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乌参战,最高可免1000万卢布债务?千万不要小瞧俄国的征兵能力

逍遥读历史 2024-11-26 08:18:57

这一消息的确挺令人意外的,因为俄罗斯的常规部队至少有130万人左右,在俄乌战争中,进行了扩军后,数量达到了240万左右,其中至少有150万左右是军事人员,其余是文员和后勤人员。

这样的军队规模,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算小数目了。除此以外,俄罗斯还有瓦格纳这样的雇佣兵,此外还有一些义务兵在兵役到期后,会转为合同兵。

所以说,俄罗斯不应该缺少士兵,再怎么说,他们背后有1.4亿俄罗斯人作为后盾,其规模是远超乌克兰的。乌克兰在战前有4000多万人,但是在战争爆发后,乌东四州、克里米亚都被俄罗斯占了,因此乌克兰所能调动的兵马极为有限。

即便如此,俄罗斯依旧发布了这样一道征兵法令,的确有点让人不明就里。难道是因为战场上的消耗太大?甭管怎么说,这一招够绝的。再次让世界看到了俄国的征兵能力。

俄国的征兵能力,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其实百万级别的军队数量,在俄国历史上,那简直就是小卡拉米。谈及俄国的战争史,哪次出征不是几百万上千万人?

没错,俄国的征兵能力的确非同一般。苏德战争期间,苏联居然累计动用了3460万人。其中兵力最多的时候,达到了1280万人。

好家伙,很多国家的人口都达不到这个数量,苏联却能够动用这么多兵马,这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而且,这场战争的战损也是令人瞠目结舌。基本每次战役过后,都是几十万上百万的损失,鲜活的人命在战争面前,就只剩下了一个数据。

整场战争打下来,苏联在战场上直接死亡的人数,达到了900多万。其中还有1800多万受伤的。要不是苏联人口多,那估计早就被德军给打光了。

很多人觉得,苏联之所以能调动这么多人马,那全都是信仰的功劳。不排除有这方面原因,毕竟那时候的普通人,思想比较纯粹,对信仰是非常看重的。在保家卫国面前,就一句话:不惜一切代价。

但其实我们去回顾一战的时候,沙俄征兵的数量,其实也挺吓人的。

1914年,沙俄总人口在1.65亿人左右,比现在的俄罗斯多一些。但是在一战中,沙俄累计出兵达到了恐怖的1580万人。

短短3年内,沙俄居然能动用1580万人,这是很难想象的一个数据,基本上就是每10个人里,就得有一个人上战场。

可以说,稍微像点样子的劳动力,全都派上了战场,难怪沙俄会崩盘了。国内严重缺少劳动力,光靠老弱妇孺,很多重活累活没法干,生产力低下直接干崩了沙俄。但沙俄的征兵能力,的确令人瞠目结舌。

1904年到1905年的日俄战争,只打了一年多时间,而且是在远离俄国核心区的远东地区,沙俄依旧累计动员了120万人马,其中有20多万人在战场上被消灭。

1853年到1856年爆发克里米亚战争,当时沙俄人口和一战时没法比,但依旧动员了70万大军。其中50多万全都在战场上被消灭了。

由此可见,俄国在历史上,动员军队的能力的确是一流的,不管是生拉硬拽,还是威逼利诱,总归能让大量人拿起武器上战场,为俄国效力。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如果说,二战中苏联动员了几千万人上战场,是因为大家都有信仰,都想着保家卫国的话,那么一战中,沙俄动员上千万人上战场,绝对是最为人所诟病的事情。

因为上到五六十岁的大爷,下到十来岁的小孩儿,全都被拉上了战场。关键是,他们是否自愿,根本不重要,基本都是强拉上战场的。

上了战场,那就好好干呗,还能逃咋地?问题是,沙俄当局连一个像样的武器,都不给这些人。平均每3个人手里才有一样像样的武器,大量士兵手里拿着烧火棍就冲上了战场。

所以一战过程中,俄军的战斗力简直令人不堪入目,德军20万人马,能够横扫俄军60万大军。要不是沙俄的军队人数多,东线早就被德军给推平了。

一来,沙俄的这些士兵,都不是自愿上战场的,二来,这些士兵的硬件条件实在是太差了,所以俄军的战斗力自然也很差。

沙皇尼古拉二世不是不清楚这些事儿,他甚至知道劳动力多数都被派上了战场,极有可能导致国家机器出现宕机的情况。可沙皇觉得,只要能打赢这一仗,一切都不成问题,所以只能熬下去。

谁能想到,因为莫斯科街头的面包店,卖不出面包,导致群众们的心态直接崩了!我们的父亲、丈夫、儿子全都去了战场为国效力,结果我们在后方连一块面包都吃不上?这是闹哪样?

