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东三环斟茶员
今天斟茶闲话一下“小米收购小鹏”。该话题目前属于空穴来风,但很多网友、自媒体乃至车主津津乐道。接下来的篇幅大致会围绕这几点展开。
—小米有没有收购的需求。
—收购要盘算哪些账。
—小鹏有没有被收购的意愿/价值。
1
收购有两种主要玩法,第一个是消灭潜在威胁,比如收购行业老二老三(有可能触发反垄断法),然后吸收、雪藏。
第二个是快速扩张版块,补足渠道、产线、技术等业务短板。
收购有同业有异业,小米和小鹏属于同业。归根到底,收购是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要讨论小米有没有收购需求,需结合它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的对手来看。
小米最大的对手是谁?
吉利新能源,华为,比亚迪。
这三个对手都拥有显著领先的技术,完备的产品体系,资本实力也一个赛一个强。而且不同于蔚小理之类连续创业产物,这三家没有一个会接受并购。
雷军在发布会上给特斯拉和保时捷戴高帽,但实际上并不视其为威胁。保时捷跟小米价位重叠区间小,特斯拉是马斯克明日帝国的一块拼图,长期来看不会单独就中国市场改变步调。
特斯拉很强,FSD的完全体如能落地中国,会更强,但是特斯拉不会在sexy四款车外涉足增程赛道,也不会应中国市场好卖的点去改变座舱设计与审美——这方面它比合资车企还坚持。所以,会与小米见招拆招、刺刀见红的,就是吉、菊、迪三家。
2
纯电SU7的机械素质、座舱智能化已经是行业第一梯队。吉利新能源的银河E8、极氪001、极氪007、领克Z10(都是SEA架构),目前销量都被小米SU7压一头。华为联合奇瑞的智界S7销量也完全不是SU7对手。比亚迪的中大型轿车汉,如果把ev和dmi加在一起算,销量能超SU7,但实际终端售价并未顶入小米舒适区,且在30万级别青黄不接(腾势Z9GT带空悬max版终端连带置换补贴35万6左右)。
小米SU7竟然能以轿跑之姿月销两万,于中大型轿车领域称王(包括战胜BBA燃油车56E),在传统上被认为非常注重空间的中国车市,这是前所未有的事。而接下来的小米SUV,基本上会是SU7同一架构,只要不出错,很可能延续吃满产能并欠车的状态。
SU7让小米成功立足,而要成为雷军战略版图中的top5,小米必须打赢的硬仗是第三款车——增程/插混赛道。这个赛道是华为、比亚迪的基本盘,而且增程/插混不仅关乎中国用户的选择,在可预计的出口市场中也会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因此,小米目前最需要的,一是增程技术架构(多方信源指出小米选择了增程而不是插混),二是15万档平价家用车的平台架构(严格来说平台和架构不是一回事,平台侧重车辆基本设计和生产的共用性,架构的概念更大,涉及到包括供应链在内的整体系统优化,本文避繁就简,不做进一步赘述)。
以上两条也有可能会以二合一的姿态出现,即15万级别的增程车。但无论是哪种形式,都需要小米抢时间,而且考虑到SU7不仅吃满了小米超级工厂产能,且订单积压、严重欠车(目前已经有相当数量用户超过180天提不到车),而下一款SUV势必共线生产,因此,15万级增程车型或许要在小米一厂和在建二厂外,考虑其他工厂产线——这个过程中也许会存在收购。
收购的需求还可能存在于更细节的技术层面。
继3电机的SU7 Ultra发布会后,小米又展示了主动液压底盘,在行业内属于追着奔驰、保时捷、比亚迪,和蔚来一起后发的排位。不过更高级的底盘、电控技术,目前局限于高档价位,对于不上量就会死的战国时代中国车市,并不很迫切。
还有一个能被市场感知的技术搏杀点是智驾,好用的智驾能提升2~5万元溢价,放弃利润下放则能换取一定销量。小米的智驾目前大致与理想蔚来一档,属于第二梯队,但管理层一直决心自研,投入的资源很多,时间沉没成本高,迭代速度也快,所以通过并购来提升的动机并不强烈。
而且智驾目前有两点争议,第一个是激光雷达路线争议,还有一个是智驾能力上限争议,业内存在不少声音,认为智驾不是护城河。在行业普遍达到一定高度后,继续堆砌硬件、算力、算法,包括所谓的端到端,并不能带来可感知的更佳体验,因为安全与效率必然相互制约,不能假设在混沌模型的道路上存在一个最优解。今年不少车企OTA后体验反而下降乃至出事故,似乎正在验证这种观点。
因此,智驾研发一定会继续投入,但步子不会迈太大,宣传也不会太激进,这会变成行业常态。
