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反馈效应的典范——同轴圈铁个性化降噪耳机声阔小金腔

耳机林sir 2021-10-18 21:01:43

我们这代人,小时候总会有个“学雷锋”的活动,如我这种平凡小学生,限于当时有限的能耐和想象力,大家会组团扶老奶奶过马路,导致这一天里很多老奶奶明明不想过马路,恨不得都被架着在马路上跑六个来回,现在想来,莫名觉得缺德……

但老师听完汇报之后,心里可能MMP,脸上却一定是会笑嘻嘻的,因为老师们都明白这种事一定得夸得鼓励,受过鼓励孩子才会觉得做好事很值以后要多多益善,这对个人和社会都是有益处的——这种效应,我们如今通常称之为:正反馈效应。

要知道,正反馈效应不光关乎个人,对于品牌、集体乃至国家民族都是挺重要的事儿。举个例子:Soundcore声阔这个品牌,从我对其有所接触,包括那时候开始在国内推广销售真无线耳机,到现在,也就是一年半的时间,并不算长。可是这牌子无疑已经成为了许多人选购真无线时会认真考虑的品牌,为啥呢?

因为他们第一款产品Liberty 2 Pro,虽然名字着实不好记(我一般都叫他声阔圈铁真无线),却称得上是一炮打响,以成熟的设计、各方面无短板的使用体验、以及相当能打的音质,使得许多消费者用了之后心满意足,销量和口碑反馈堪称双优。

这种反馈,对于一个厂家来说是很重要的,对一个并非传统音频起家的品牌更是如此——假若你的产品你自己觉得挺不错,卖出去之后消费者却不买账,那你势必会觉得自己哪儿做错了,不管是产品规划还是策略还是定位都得调整,心气儿也会受影响;反过来说,这种你觉得产品很好,消费者也觉得真的很好的反馈,就绝对会大大坚定品牌的信心,于是你可以看到那之后声阔推出了包括声阔降噪舱、包括声阔小彩蛋这种分布于各个产品线的产品,也都卖得很好。

一旦走上正反馈的节奏,那么很多事情真的会越做越顺,越做越有想法。既然之前那款圈铁真无线给声阔挣了不少认可度,那么这条产品线看来是对的,是一定要被延续下去的。当然了,不排除部分品牌在这种时候会趋向保守采用小改款这样的策略,然而当这款耳机寄到我手上时,一打开我就明白,声阔可是一点都没藏着掖着,这新品做得比我想象中还要火力全开!

产品的全称呢,是Soundcore声阔Liberty 3 Pro同轴圈铁个性化降噪耳机,和前作一样有点长,不过声阔是个很善于总结经验并修改策略的足够锐意进取的公司——英文名是留给海外市场的,中文外号咱再起一个不就行了?之前降噪舱不就这么干的么?所以这款耳机的中文名叫做“声阔小金腔”,这下简单通俗好记了吧?

关于声阔小金腔这篇文章,我的想法是,按照从大家关注的音质、降噪体验,再到佩戴设计等,把这副TWS的小彩蛋一一给大家展示,这样不大容易错过。

一、音质:

前面提到的正反馈效应,在小金腔身上的体现是十分明显的——既然Liberty 2 Pro这个同轴圈铁真无线的设定很受认可,那咱们就继续升级,把ACAA 1.0同轴圈铁架构升级成ACAA 2.0同轴圈铁架构,拿这个作为主菜,再辅以足够强大的周边配置(比如LDAC、Hi-res小金标认证),一句话就是:真无线这个玩意儿的音质,能做多好,就给它做多好出来。

为此声阔小金腔不光使用了10.6mm大尺寸复合材质振膜+楼氏动铁+有舒压结构的全新金属前腔+液态硅胶耳翼耳帽,而且据说是声阔声学团队三年磨一剑的旗舰产品,这个1.0到2.0之间的跨度可绝不是什么小改款,而是从肉眼可见的外观的各个部件,到内里的每处玄机,都做到了真正的全新升级。

听感这块儿我说直接点,前作Liberty 2 Pro已经是真无线里的佼佼者了,拿到现在都算挺能打,而新款Liberty 3 Pro也就是小金腔,对其的提升是一耳朵的,在依旧拥有非常丰沛饱满的低频的前提下,中高频变得出彩了许多,素质则提升了一大截子!

先说三频,声阔小金腔的三频会让你觉得这应该是一个调教良好的有线圈铁才该有的架构,不光拥有真无线里难得的下潜和延伸,衔接也做得绝不怯场,很有跨度很流畅连贯的三频。低频大气阔气,有相当充足的量感和弹性,在气势和氛围方面上来就能抓住耳朵,而低频细节和分离度也做得颇有水准,贝斯和鼓的形体都给得有模有样;中频有着不错的结象扎实度和蓬松泛音,人声会推得比较近,口型反馈很好;高频则是重头戏,是真无线里难得一见的有较高亮度和充沛细节表现力的高频,直接而提神,这个高频故意压了下极高频,故而除非音源太渣否则是不至于刺耳的,它更多会让人觉得——我去,真无线高频做成这样子也可以么?这信息量这空间感,这可太少见了!

