。

很快,齐桓公就被这些卑鄙之徒所杀。

从整个战国时代来看,管仲确实是一位非常有心计的人物,在他的帮助下,齐桓公最终成就了战国时代的一代君王,也因此获得了后世的赞誉。

0 阅读:17
念伦聊历史

念伦聊历史

我是念伦聊历史,分享有趣的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