3
汽车界的收购并不罕见,比如小鹏最近能推出Q3“最强财报”,一大原因是平价车型MONA M03的市场成功,而这款车就源于小鹏对滴滴造车业务“达芬奇”项目的收购。
MONA M03的绝大部分研发,在滴滴实际上已经做完,但是滴滴CEO程维对于造车非常不笃定,在多方权衡后,最终作价约58亿港币(含股价增发等运作)将造车业务打包卖给了小鹏。滴滴因此扭亏为盈,财报给予资本市场信心,而小鹏也得以在一年内就推出很成熟的10-15万级别车型MONA M03——请注意:这个时间成本对小鹏非常宝贵,甚至攸关生死。
可以说这是一次双赢的收购案例。
更成功的案例还有2010年吉利对沃尔沃的蛇吞象,那次并购堪称是吉利成为一流车企的起点——在收购沃尔沃后吉利才开始平台化造车,到现在吉利集团逐步拥有了SPA、CMA(以及魔改的BMA)、SEA四大架构,依赖逆向研发的日子恍如隔世。
不成功的案例也有很多,比如宝能收观致,福田收宝沃(纯买了个名字),还有一些并购不好直接谈成功失败,但花了钱没达到预期,颇有些一言难尽,比如上汽和罗孚,北汽和萨博(的发动机)。
需要指出的是,除了并购,联盟本身也是汽车业界的常态。比如日产雷诺、福特马自达,还有入股了零跑的斯特兰蒂斯,有个称号叫“失意者联盟”。
小鹏是小米的盟友,这句话不是网友编的,是雷军亲口说的。
小鹏和小米的合作空间有不少,比如小米人车家生态(的想象空间),以及智驾——如前所述,目前智驾路线正处于要不要激光雷达的十字路口,小鹏的智驾业内领先,但领先幅度不大,且不能宣称领先华为,和小米能不能合作1+1>1.5,乃至只是>1.2,是值得观察的动向。
小鹏和小米的竞争也客观存在,小米SU7的现象级热销直接堵死了小鹏p7的路,小鹏无法再下决心在曾经辉煌,甚至是树起品牌形象的中高端运动轿跑上投入资源。
从盟友到合体,这一步恐怕并不是自然过程,而是既要算资产,又要算股票,既要算事,又要算人。
4
“合体”之于两个创始人,大概是最不存在障碍的一环。
如前所述,蔚小理的创始人李斌、何小鹏、李想都是跨业态连续创业者,新能源车不是他们的全部人生,考虑到他们的年龄,也不会是他们的事业终点。何小鹏在手机3G时代做出了ucweb,吸引来俞永福、雷军投资,在手机浏览器里的占有率是真正的“遥遥领先”,最终在2014年作价40亿美元卖身给了阿里。
2023年是小鹏股权变动较大的一年,除了逐渐隐退的创始团队管理层和阿里资本,还有大众作价约7亿美元收购了小鹏4.99%股权。不过目前何小鹏掌握着约20%的股权和70%投票权,应该说保持着很强控制力。
何小鹏本人非常擅长资本运作,对并购这事儿大概也没什么心理负担,不过小鹏汽车可是以自己名字命名啊,这品牌名到底留不留呢?那是留着得加钱,还是不留得加钱?(开玩笑)“小米收购小鹏”的传言,很大程度上是依据何小鹏和雷军个人层面的良好私交。
而具体到小鹏汽车本身,需要考量的因素就很多了。重复业务版块的员工、高管的安置、去留会花去大量成本及承担一些风险——不过这是所有并购都会面临的问题,不再赘述。这里继续聊聊小鹏的具体现状。
虽然不少人因为“小鹏”这个名字不愿意买小鹏汽车,但“小鹏”品牌并不能说是负资产,它在c端有足够的积淀——小鹏的市场认知有一个从模糊到清晰又到模糊的过程,小鹏从外观平平无奇的紧凑车G3开始,到高颜值P7时代站稳了20万以上市场,一度定义了年轻运动的智能长什么样。之后推出的更多车型,有的产品力也比较强,但或是因为竞争对手也成长起来,或是因为外观平庸,没能再复制这种鲜明酣畅,如今的小鹏更多让人联想起性价比。今年下半年的MONA M03固然成功,却也让小鹏梦回G3时代。从“icu”里出来后,小鹏如何走高,依然会是一个重要议题,亦或是被收购的话成为“红米”,不再谋求走高。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小鹏造车没有宣传过平台化。G3,P7,P5,G6,G9,X9,再到现在的MONA M03,P7+,从拆车结果看,大部分车型布置结构相似度不高,配件通用率较低,因此研发、制造成本下不来,但车价却又上不去,降本增效始终是这个企业的一大难题。
诸多不利因素加上一些内部管理问题,小鹏的危机在23年达到了最甚,销售体系改革转型伴随着大量线下实体店关闭,让小鹏和“日常药丸、不知不觉日常了十年”的蔚来被重新并列在了一起。今年春季小米汽车出圈后,知乎有个提问“小鹏汽车一只脚已经踏进icu,最后会被小米收购吗?”回答数有256个,浏览量达到了849万。不知春天的小鹏,是不是收购呼声最强烈的时候?