声阔小金腔的声音底子和乐器回放在真无线里是大样儿正确又追求让人听个爽听个一耳朵喜欢那种,耐听度来说未必符合所有人口味,但它的确称得上是真无线里的素质小怪物,加上声场大小相当可以,加上它层次感和乐器定位真的做得很不错,甚至可以拿来跟我手头几个入门有线圈铁掰掰手腕了,虽然在表达质感和背景平整度上还是会打不过,但无疑已经十分争气,足以让听者惊艳。

二、降噪

这款耳机的HearID ANC个性化人耳自适应主动降噪,支持高中低档三个档位的调整,飞机地铁出租车实测一圈下来,其主动降噪确实算不得很凶,属于日常用起来已经挺不错的程度,并且负压感是真的很轻,在有效降噪和舒适降噪之间可以取得良好的折中。而环境音也有两种模式可选,分别是完全通透模式以及人声模式。

可以先下个叫做Soundcore的App,这个App安卓苹果都有,装完之后呢,我建议测试下这个玩意儿:新鲜亮相的HearID ANC,它可以通过测量耳朵结构,对降噪方案进行专属优化。所以花一分钟左右搞一下这个测试是很有必要的,可以生成最适合你的降噪效果。

三、佩戴:

声阔小金腔不是那种拆开立马可以塞到耳朵里的设定,当你打开它之后会发现,这个产品的耳塞本体摆在充电仓的外面,连个硅胶套都没有套——我觉得这样搞有三个原因,一方面是声阔真的在炫耀他们这个明晃晃的金属前腔,一打开就看到,显得很有材质感并且足够“HiFi”;一方面是提醒用户选择合适的耳帽来佩戴使用,而且耳帽的安装过程比较简单容易,耳帽组装后有‘啪’的一声反馈,有爽感且也更有仪式感;另外产品本身的创新性,小金腔的外露也算是一次打破常规吧,以这样的设计来凸显它的音质优势。

声阔小金腔的耳帽,是结构性液态硅胶耳帽,相比固态硅胶拥有更加柔软的触感,设计方面一看就是花了大心思的,实测这套耳帽,轻度乃至部分中度运动都是没问题的,把它装到耳塞上也不费什么功夫。空气耳翼同样是液态硅胶的材质,此外还有“空气舒压结构”使得前后腔通贯,可以平衡耳道气压。这一整套被命名为Fusion Comfort超舒耳佩戴技术,整体的体验可以说是非常棒的兼顾了佩戴的牢固性和舒适性,包括负压效应也因为空气通贯的缘故控制得甚好,总之佩戴方面我就俩字——巴适!

四、外观设计:

作为声阔旗下圈铁耳塞系列里的最新顶梁柱,声阔小金腔在沿用了圈铁核心、滑动开盖设计的前提下,使用了全新的声音架构、不负众望的配置了HearID ANC功能。并且在各种功能性方面也毫不糊弄——三麦克风扬声器,通话质量上佳;长达32小时的续航,单边最长8小时,开降噪也可以到6个小时;支持无线充并且支持两台手机切换(这个功能很多人一直很看重);支持佩戴检测和摘下暂停以及单边使用;防水等级IPX4;有四种堪称灵感来自宇宙美学的颜色可供选择。

主要这东西,你拿到手,一摸一看你就知道,它是真的做得又有质感又有美感:充电仓是手感细腻又抗油污的亲肤材质,打开之后里面有两个白色氛围呼吸灯会亮起来显得又有些高级又不会突兀,耳机本体是金属和镜面质感,表面装饰片则采用热压膜工艺,再加上那个硅胶耳帽也依然会故意露出来一些的明晃晃的金属前腔……这些东西消费者看着会觉得都到位了,而作为我这种稍微了解点设计生产的则会觉得我的天呐!这得费多少劲打多少样花多少成本才能做得出这样一个东西,这可太舍得下本儿了!

写到这里,我甚至已经开始期待小金腔的下一代会是什么模样了——应该还会是圈铁同轴,应该还会延续这种素质上不断自我突破的作风,应该在功能性上依旧紧紧走在彼时的前列……毕竟一个又一个正反馈效应的促进下,这个品牌很容易更自信更坚定更加敢于攀登,而目前这款小金腔,以其强悍的产品力,又怎么会不成功呢?

0 阅读:75
耳机林sir

耳机林sir

音频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