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年刘青山因贪污被枪决,3个孩子长大后为父亲翻案,结局如何?

峻辉聊过去 2024-03-20 09:05:04

1952年2月9日,共和国的历史必将在这一天画上浓重的一笔。

一个身着制服的干部来到了河北省公安厅临时看守处,走进了关押刘青山的小平房。

小平房里火炉烧得很旺,可是恐惧遍布刘青山全身,使得他忍不住发抖,牙齿也在不停打颤。

刘青山已经预感到,决定命运的时刻就在眼前。

这名负责人对刘青山说道:“省委决定,华北局批准,开除你的党籍,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长工出身的刘青山倒还敢做敢当,愿意伏法,只说了一句:“我还有最后一句话,我孩子的上学问题,请组织不要为难。”

负责人大着声音回答道:“这个你不用管,孩子是国家的。你想的还不如组织周到。你放心,你是罪不可恕,孩子是无辜的。”

国家的承诺是有效的,刘青山的孩子不仅没有受到波及,在上学、工作等方面还得到了优待。

只是刘青山的3个孩子未免有些贪得无厌,成年之后,借着“改革开放的翻案风”,竟然要为铁证如山的事实进行翻案,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社会震动。

堕落的革命青年

刘青山出生于河北安国县,本是一名长工,以给地主老财干活谋生。

1931年6月,加入组织。在艰苦的战争年代里,刘青山奋不顾身参加过1923年的高阳、蠡县的农民暴动。

即便暴动失败,遭到国民党右派的逮捕,在大牢里受尽酷刑,也没有出卖同志,足见其年轻时也是个意志坚定的革命青年。

革命胜利后,新中国也应运而生。新政权的建立,必然要在官僚队伍中清除一些异己分子,安置一些功臣干部。

刘青山出身平民,阶级成色足,根正苗红,立过功,打过仗,对组织忠诚,自然是要大用、重用的一批人。1950年,刘青山被任命为天津地委书记。

然而,安稳、富足是滋生腐败的土壤,也是诱发犯罪的重要因素。刘青山没有多少文化,是在斗争中成长的农民阶级。

因此,刘青山的性情相对而言,比较暴躁;对待“糖衣炮弹”也没有抵抗力。

登上大位,掌握了不小的权力,刘青山就开始贪图享乐,忘记了革命的初心——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1950年秋-1951年春,天津地区的上空漏了一处缝隙,暴雨倾泻而下,造成了严重的水灾。国家下拨的救灾款,被刘青山和张子善收入囊中。

这还不算,国家为了彻底治理水灾,组织修治潮白、永定等河流,布置由合作社负责治河民工的供应问题。

刘青山却伙同张子善搞起了“私人供应站”,挪用了供给十余万民工的公粮,做起了非法生意。

刘青山还对张子善说道:“这私人供应站必须要完成三十亿(旧币)的任务。”

所以,张子善指使手下,将国家发给治河民工的优质粮食,转手倒卖,换成了劣质粮食发给民工食用。

但仅靠这一种方法,还填不满刘青山的欲壑。张子善这个“文化人”又献上了一条毒策:将“私人供应站”的粮油、米面的价格大幅提高,大肆对民工进行剥削。

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有反抗,刘青山的做法引起了民工的不满,纷纷议论:“他们(指刘青山、张子善)二人发大财,倒让我们吃苦头。”

可是人微言轻的民工即使将情况上报,也没了下文。

除了剥削民工,刘青山还于1951年4月,勾结奸商张文义,付给她四十九亿(旧币)的巨款,倒运钢铁。该奸商利用此款,投机倒把,使国家遭受了21亿元的损失。

同年五月,天津木材涨价,刘青山又命令张子善,私自盗用救灾款项,派人冒充军官,到东北地区盗运大批木材。

人一犯罪,就会放飞自我,各种不良嗜好也如影随行。

刘青山嫌弃原有住房太过狭小,就搬到了国民党高官住过的别墅中去,整天大鱼大肉,醉生梦死。

更让可气的是,刘青山竟然还染上了毒瘾,即便在开会时,刘青山也会将毒品伪装成旱烟,大摇大摆在会议桌前吸食。

堕落、疯狂是毁灭的前兆,刘青山的所作所为人神共愤,其副手李克才实在是无法忍受,便向河北省省委举报了刘青山。

时值1951年年底,刘青山、张子善的贪污罪行很快就被揭发。

省委立即做出决策,成立以省主席杨秀峰为主任,省委组织部部长薛迅为副主任的专案组。责成孙光瑞、李国华、宋志毅为委员的调查组。

孙光瑞还清楚记得当时的调查情景。当时,省委将在苏联学习的刘青山调回,刘青山拍着桌子,吼道:“出什么事了,还能开除老子的党籍!”

