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兵制的消失,为什么会有两种解释?

日远字不泯 2024-02-12 12:15:07

现在很多人说府兵制是发明了兵农合一。其实在府兵制之前才是兵农合一。府兵制是南北朝时期的北朝后期出现的。在此之前都是全农皆兵。一打仗、征伐,全部男丁就要被抽选入伍。府兵制是把农户和兵户区分开了。农户就是种地,代价就是缴税、服劳役。而府兵不交税不服劳役,代价就是前去参战。并且参战的武器、战马,都需要府兵自己准备,也没有军饷,还不发工资的。

管理兵户的组织是军府,所以叫府兵。这样的好处是,军府平时就可以组织府兵们训练。府兵的战斗力当然就更高。不像以前兵农合一,放下锄头就上战场。而且以前,农民打仗肯定耽误种地了,影响税收。现在分开管理,农户照样种地,税收也就有了保障。府兵一般都挑大户富户,抽一个人出去打仗。由于大户家里人多,剩下的人还能种地。

那要这么说呀,做府兵好像还是不合适。他们只是免了缴税和劳役,但还是要上战场拼命,得不偿失。所以也给府兵一个好处。你可以通过打仗发财。屠城劫掠的战利品归你。如果立了功,朝廷还会赏赐田地作为奖赏。

那府兵制又是怎么消失的呢?史书上原本解释的很清楚。可是现在史学界又给出一个新解释。

现在的解释,是田不够分了。府兵制一开始是战乱时代,人少田多。府兵立了功,朝廷赏赐田地。到了唐玄宗时期,已经没有什么荒地了,拿不出田做封赏了。所以朝廷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募兵制的士兵,一参军就是一辈子。这些士兵长期在地方,就变成节度使的部队了,导致后来藩镇割据。乍一听,非常有道理。这是用现在人能懂的经济学,来解释历史,能得到广泛认同。人人都能听得懂。

但是如果放弃府兵制是因为没有田地了,那为什么不赏钱呢?史书的解释是什么呢?因为盛唐疆域太大了。从唐太宗贞观时期到后面武则天、唐玄宗,大唐的领土空前庞大。边境离统治中心太远了,在边境上又很不太平,需要大量部队驻守。所以就需要把府兵派到边境上。可是府兵的服役期一般就是两年。部队从关中走到中亚路上就需要半年时间。府兵到边境上驻防才一年,又得往回走了。如果想要在边境附近屯田建立兵府,也因为边境的恶劣环境导致无法种地。所以朝廷只得延长府兵的服役期。但是府兵的田产都在中原,朝廷延长服役期,就导致大量府兵逃亡。朝廷不得不改府兵制为募兵制。

那么,以上两种解释,你认为哪个合理呢?其实史书记载,也提到了无田可赏的问题,所以朝廷改为赏钱代替赏田。毕竟大唐繁盛,根本不缺钱。可是距离太远,服役时间太长,回不了家,你就算给人钱有什么用呢?所以府兵制的消亡,关键原因还是因为盛唐的疆域太大了。这个矛盾无解。

那既然府兵制消亡的原因,史书上已经解释明白了,为什么现在还要提出一个新解释呢?越是史书上解释明白的,现代史学界越不讲。不另辟蹊径,怎么显得我专业呢?怎么出论文呢?

0 阅读:16

日远字不泯

简介:只有正确认识历史,才能更好开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