到秋天结束,从转型阵痛走出来的小鹏Q3营收101亿,亏损18亿,总市值800多亿。MONA M03和p7+拯救了小鹏,这个结论恰如其分。小鹏也给Q4提出了8.7到9.1万台交付预期,这其中最大的增量信心依然是来自MONA M03和p7+。
p7+这款车虽然名为P7,但实际上几乎完全放弃了运动操控,主打家用、空间,onebox的短车头车尾、大座舱空间,类似智界S7,而价位则与比亚迪汉重叠。在C级家轿里,比亚迪汉属于既有颜值又有性价比的常青树,p7+能做到虎口夺食,不知是不是内部反腐后跟大众合作供应链的结果。
在MONA M03和P7+两张牌之外,小鹏在本月初还发布了增程车计划“鲲”——以后纯电叫“鹏”,增程叫“鲲”。首款增程车型预计2025年下半年量产,使用东安动力的(理想one的供应商)增程器,以大型SUV小鹏G9为基础开发,打20万以上价位。宣传上包括纯电续航430km,综合续航1400km,支持5c超充,电驱cltc效率93.5%,超静音等。只能说,如果G9增程版真能达到上述技术指标,大家会对小鹏连带东安刮目相看——包括小米决策层可能也会。
5
至此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开篇提到的两种并购打法,再结合以下事实作思考:
小鹏的产品目前威胁不到小米,但未来的增程车型可能会存在直接竞争。
小鹏的产品体系比小米全,但是很多车型平台集约程度低,提高利润率有较大难度。而小米的财报一直很健康,包括小米汽车业务,亏损得很克制,甚至堪称稳健。
小鹏的三电效率较高,智驾投入巨大,水平行业top2,但是小米的三电效率也很高,智驾水平站稳第二梯队。
小鹏走出了危机,但是品牌向上之路要重新出发,在智能化、科技牌上丝毫不敢松懈,否则MONA M03和p7+有被广汽埃安、昊铂、长安深蓝等国企新能源子品牌偷家的风险。
综上,小鹏对小米威胁度不高,技术层面的互补度较低。我认为除非发生极小概率事件,需要快速扩充规模,否则对小米而言,小鹏作为同盟,比收购更有价值。
那么,什么是极小概率事件呢?
举个例子,比如书福哥的《台州宣言》得到了集团内全面贯彻落实,吉利真的做到了去山头,停止重复造轮子,某些只擅长向上管理的高管被分配到了应有的位置或不给位子,市场营销提拔起一位高水平的管理员,能做到像小米一样令行禁止,如臂所指,随后吉利新能源虎视眈眈准备发起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围剿。
比如比亚迪和华为合作的方程豹8持续卖爆,热度不亚于问界M9,同时双方从中找到了彼此满意的利益分配平衡点,进而在比亚迪30万以下车型上铺开华为ADS。
比如合资车企开窍,丰田、大众、宝马、奔驰搞起了敏捷开发,在有经验的底盘调校功底和并不弱的三电效率基础上,快速搞出了好用的智驾、智能座舱和冰箱彩电大沙发。
……
谁能说这些小概率事件,不会发生呢?
中国车市的战国时代进入后半场,合纵连横、兼并消亡,会越来越多。在这个不断流动变幻的市场,可以有隆中对、论持久战,但谁也没法预知结果。
最后,再次声明,本文只是斟茶闲话,止博君一笑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