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朝鲜战事骤起,66军作为第一批赴朝部队,迅速出征。
其他部队也立即进入临战状态,随时准备出击。
1951年2月,战争长期化趋势愈加明显,中央军委迅速制定轮番作战与部队休整计划,将第19兵团和第3兵团作为第二番入朝部队,分批于2月中旬与3月中旬开赴战场。
而未及上阵的第三番部队——第20兵团、第47军以及第10军、第11军、第16军,则在国内积极备战。
起初,20兵团下辖五个军,但随着形势变化,三个军被抽调,兵力逐渐调整。
组建志愿军第20兵团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刚刚成立便迎来的首场国运之战,也是中共中央领导下全国人民迎战强敌、保卫家园的关键一役。
这场战争,不仅检验了新中国的综合实力,更将人民军队置于现代化战争的最前沿,成为以劣势装备顽强抵抗强敌的经典战例。
为了迎接这场与强敌对决的现代化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从战前准备到战场实践,无不体现着超凡的组织能力与战略智慧。
27个入朝参战军,皆根据朝鲜战场的地形、气候及敌我态势,制定了针对性的作战方案。
13兵团作为东北边防军中最早备战的部队,自1950年7月起就紧锣密鼓展开部署。
到了10月19日,这支精锐之师率先跨过鸭绿江,展开殊死拼搏。
而第50军、第66军及第9兵团则因战局瞬息万变,未及完全整备,便临危受命,紧急奔赴前线,成为雪中之炭。
1950年8月,中央军委便洞察战场态势,着手筹划东北边防军的二线、三线部队调动,未雨绸缪。
待1951年2月,战争长期化趋势愈加明显,中央军委迅速制定轮番作战与部队休整计划,将第19兵团和第3兵团作为第二番入朝部队,分批于2月中旬与3月中旬开赴战场。
而未及上阵的第三番部队——第20兵团、第47军以及第10军、第11军、第16军,则在国内积极备战。
终于,4月11日,第47军雄赳赳跨过国界,继而6月19日,第20兵团亦告出征。
志愿军第20兵团于1951年初正式组建,最开始这支兵团麾下汇集了第十二军、第十五军、第六十军、第六十七军及第六十八军。
彼时,战局胶着,朝鲜战场上硝烟未散,敌我之间的第四次战役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
杨成武临危受命,担任兵团司令员,肩负起扭转战局的重任。
当时摆在第20兵团面前的,不仅是敌军强大的正面火力,还有火炮数量上的极大差距。
我军五分之三的火炮已然投入前线,炮兵力量捉襟见肘,补充需求迫在眉睫。
反观敌军,则是炮火轰鸣、装备充足。
美国一个军团就拥有超过一千四百门各型火炮,包括迫击炮、无后坐力炮、榴弹炮和坦克炮等,而我军一个军的火炮装备总量,仅是其七分之一,甚至八分之一。
如此悬殊的火力对比,令人不禁感叹敌强我弱的严峻现实。
新中国初建之时,人民解放军的武器装备来源复杂,堪称“万国牌”。
这些装备大多来源于缴获的战利品,其中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美生产的武器,型号繁杂,性能落后,仅枪炮就多达100多个型号、80余种口径。
后勤保障与战场指挥因此难上加难。
1950年底,随着援助与购买的苏式装备逐步到位,部队换装工作渐次展开,为后续战斗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20兵团亦不例外。
1951年初,兵团完成了成建制的苏式装备换装。
重机枪以下的步兵武器,悉数替换为苏式制式装备。
与此同时,炮兵力量也得到了部分补充,每个师新建了一个高炮营,每个步兵团新增了一个炮兵营,下辖高机连、迫击炮连和无后坐力炮连。
尽管这一改装无法完全弥补我军与美军在火力上的差距,却为志愿军增强了局部打击能力,为迎战敌军的猛烈攻势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