由此可见,1862年沙俄已经废除了农奴制,可即便到了1914年,沙俄高层依旧把普通人当成农奴一样看待,完全就是物料,消耗品,送上战场填坑用的,甚至没有任何剩余价值。想逃跑?对不起,我们有督战队。

苏联时期,手握信仰的武器,俄国人变得更加坚毅,因此牺牲再大,似乎也在所不惜。但其实苏联也继承了沙俄的督战队制度,有督战队盯着,大家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

新时代到来,强拉硬拽已经很难起到应有的效果了,信仰的力量,也被他们亲手给破除了。所以只有依靠金钱的力量来维系那份脆弱的信任了。

你有债,我来化,但前提是你得签订去乌克兰战场一年仗的合同。最高1000万卢布,大约有9.5万美金,在俄罗斯境内,这笔债不算小数目了。除了免除债务,这些士兵每月还能领工资,此外即便战死了,还有大量抚恤金。因此,想必会有一帮债务缠身的勇士,铤而走险,签署这份雇佣合同。

当高科技武器陆续登上舞台,军队不再比拼数量

在新时代,高科技的武器层出不穷,这使得战场上士兵的作用开始变得微弱。往往都是高科技武器先刷上一波以后,士兵们再出来打扫战场。

坦克、大炮都属于过去式了,各种导弹、无人机、隐形战斗机,几乎成为了现代化战争的标配。

那么问题来了,有这么多高科技武器在前,送大量士兵到前线,还能起到多大作用?现在还是那个以数量取胜的年代吗?

从过去的战争总结中,我们看着那些触目惊心的伤亡数据,总觉得不寒而栗。那是因为过去的硬件条件有限,士兵数量可以起到决定胜负的作用。

但新时代到来以后,士兵数量真不是衡量战争胜负的标准了,百万大军如果手里没有高科技武器,那在一支十万级别的纯现代化部队面前,也会不堪一击。

记得当年美军打伊拉克的时候,美军数量只有不到伊拉克的一半。但真正打败伊拉克的过程中,美军损失非常小,因为他们用的是各种先进的导弹。最后在打扫战场的时候,美军才在巷战中损失了不少人马。

所以说,军队数量,在现代已经很难决定战争胜负了。这种源源不断的征兵模式,只会加剧内部矛盾。

俄国的战斗序列中,少数民族贡献非常大

从俄国历代战争中,我们会发现,俄国的少数民族,其实对俄国的贡献非常大。尤其是沙俄、苏联时代,少数民族几乎成了军队中的中流砥柱。

沙俄时期,哥萨克骑兵是他们征战四方的主要军队,其中很大一部分哥萨克骑兵,都来自乌克兰。此外,卡尔梅克人,也被称之为俄国的战斗民族,常常冲在战争的第一线,他们其实就是东方的土尔扈特人。

苏联卫国战争时期,600万哈萨克人中,居然有150万人参战,其中多达60万人在战场上遇难。这些哈萨克人组成的武装,打得德军丢盔弃甲,为苏联赢得卫国战争,立下了汗马功劳。

所以说,少数民族在俄国参与的战争中,作用非常大。这是历史传统,沙俄时期,每次对外战争,总是从少数民族抽调大量青壮年去战场,而且往往都是前往第一线,冲在最前面。

这么做的好处是,不仅可以让这些勇敢的战士,为沙皇的丰功伟绩英勇搏杀,而且还能消耗这些少数民族的有生力量,以此更好地统治他们。

俄乌战争中,大量亚裔面孔出现在俄军当中,其中就包括了卡尔梅克人、图瓦人、布里亚特人。这些人本就是东方人,只不过目前生活在俄国境内,他们的祖先为沙俄、苏联的千秋大业抛头颅洒热血,如今他们又要为俄罗斯建功立业了。

0 阅读:0

逍遥读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