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军首任军长朱绍清,42岁成开国少将,58岁升任福建省委书记,享年76岁

方圆文史 2025-04-18 16:08:41

1928年2月,贺龙、周逸群等在湖南华容县组织发动了著名的“华容年关暴动”。

此时,正在家中吃饭的朱绍清,当听说贺老总正率部为穷苦百姓闹革命时,立马放下碗筷,投入到革命队伍中。

事实上,这并非朱绍清革命生涯的“起点”,早在两年前,年仅13岁的他就已经是我党领导下的儿童团团长了,之后又参加过秋收暴动,其思想进步,且具有一定的革命斗争经验。

之后,朱绍清被编入中国工农红军暴动队第八大队,由此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

尽管当时朱绍清年纪尚小,但他敢打敢冲、不惧牺牲,因此深得部队领导的赏识和器重。在参加红军后没多久,他就随部队参加了多起战役、战斗,屡立战功。1930年6月,由于表现出色,朱绍清还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4年12月,在浯溪战斗中,时任红二军团第四师第十二团排长的朱绍清亲率全排战士充当全军之先锋,一路东挡西杀,与兄弟部队一起歼敌近两个团,并活捉了敌人的一名副团长。战后,朱绍清因表现出色被提拔为连长。

在红军队伍中,朱绍清素以善打恶仗、硬仗出名,而且他往往能在敌我兵力、武器装备等悬殊的情况下创造“奇迹”。他的老首长、原红二军团第四师师长卢冬生将军曾称赞他为——“小老虎”营长。

1935年4月,在陈永河镇战斗中,朱绍清率部阻击国民党军第三十五师第一七二旅长达五个多小时的进攻,最后不仅没有被敌人吃掉,反而击溃了该旅,并击毙了该旅旅长。战后,朱绍清被提拔为营长。

朱绍清自参加红军以来,一向表现得非常出色,因此其职务也是一升再升,长征胜利后不久,时年23岁的朱绍清就被提拔为了团长。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朱绍清并未立即开赴前线,而是被安排进入延安抗大学习,直到1938年3月从抗大毕业后,他才被派到新四军任职。

抗日战争时期,朱绍清历任新四军第四支队营长、副团长、军政干部学校大队长、江北游击纵队参谋长等职,在皖中开展游击战争,率部沉重打击了日伪及国民党顽固派的嚣张气焰。

1941年“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军部重建,朱绍清后历任新四军第二师六旅参谋长,第四旅参谋长、副旅长、旅长等职,先后参加了临(城)韩(庄)、朝阳集、宿北、鲁南等战役、战斗,立下了赫赫战功。

解放战争爆发后,朱绍清任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第四师师长。怎料,刚履新没多久,朱绍清就立了一大功——活捉了郝鹏举。

众所周知,“鹏举”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字,而岳飞是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更是忠诚、爱国的代表。然而,这个“郝鹏举”却枉自取了这样一个好名字,其人反复无常、老奸巨猾、臭名昭著。

早年间,他曾投靠冯玉祥、蒋介石;抗战时期,他又公开投靠汪伪政府,任汪伪政府武官公署中将参赞武官长、淮海省省长兼保安司令等职。虽说只是伪职,但其部却下辖四个军七万余人,专与我八路军、新四军抗衡。

1944年11月,眼见汪精卫病死,汪伪政权分崩离析,日本帝国主义也几近灭亡,郝鹏举便毅然反水,转而投靠了实力更强的蒋介石。而蒋介石为了能在抗战胜利后夺取全国政权,便决定“不计前嫌”,将郝鹏举的这股力量收入囊中,任命其为国民党第二十三集团军新编第六路军总司令,并命令其开赴山东向我山东解放区发动进攻。

然而,郝鹏举的进攻不仅没有奏效,反而其还在我党的工作下,决定率部在台儿庄起义,并为部队取名为“中国民主联军”,还发表了“中国民主联军退出内战、拥护民主”的宣言。

当然了,郝鹏举本就是一个性情多变的人,他此时此刻的做法,不过是基于自身现时利益的考虑罢了,待将来时机成熟,他必定又会起而反叛之。

果不其然,1947年初,即在莱芜战役前夕,郝鹏举又悍然背叛了革命,转而投靠蒋介石。

同年2月初,华东野战军决定除掉郝鹏举,并将这一重要任务交给了韦国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第二纵队。

接到命令后,韦国清便把主要作战任务下达给了时任第二纵队第四师师长朱绍清。

2月6日晚,朱绍清采取“包围迂回、穿插分割”的战法,率部对郝鹏举部开始了猛烈进攻。经过不到一天的鏖战,郝鹏举部大部被歼,郝鹏举也被活捉。战后,毛主席更是亲自发来贺电:“解决郝鹏举部很好”。

1949年2月,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正式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八军。此时,原第十纵队司令员宋时轮升任第九兵团司令员,第二十八军军长则由原二纵副司令员朱绍清升任。朱绍清成为了第二十八军的首任军长。

履任新职后不久,朱绍清便奉命率部横渡长江天堑,接着又参加了上海战役、福州战役,歼敌数万余人,为解放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新中国成立后,朱绍清历任第二十八军军长、第三十一军军长,带兵镇守闽南海疆。1955年9月全军“大授衔”期间,时年42岁的朱绍清被授予少将军衔,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1963年12月后,朱绍清不再兼任第三十一军军长,任福州军区专职司令员。而他走马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积极推广“郭兴福教学法”,狠抓全军区的军事训练工作,并成功地组织了军区的比武大会。

1971年后,时年58岁的朱绍清成功当选为福建省委书记,分管全省国民经济和计划工作。在任期间,他顶住外界一系列的干扰和破坏,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组织发展全省的工农业生产,为全省的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之贡献。

1976年7月,时任福州军区司令员、开国中将皮定均因飞机失事殉职后,朱绍清则被任命为福州军区代司令员,主持军区的工作。1985年6月,福州军区与南京军区合并,整编为新的南京军区,朱绍清则从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岗位上退休。

1988年,朱绍清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次年2月3日,朱绍清将军因病离世,享年76岁。

中央的一位领导同志曾这样评价朱绍清将军:“打仗猛于虎,工作勤于牛,廉洁称楷模。”

事实也确实如此,在革命战争年代,朱绍清将军不畏牺牲、敢打敢冲,为中国革命立下了赫赫功勋;在和平建设时期,老将军任劳任怨、积极奋进,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鞠躬尽瘁。朱绍清将军是一位真正——“大写的人”。

0 阅读:32
方圆文史

方圆文史

文史专栏作家,历史文学研究爱好者,历史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