第20兵团在换装完成后,立即展开了一系列高强度、针对性的训练,以确保部队能够迅速掌握新装备,形成战斗力。
第20兵团的炮兵部队以最快的速度适应了新装备,并成功将理论学习转化为实战能力。
从中抽调三个军
1951年2月,为适应抗美援朝战争日益复杂的局势,中央军委审时度势,果断制定了志愿军部队实行轮番作战的方针。
这是对部队战斗力的合理调配,更是着眼于战争长期化趋势的战略布局。
在这一背景下,中央军委从刚刚组建的第20兵团中,精心挑选第十二军、第十五军、第六十军三支主力部队,组成志愿军第3兵团,命其从我国大西南启程北上,投入朝鲜战场。
为确保这支新兵团能够迅速成军、迅速形成战斗力,3月16日,中央军委任命久经沙场的陈赓为志愿军第3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这是对陈赓卓越军事才华的充分肯定,也彰显了中央对第3兵团在战局中重要地位的高度重视。
按照军委提出的“先走先配”原则,杨成武主动请缨,协助第3兵团完成干部选配工作。
他亲自从第20兵团的指挥员和机关干部中挑选精干力量,调拨至第3兵团。
从兵团到军队、再到基层的组织调整,展现了志愿军对战斗力生成规律的深刻理解。
与此同时,杨成武也接到军委命令,着手第二次组建第20兵团的领导机构。
这是一项关乎全局的重要任务,而杨成武深知,用人之要,在于恰当。
在拟定人选时,他想起了萧文玖等一批久经考验、经验丰富的老战友。
萧文玖沉稳睿智,指挥艺术卓越,是出任兵团参谋长的最佳人选。
而张南生,这位华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政治素养深厚,被任命为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堪称众望所归。
此外,邱蔚与赵冠英两人,分别担任兵团副参谋长,以其丰富的指挥经验和对战场的敏锐洞察,为兵团注入强大的智力支持。
随后,二十兵团举行了团以上军事干部集训。
这次集训的目的,是以我军十大军事原则为基本指挥原则,通过总结朝鲜战场作战经验,研究美军等外国军队的特点,提倡军事民主,集思广益,讲求实际,以解决军事指挥上的某些难点,提高现代战争的指挥艺术水平。
从思想上、军事指挥能力上、物质上,做好对机械化程度很高的所谓“联合国军”,特别是对美军的作战准备。
战功赫赫,因病回国
以往,重大任务前,毛主席常邀杨成武共餐,席间谈笑风生,战事谋略皆在筷箸间铺陈。
不过祝酒却只在入朝前这一次。
1951年5月下旬,丰泽园颐年堂内,灯光微暖。
二十兵团即将入朝,毛主席召见杨成武与副政委张南生。
两人刚坐定,毛主席便欣然开口,语调沉稳却含笑意:“恩来与荣臻都说,你们兵团准备得很充分,这很好。”。
杨成武闻言,略作整理,答道:“主席,指战员们士气正旺,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纷纷表态不怕牺牲,争取多打胜仗。”
语毕,他随即将部队待命的情况一一简述。
毛主席听罢,详细分析起朝鲜战场的局势。
五次战役之后,敌我双方已然进入战略对峙,战局胶着,形势复杂。
但越是复杂,越要沉着。局势未必无解,关键在于我们准备得是否充足。
军委方针早已明晰,持久作战,实施积极防御。
军事上要稳扎稳打,政治上也要善谋善断。
谈判未必能速成,但打则促谈,谈亦能争主动。
会谈间,毛主席不忘关怀,亲切地叮嘱道:你和你们的兵团即将赴朝,这一餐便是为你们的征程送行。
此话一出,杨成武和张南生深感温暖,心中激动,豪情顿生。
席间,毛主席三次举杯敬酒,饯行之意浓。
毛主席细心叮嘱,语气中透出无尽的期许与重托:“你们二十兵团入朝后,任务重大,尤其是在朝鲜东线的防守,要确保敌人正面不增兵、侧后不登陆,防线必须稳定在‘三八线’与‘三十八点五度线’之间。”
离开丰泽园时,杨成武心情激荡,返回驻地后,难以入眠。
那一夜,他在床上辗转反侧,笔下涌现出一首诗句:“一席妙语明方略,三杯美酒寄深情。”
时光流转,7月7日,杨成武率领兵团机关的第一梯队抵达朝鲜丰田里,等待着接下来的战斗。
