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的一首七律,不见华丽的辞藻,却能引人共鸣

墨有云水心语 2024-12-28 08:24:54

时光宛然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溪,人生也像沉浮于水面的一叶扁舟,陌上红尘,宦海风波,都让人时而清醒,时而迷茫。

生活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有时蓦然回首,更会发现苦苦寻求的缘分,不过是刹那间的相逢,此后便可能是无尽的回忆。

唐代才子韦应物结交广泛,经历坎坷,身在朝堂中不惧权贵、言辞激越,被贬异乡时淡泊名利、安贫乐道。诗人有一次栖身寺院,忽然思起远方的故交,内心立刻百感交集。下面一起读诗:

寓居沣上精舍寄于张二舍人

唐 • 韦应物

万木丛云出香阁,西连碧涧竹林园。

高斋犹宿远山曙,微霰下庭寒雀喧。

道心淡泊对流水,生事萧疏空掩门。

时忆故交那得见,晓排阊阖奉明恩。

韦应物有一段时间曾被免职闲居,暂时寄宿于京城郊外的精舍(即寺院)。沣上位于秦岭脚下,沣水源自于此,然后又北流汇入渭水。张二舍人乃是诗人的一位好友,具体生平事迹无法考察。

诗人赋闲感怀,心中充满了万千情思。这首诗笔触细腻,情景交融,展现了作者远离喧嚣的生活境况,委婉地抒写了他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君王恩典的感谢之意。

诗的大意是:站在寺院的香阁上放眼眺望,近处的一片古木高耸入云,西边还连接着青碧的山涧和苍翠的竹园。拂晓时分,诗人还躺在高斋之中,远处的山峰仿佛都已在晨光中苏醒,微雪覆盖了庭院,耳畔又不停地传来寒雀的喧叫声。

虽然流落他乡,心境却非常淡泊,就像门前汩汩流淌的溪水;厌倦了世俗的纷扰,空门虚掩,游客稀疏,却丝毫不觉得寂寥。如今孑然一身,时常怀念故交旧友,可是彼此之间却音信不通、难以重聚。清晨时分,推开门窗,不禁又想起曾经朝夕侍奉君王的那段时光。

开篇营造出一派幽清的氛围,“万木丛云出香阁,西连碧涧竹林园。”古木参天,白云悠悠,溪涧清澈,青竹挺拔,诗人闲居于此,可以轻松地徜徉于竹园小道,也能悠然地静坐在溪畔垂钓。此时此刻,韦应物就像一位特立独行的隐者。

如此幽静、清雅的环境,让诗人暂时忘记了尘世间的烦恼和悲愁。日子虽然有些清苦,却没有案牍劳形,也不会被人呼来唤去。每天可以睡到日上三竿,夜间还能静静地感受寺院中浓郁的禅意氛围,诗人简直有点乐此不疲。

“高斋犹宿远山曙,微霰下庭寒雀喧”,这两句视听结合,刻画了古刹中的一片宁静气氛。远山晨曦初现,庭院尚留残雪,诗人禅房高卧,鸟雀寒枝喧闹。一个“犹”字,展现出一种慵懒和闲适的状态,由于天气寒冷,诗人依恋着温暖的被窝,而鸟雀则在树枝上跳跃、欢叫,似乎在催促着他赶紧起床。

颈联彰显出诗人的高洁情怀,“道心淡泊对流水,生事萧疏空掩门。”诗人寄居寺院,心中并不焦虑。生事即日常事务,尘世中纷纭变换,韦应物却能心静如水。他好像毫不在意自己丢掉了饭碗,也不去考虑此后应该何去何从,而是像寺院里的僧人那样任运随缘,淡泊自守。

“时忆故交那得见,晓排阊阖奉明恩”,结尾抒发作者的感怀。好友的深情铭记在心,皇上的恩惠难以报答,这两句虚实结合,又显得寂然凝虑,很容易激发读者的共鸣。阊阖代指寺院里的窗户,明恩可以指神灵的恩惠,也可理解为君王的恩典。

韦应物寓居禅院,题写了一首七律,没有晦涩的辞藻,却能引人共鸣。作者通过描写寺院周围的景物,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心境,同时也表达出诗人渴望与友人会面的强烈愿望,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无比怀念。

生活仿佛一团乱麻,有时候越是焦虑,越是理不清头绪,必须静下心来,沉稳地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同时大家还应该遇事不慌,看淡得失,如此才能在一片纷乱中,看清事物发展的脉络,辨明表象背后的本质,从而从容地面对现实,更好地谋划未来。

1 阅读:111
墨有云水心语

墨有云水心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