可是当一沓一沓的犯罪资料摆在刘青山的面前,刘青山的嗓门也一点一点变低。最终,刘青山供认不讳,认罪伏法。

1952年2月10日,刘青山说出了最后一句遗言:“告诉我弟弟,把尸首收走,有条件照顾一下我的孩子。”

下午1时,保定市东关大校场上,“砰砰”两声,枪响,刘青山倒在了血泊中。

子女为父翻案

贪污案发时,刘青山最小的儿子刘铁兵还未出生,二子刘铁甲才四岁,大儿子刘铁骑仅仅6岁。

三个孩子都不大,从他们的立场上说,幼年丧父终归是不幸的,对日后的成长将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在刘青山被执行死刑的这一天,大儿子刘铁骑就知道父亲被带走了。刘铁骑比较聪慧,用粉笔在自家的墙上画了62道白线。

没有一个孩子不思念父亲,刘铁骑就用这种方法记父亲离家的时间。

有时,画完白线,刘铁骑还迷惑地问母亲范勇:“爸爸离开两个多月了,怎么还不回来?”

母亲范勇不敢据实以告,只能强忍悲伤,说道:“再过几个月,就可以见到了。”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刘铁骑从同学的口中听说“贪污犯刘青山被政府枪毙了!”

回到家,刘铁骑就一头冲进母亲的怀里,放声大哭。从这一天起,刘铁骑的快乐童年结束了,生活的面貌也完全改变,改变的还有刘铁骑的性情。

几个月后,河北省委就派向范勇传达了省委决定:“中央、华北局、省委三级领导研究决定对于刘青山长子刘铁骑和次子刘铁甲,国家每月将发给每人15元的生活费,老三刘铁甲则有范勇单独抚养长大。”

这项决定充分考虑了刘青山的家庭情况和社会舆论,因为刘铁甲在案发时还未出生,国家也没有负担的义务。

接着,组织上将这刘铁骑、刘铁贾、刘铁兵三兄弟送到南章村(刘青山的家乡),由叔叔刘恒山照顾。

两年后,母亲范勇组建了新的家庭。知道消息的石家庄市政府就按照规定,停止了两个孩子的生活费。

刚刚舒缓了一些经济压力的范勇,不得不承担起一个母亲的责任。

范勇的日子过得比较艰难,孩子们在父亲的恶名下也不轻松,只是孩子们都很努力。

1965年,潜心求学的刘铁骑报考了北京石油学院,招生老师拿着刘铁骑的成绩单,纳闷道:这成绩,上清华都没问题,怎么考了石油学院?

再看家庭情况,不禁大吃一惊,原来他父亲是刘青山啊。

招生老师连夜向领导汇报了此事,石油学校同意刘铁骑入学。1970年,刘铁骑读完了大学所有课程,走出了象牙塔。

那个年代,工作上还是分配制度,刘铁骑就到了抚顺石油一厂,在车间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

两年后,26岁的刘铁骑同刘继先结婚。两人父辈做过领居,算是青梅竹马。

不过由于父亲是贪污犯的关系,刘继先的父母并不愿意将女儿嫁给贪污犯的儿子。

面对父母的干预,刘继先则坚定地说道:“我不相信血统论。我既然决定嫁给他,就看中了他的人品和学识,和别的没有什么关系。”

结婚后,刘铁骑和妻子的感情很好,育有一儿一女。刘铁骑为女儿取名刘晓,为儿子取名嵌,都带有一个“山”字,为的就是纪念父亲刘青山。

有了工作的刘铁骑生活一直很稳定,后来还当上了一家企业的副总经理。只是父亲的影响,始终挥之不去,有一个遗憾始终埋藏在他们心底——无法入党。

相比之下,刘铁骑的两个弟弟就要坎坷得多。二弟刘铁甲在老家务农,冰天雪地里还走街串巷,手脚都冻坏了。

1976年后,在哥哥的帮助下,刘铁甲通过了考试,当了一名石油管道工人。小弟刘铁兵高中毕业一直务农,县里给了他一个指标,去曲阳煤矿,当了一名矿工。

改革开放,社会掀起了翻案风,刘铁骑和两个弟弟也跃跃一试,想为父亲翻案。

其实他们兄弟三人知道翻案的可能性不大,只是想扫清入党的障碍。所以在八十年代,刘铁骑三兄弟找到了举报人李克才,希望李克才能松松口。

然而,退休的李克才还是坚持了党性,认为案件证据确凿,这是一个人所共知的事实。即便为了入党,也不能罔顾事实。

再说,实事求是就是一个党员的最低标准,若为了入党,就要改变过去,推翻重来,这不是一个共产党员该有的品质。

因此,李克才婉拒了刘铁骑的请求。在了解到李克才的想法后,三兄弟也不执拗,放弃了心中入党的念想,回归了生活。

结语:

刘青山贪腐过去了快七十年,但仍然具有“警钟长鸣”的作用。坚持信仰,洁身自好,是每个党员都应遵守的底线。

没有底线思维,人就要变质,就会堕落,就会万劫不复,钉上历史的耻辱柱。

参考资料

《建国初期的一件轰动全国的大贪污案》 张希坡

《刘青山、张子善内幕披露》 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8年8月11日

《刘青山的儿子们》天津读者

1 阅读:19

峻辉聊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