此时的战局,正如毛主席所言,联合国军攻势已经乏力,经过一系列的挫败,不得不放弃原有的进攻计划,转而在“三八线”附近构筑防御阵地,企图通过谈判寻求自身利益。
然而,正如预料的那样,美方在谈判中的不诚意注定了这场和平之谈的失败。
7月10日,朝鲜停战谈判第一次会谈破裂,战事再次爆发,大规模战斗迅速恢复。
1951年8月,随着气温的升高,美军发起了又一次规模庞大的夏季攻势。
面对这股突如其来的汹涌攻势,杨成武亲自指挥的志愿军,毫不畏惧,果断投入了“三八线”东线的夏秋季防御作战。
面对敌人如潮的进攻,我军不仅成功粉碎了美军的多次攻势,更在关键时刻发动了战术性的反击,给敌人带来了沉重打击。
至9月29日,美军发动了秋季防御作战,再次加大了进攻的力度。
杨成武所指挥的两个军,全力投入战斗,毫不留情。
第68军肩负起接替朝鲜人民军第5军团防守北汉江以东20公里的重任,边防边战,严密防守,同时,他们在文登里地区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反坦克战,为我军赢得了荣誉与尊严。
与此同时,第67军在金城正面20公里的防线上,以顽强的毅力和钢铁般的意志,坚守了10昼夜之久,抗击了美军及南朝鲜军四个师的猛烈进攻,粉碎了敌人东线的攻势,创下了朝鲜战场日歼敌最高的纪录。
在这场血与火的洗礼中,杨成武指挥下的第20兵团得到了极高的赞誉。
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亲自对这两个参战的军队给予了高度评价,表示充分的肯定。
这场殊死搏斗,不仅打破了美军的战略意图,也为后续的停战谈判争取了宝贵的筹码。
美军的秋季攻势在东线遭遇了严重挫败,不得不于10月25日回到谈判桌上,试图通过谈判寻求突破。
在这场充满权谋与博弈的谈判中,双方围绕一些重要阵地的归属发生了激烈的争执,特别是那个被称为“510”高地的战略点。
这座高地位于中朝军队的“大黑山一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谁控制了“510”高地,谁就能够稳固自己的防线,形成一片完整的防守体系;而若美方占领了此地,不仅能分裂我军阵地,还将成为其进攻的跳板。
因此,双方争执不下,最后达成协议,由中立国派遣侦察机进行空中侦察,通过观察高地上的军旗来判定归属。
结果美军在战术上抢占了“510”高地,试图借此加强其谈判优势。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局面,杨成武毫不迟疑,决定亲自指挥一支精悍的部队,在敌人防线最薄弱的地方展开反击,力图将这一战略高地从敌手中夺回。
在出发前,杨成武对指挥官们嘱托道:“突破口尽量选小一些,反击动作要快,火力要集中,务必猛、狠、准。”
那夜,天寒地冻,风雪交加。
正是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志愿军战士们迎着寒风,悄然逼近敌阵。
夜幕下,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军旗争夺战。
敌人一次次冲锋,志愿军的反击始终没有停歇,最终,阵地上只剩下了两名坚守的战士。
这两名战士顽强地打退了敌人的十余次冲锋,他们不畏死,不言弃,最终坚持到了增援部队的到来。
第二天清晨,中立国的侦察机按时飞临。
当机上摄影镜头捕捉到那片战地时,映入眼帘的是一面鲜红的志愿军旗帜,在白雪的映衬下格外醒目。
志愿军凭借这份坚韧与勇气,成功夺回了“510”高地,确保了防线的稳定。
在这场持续不断的战斗中,杨成武始终不忘毛主席在出征前的嘱托,始终坚持着将防线牢牢稳定在“三八线”与“三十八点五度线”之间。
正是这份坚定的决心与卓越的指挥,使得中国在停战谈判桌上占据了有利位置,成为了话语权的主导者。
1952年春,杨成武因身体状况欠佳,被迫暂时告别了朝鲜战场,回到了祖国。
参考资料:《杨成武将军自述》杨成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